- 註冊時間
- 2009-11-26
- 最後登錄
- 2012-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40
- 閱讀權限
- 50
- 文章
- 12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沙鴦之鐘
昭和16年(1941年)日本政府曾開拍一部皇民化電影「沙鴦之鐘」,鼓吹台灣原住民赴南洋作戰。「沙鴛之鐘」故事發生於昭和13年(1938)台灣日日新報第七版刊:宜蘭大南澳溪,蕃婦不幸落水溺斃....後由作家吳漫沙以小說體撰述「沙鴦之鐘」昭和16年台灣總督長谷川清頒贈一座鐘,正面刻有愛國之女沙鴦,並於武塔部落南澳溪畔豎紀念碑碣。竄改史實後被改編為愛國電影。
阿里山風雲,吳鳳
「阿里山風雲」是臺灣光復後的第一部國語劇情片,民國38年由萬象影片公司拍攝,該片的編劇和導演是張徹,內容描述流傳於嘉義的吳鳳捨生取義的故事。但是這也是被竄改史實的電影,把吳鳳故事定位於後人所熟知的捨生取義感人事蹟。這樣,不但可以安撫原住民,也可教化漢人百姓。而其實是充滿政治力的策略運用。把「吳鳳」,作為一個統治工具,怎可輕易放棄?直到近二十年前,政治戒嚴鬆動,經學者考證和原住民的強烈抗議,吳鳳神話才逐漸崩解,真相漸漸浮現。 也就是說,我們耳熟能詳的吳鳳故事,是虛構的。
四季紅
這一部以原住民為背景的音樂愛情片,故事描述國外回來的男主角--大略,準備回台灣結婚辦喜事,新娘卻在前一天落跑,新郎的媽怕損及望族顏面,找來女主角--四季充當臨時新娘,並立下為期一個月的假婚約;四季苦等多年,一心想圓歌手的美夢,就在成為冒牌新娘的30天之內,她的原住民身分為她帶來人生的大喜大悲……。
明信片
刻畫了原住民青年在繁華都會所受的歧視與待遇,在《明信片》裡,你可以看到言語惡毒的工頭老是故意叫原住民作「外籍勞工」,卻又嘲諷他們的工資更貴。而淹沒在霓虹燈裡的原住民,則在現實上演類似荒謬劇的遭遇:男主角的父親在蓋凱悅飯店時,被一塊掉下來的木材砸到,當時雖然沒事,晚上卻就倒地不起。男主角則是在濱海公路跟一輛賓士競速,後來賓士車冒煙故障,好心下來幫忙,卻被車主以修車扳手一把擊中後腦,一命嗚呼。在鄭文堂的作品中,原住民是天生的詩人,他們吟詠著祖先的歌曲,不明瞭平地人為什麼沒看到樹的美麗,只聞得到木材的價錢。這當中的衝突與批判,構成鄭文堂近期創作的核心題旨,大量獨白的運用,也成了一大特色。至於「明信片」這個意象或符號,則牽連到一個賣身的女孩,以前,那個因為在巴拿馬跟人打架而死的船員男友,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寄明信片給她,後來明信片成為她對人的緬懷和記憶,男主角也不例外,他送給女孩凱悅飯店的明信片,除了記載父親的荒涼悲劇,也讓見證他死亡的女孩,忘不了明信片背後繼續延伸的故事。
紅葉傳奇
因為當年為低迷台灣打敗世界冠軍日本和歌山隊的紅葉少棒,即是布農族少年。然而在傳奇的背後,卻藏著當年英雄一半皆已英年早逝的悲痛。從一夜成名到被放棄和遺忘後的鬱鬱寡歡。從追往撫昔到正視背後的教育、政治、經濟、種族問題,《紅葉傳奇》發展的格局因此變得十分碩大。 |
-
總評分: SOGO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