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5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殿堂分享] 昆明龍泉觀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1-27 01:51: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龍泉觀,又名龍泉山道院,位於昆明北郊的龍泉山上。山下有黑龍潭,湧泉漫出,古人以為有蛟龍居潭中。南詔、大理國時,當地人民每逢水旱必禱於潭。元初,曾建龍王祠,後遭兵難,祠毀。明初,西平侯沐公「以為此邦微是泉,禾稼且槁死,而祠宇弗葺,神靈不棲」(《龍泉山道院記》),於是構建道院一所,供奉[張天師],並請道士徐日通住持。後道門領袖劉淵然因得罪權貴而謫居雲南,即居於龍泉觀。劉淵然因道行高妙而在雲南百姓中有著很大影響,「凡滇民有大災患者,咸往求濟,無不願欲」。在雲南期間,劉淵然廣收門徒,其中以邵以正等最為著名。後來劉淵然得召回京,特向朝廷推薦了邵以正,邵氏因而得任道錄司右正一。劉淵然還向朝廷「奏請立雲南、大理、金齒三道紀司」(《龍泉觀長春真人祠記》),令雲南境內玄風大振。滇人曾於龍泉觀內築有劉淵然的祠堂及衣冠塚,以示對他的懷念。

龍泉觀的建築至今猶存三清殿、玉皇殿、祖師殿等,但已無道士住持,而是作為黑龍潭公園的一部分。從公園的林蔭道拾級而上,便可見懸有「紫極玄都」匾的龍泉觀山門。道觀由下而上依山坡正脊中軸線建成,佈局嚴謹,氣勢恢宏。入山門便可見祖師殿,亦名北極殿,據說原來供奉金丹派南宗第五祖白玉蟾,現供北極真武大帝。祖師殿東為真人殿(供長春真人劉淵然),後為玉皇殿。玉皇殿東為文昌殿,後為三清殿。龍泉觀四周古木參天,環境優雅。觀內現存唐梅一株、宋柏兩棵,此外還有元杉、明茶及清代玉蘭數株,給道觀增色不少。

在昆明東北郊有一座山,名叫鳴鳳山,又叫鸚鵡山。山上有一所道觀,稱為太和宮。宮內有一座銅製大殿,即聞名遐邇的「金殿」。金殿始建於明萬曆十三年(1602年)。傳說當時的雲南巡撫陳用賓得呂洞賓指點,乃命人仿湖北武當山太和宮,在鳴鳳山上也興建一座太和宮,並與武當山太和宮一樣,也用青銅鑄造一座真武殿(金殿)。崇禎十年(1637年),巡撫張鳳翮將此銅殿遷至大理賓川雞足山。清康熙十年(1671年),平西王吳三桂又在鳴鳳山重建銅殿,是為現存之金殿。金殿坐落在兩層大理石台基上,仿木結構重簷歇山式而造。殿高6.7米,闊7.8米,深7.8米,有16根立柱、36扇格子門,整個銅殿重250餘噸。殿內正中供真武大帝,兩旁侍有金童玉女,左右為龜蛇二將(神像均為銅鑄)。殿前豎有日月七星銅旗。1982年,該殿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出: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2 10:5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