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97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巍寶山,又名巍山,位於雲南省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境內。據山志記載,東漢張陵創立的五斗米道曾傳入該地區。山中至今還流傳著許多關於張天師的故事。三國時期,孟獲之兄孟優得異人授以仙書,居巍寶山中,以方術濟人。據當地傳說,太上老君曾在巍寶山點化南詔始祖細奴羅,故唐代南詔王族的後裔們便在山上修建老君殿。據明代謝肇浙《滇略》卷六記載,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曾到巍寶山傳教。民間又傳說呂洞賓亦曾雲遊至巍寶山,並在山中傳教。明末清初,很多道士進入巍寶山隱居修煉,收徒傳教,並在原有的巡山殿、文昌宮、山神廟、龍王廟等殿宇的基礎上,又新建了青霞觀、玉皇閣、三官殿、三師殿、三皇殿、魁星閣、斗姥閣、無極宮、碧雲宮、雲鶴宮、道源宮、財神殿等20多座殿堂。清代巍寶山道教發展到鼎盛時期,道觀香火最旺,先後在此山出家修煉的道士多達數百人,成為道教叢林。
巍寶山現存的殿宇佈局嚴謹,格式整齊,重簷高閣,在造型上明顯具有少數民族古建築特色和地方特點。宮觀殿堂內的壁畫,內容豐富多彩,形象逼真傳神。
巡山殿是巍寶山的主殿,因傳說太上老君曾封南詔始祖細奴羅為巡山王而得名。當地的彝族同胞每年都要到巡山殿舉行兩次祭祖活動。
從清朝康熙年間起,當地群眾興起了朝拜巍寶山的廟會,時間為半個月,從每年農曆二月一日起,至十五日止。民國時期日趨衰落。近年來,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實和旅遊事業的發展,巍寶山廟會又興起來了。同時,巍寶山傳統的洞經音樂會和彝族歌會也恢復起來了。
文出: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