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54|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畫書法] 文彭的篆刻與書法藝術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1-30 02:02: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明代的蘇州地區是文人薈萃之地。生活優裕的吳門藝術家不同程度地表現出對權勢、地位、功名的輕視,嚮往田園生活,以詩、書、畫自娛。蘇州文氏一門,詩、書、畫人才,代不乏人,從文徵明到文彭、文嘉、文元肇、文元發,直到清代人才輩出,早已成為藝術史上的佳話。文彭便是文氏一門中詩、書、畫、印,特別是篆刻上成就卓著、頗具代表性的一位。

  文彭生於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年),卒于明神宗萬曆年間(1573年),字壽承,號三橋,別號漁陽子、國子先生,蘇州人,著名書畫大師文徵明的長子。文彭以諸生授秀水訓導,後擢為國子助教,仕為國子博士,生平所仕多為授人子弟的學官。曾先後在南京北京任國子監博士,故人稱文國博。文彭善真、行、草書,尤工草隸,咄咄逼其父。他除精研詩文書畫外,還將篆刻藝術的審美層次以復古的形式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建立了印章藝術從秦漢通向近現代的一座堅實的橋樑,堪稱嘉靖後期最享盛譽的篆刻家。

  一、文彭篆刻藝術及主要成就

  中國的篆刻藝術,歷史源遠流長,但自漢印高峰之後,治印藝術雖然難說是江河日下,也可以說是發展滯後。尤其是發展至明代成化、弘治年間,官印、私印全部沿襲宋元陋習:印面不僅粗俗,而且被屈曲盤繞的九疊文充斥;不講篆法,不合六書,任筆為體,任意肢解的文字被用於治印;不講章法結構的自然和諧、疏密得宜,非平板悶塞,即淺陋怪誕。秦漢印那種純樸自然的高格調已蕩然無存。對於這種治印狀況,元代吾丘衍早有所批評:“漢有摹印篆,其法只是方正篆法,與隸相通,後人不識古印,妄意盤曲,且以為法,大可笑也。”①由此可見,在此等局勢下,若沒有篆刻大家力挽狂瀾,矯正時弊,篆刻藝術的發展將無路可走,明清兩代篆刻藝術的繁榮也將不會出現。

  明代初中期的篆刻之道,仍舊停頓在宋元的觀念上,還沒跳出雕蟲小技的範疇。直到文彭的出現,這種局面才得以改善。他的篆刻,在藝術境界上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文彭的篆刻藝術可以說具有繼往開來的作用,他能真正從實踐上直接秦漢之脈,力追正始。而且,文彭的篆刻藝術在許多方面有自己的獨創。

  文彭治印,有著自己的指導思想:“刻朱文須流利,令如春花舞風;刻白文須沉凝,令如寒山積雪。落手處要大膽,令如壯士舞劍;收拾處要小心,令如美女拈針。”②所以,其篆刻作品的線條古樸而秀潤,幾可與漢隸、秦篆相媲美:白文印平正方直,莊重健壯;朱文印清雅流動,疏密得宜。文彭這種篆刻藝術的審美標準,在很大程度上得力於他篆刻的取法。文彭提倡向秦漢學習,吸取古法。但文彭並非泥古不化,而是“借古以開今”,主張化今為古,在繼承秦漢的基礎上出新。即借古典之成果,創造自己作品的新格局。他刻白文向秦漢學習,刻朱文向元代學習。他力求雅正秀潤,以矯宋元詘曲盤回的積習,並以秀潤作橋樑來引導印人回向雅正的一途。另外,文彭從古代印章經長期的風化、剝蝕的極平常的現象中,由殘悟全,領略到印章的質樸、自然的“殘缺”美感受,並引進自己的治印領域:“文國博刻石章完,必置櫝中,令童子盡搖之。”③這一治印手段揭示了文彭治印主張以正確、純潔的篆字,匹配古色古趣、風化剝蝕的邊欄。這雖是一對衝突的審美情趣,若能渾融無跡地統一起來,其藝術效果更能引人入勝。這說明文彭治印主張精心製作但不露出人工雕琢的痕跡,追求的是古印殘蝕的“嶄新”效果,是自然古樸的藝術趣味。他的這種注重形式的審美觀,立即得到許多治印之人的效仿,從某種意義上講,後來治印人敲邊去角的手段,應該來源於此。

  刀法是形成篆刻家個人風格的重要手段之一,文彭治印的刀法,也很有特色。從現存的印蛻來看,文彭的刀法嫺熟,能很好地體現筆意,同時又頗見刀味。不僅如此,文彭還開創了在印側用雙刀法刻邊款的先例。其邊款結體疏朗,骨勢洞達,筆調秀潤雅正,于淡雅中見深沉。刻邊款的發明,豐富了治印藝術的觀賞內容和審美標準。不過,在印材從牙骨向燈光凍石的過渡階段,還不能說文彭已達到了“刀法渾融,無跡可尋”的境界。但他的實踐啟示了朱簡從理論上提出“刀法者也,所以傳筆法也”的著名論斷。後來印人提出“印從書出”的理論,也應與此有很大的關聯。此外,文彭在邊款裏,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題一些款記,闡明刻印的意趣,這種款記的書法,除了隸書和楷書外,有時也使用行草。這為後人治印落款方面提供了許多借鑒作用。

  在過去很長的時間內,篆刻的印文多以名字、官銜等為主,很少或幾乎沒有其他的文學內容被選作印文而進行篆刻創作。在這點上,文彭有了新的開拓。他治印時,印文裏並不限於名字齋號,有時還精選一些詩文佳句,藉以此表現自己的風雅之趣,進而更把這些篆刻蓋在書畫上,增加了書畫的美感,提高了篆刻的功用。他的這種做法,不僅拓寬了印文的題材,更主要的是增強了篆刻的文人趣味,為以後文人治印鋪平了一條康莊大道。在治印所使用的文字上,文彭及其學生何震發揮和完善了吾丘衍的倡導。他們極為重視書法,特別是篆書在印學中的作用,主要並共同遵循著“篆法要以六書為準則”的規矩,強調篆法純正,反對任筆為體,反對杜撰文字,反對以任意增減筆劃的錯字入印。他們提倡的“凡習篆,能通《說文》則不差”④的觀點可以說是對篆刻的一場革命。《印人傳》記載:“國博(文彭)究心六書,主臣(何震)從之討論,常曰‘六書不精義入神,而能驅刀如筆,吾不信也’。以故主臣印無一訛筆,蓋得之國博居多。主臣之名成于國博。”⑤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得知,何震治印之學之所以無一訛筆,皆因得力于文彭,並進一步提示了何震之所以能成名,主要是得力于文彭。何震自己也認為:“今之不善圓朱文者,其白文必不佳,故知漢印精工,實由工篆書耳。”⑥可見,他們這種“究心篆法”的風氣出於一轍,而且這種觀點的提出和實踐的成功,立即得到了許多治印人的擁護,迅速影響了整個篆刻界,扭轉了篆書文字謬誤百出的局面,導引了當時印壇用字的正確道路。從此,“自三橋而下,無不人人斯、籀,字字秦、漢”⑦。由此可見,他們所倡導的這場革命在篆刻界所產生的影響非比尋常。

  當然,文彭治印最初也是只篆不刻。主要原因應歸於印材的使用。因為那時還受宋元以來的影響,在印材方面,大體使用牙章。而牙章治印,對於許多文人來說,他們不願意從事這門費勁的刀刻功夫。所以,文彭起初只是親自落墨佈置,交金陵人李文甫鐫刻。李氏乃雕刻細工的名人,能夠把花卉雕刻得栩栩如生,產生了很多非常精巧而有風致的作品。如果讓他雕印,最能掌握筆意,而絲毫不失神韻。據說,文彭的牙章,半數成于李氏之手。對於這點,周亮工《印人傳》有所記載:“公所為印皆牙章,自落墨,而命金陵人李文甫鐫之。李善雕邊,其所鐫花卉皆玲瓏有致。公以印囑之,輒能不失公筆意。故公牙章半出李手。”導致這種情況發生變化的是應該是文彭無意中找到了治印的石材。文彭在任南京國子監時,某日途經西紅橋,一位老人肩負的兩筐石料(這是當時用來製作婦女裝飾物的凍石)引起了這位國子監的注意,他把石料全買下了,這就是有名的“燈光凍石”。這種石頭由於石質硬度適宜,便於文人自篆自刻,所以成了文彭以後治印的主要材料,這為文人治印改變了“只篆不刻”的局面,極大地推進了篆刻藝術的發展。

  二、文彭的書法藝術才能

  文彭的藝術修養全面,他擅長篆、隸、真、行、草各種字體。從傳世的早、中期作品中,特別是行書作品中可看出,他受其父親書法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二人行筆與結體十分相似。史載傳世的文徵明行書,尤其是仿黃庭堅體的大字行書據說許多是文彭的代筆之作,從中可以看出他們父子之間的書法淵源關係。應該說,文彭是在其父文徵明書風的薰陶下步入書壇的,在此基礎上取法魏晉的鍾繇、王羲之,並逐漸以晉參唐宋,從孫過庭、懷素乃至米芾的書法中吸取養分,最後達到體體有法、自成一家。其小楷既工穩勻稱,又生動流美,有骨有肉、圓潤而富有質感,氣息高雅而又平和寧靜,頗得鍾繇、王羲之小楷之神韻,堪步其父小楷之後塵。其隸書作品,書體上溯漢碑風韻,清新雅致,婀娜多姿,其字體變漢隸的扁長為方正,甚至長方,一破隸書注重橫勢的格局,字體分佈均勻但又有變化,用筆間以乾枯,以破呆滯並增強靈動感,在某些方面,其隸書水平不亞其父。不過,文氏父子的隸書取法不甚高古,造詣難說很高。正如錢泳所言:“(隸書)至文待詔祖孫、父子,及王百谷、趙凡夫之流,猶剿襲元人之言而為鍾法,似生平未見漢隸者,是猶執曾元而問其高曾以上之言,自茫然不知本末矣。”⑧文彭的篆書作品未見傳世,但以其精通六書,並精于篆刻,水平當不難想見。其行草書,中年以後的作品,與其弟文嘉相比個人風格突出,在繼承其父翻折運轉的基礎上,筆勢多變,恣態橫生,多以孫過庭、懷素為宗,其蕭散之氣與揮麗的魄力可與其父抗衡甚至過之。誠如清王文治所評:“精熟不如父,而蕭散之氣過之。”⑨項穆也認為:“壽承休承,資皆勝父,入門既正,克紹箕裘,要而論之,得處不逮豐祝之能,邪氣不染二公之陋。”⑩可見文彭書中透露出的才情風韻在某種程度上勝於文徵明。

文出:拙風文化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12-2 12:13:45 |只看該作者
文章中的介說,是時勢造英雄的結果,文彭先生當時所處身的年代,是以篆刻與書法藝術大行其道於當時.
而現今流行則是科技與電腦年代,極少人肯去深研昔日的篆刻與書法藝術.
但無論每一種藝術或科技的流行,能夠好像文彭先生,學習深研而達到成就,那就是值得敬重.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那天 + 2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威望 + 2   查看全部評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4 04:0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