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0-6
- 最後登錄
- 2015-7-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1901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1985
- 相冊
- 3
- 日誌
- 45
狀態︰
離線
|
凱達格蘭族為平埔族分支下的一族,故在探究凱達格蘭族之前讓我們先簡略介紹一下「平埔族」。
平埔族
「平埔族」一詞我們常用來稱居住在臺灣平野地區的「原住民族」。從文獻上來看,17世紀初(明朝末期)陳第所寫的《東番記,1603》是對「平埔族」最完整的描述。當時「東番」或「東夷」用來稱呼臺灣的原住民;「西番」和「西夷」則用來稱呼前來中國通商的西方人(如荷蘭人與西班牙人)。
「平埔」兩個字,就字面的意思而言,就是「平地」的意思,「族」則是指稱某一特定的人群。就此而言,「平埔族」是用來指稱「居住在平地的人群」的簡易稱呼。
400年前,早在漢人來到臺灣拓墾、定居之前,臺灣西海岸的平原地帶,從宜蘭、基隆到恆春,已經有許多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不同部落認同的人群居住。因此,有些人認為應該稱為「平埔族群」比較恰當。
有關平埔族的分類,在日治時期以前,均缺乏有系統之分類。荷蘭時期僅記錄了先住民的社名,並依其分布的地區,劃分成幾個區域群。清朝黃叔璥在《番俗六考》中,將原住民分為北路諸羅番一至十、南路鳳山蕃、傀儡番、瑯礄十八社等13個部落群。直到日治時期,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的《臺灣番人事情》一書中才對平埔族加以有系統的分類。
先民的足跡
圖片來源:平埔族文化資訊網
最早出現「凱達格蘭族」的文獻資料:
根據伊能嘉矩(1957)所著《臺灣蕃政志》,將平埔族的分類加以修正,分平埔族為10族:
凱達格蘭族(Ketagalan)。
噶瑪蘭族(Kavarawan)。
道卡斯族(Taokas)。
拍宰海族(Pazzehe)。
拍暴拉族(Vupuran)。
巴布薩族(Poavosa)。
阿立昆族(Arikun)。
羅亞族(Lloa)。
西拉雅族(Siraiya)。
馬卡道族(Makattao)。
1930年移川子之藏在《日本地理大系》一書的臺灣篇〈臺灣,土俗、人種〉,把伊能嘉矩所分的阿立昆(Arikun)及羅亞(Lloa)兩族合併為洪雅(Hoanya),改馬卡道(Makattao)為道(Tao),又增邵(Sao)一族,而合為10族。
1935年另一位日本學者小川尚義在《原語臺灣高砂族傳說集》一書中,把道(Tao)族列入西拉雅(Siraya)族中,故較移川子之藏的分法少了一族,成為9族。
之後,1944年小川尚義在《語二於臺灣高山族/位置》一文中,又有新的分類,他從噶瑪蘭(Kavalan)族中分出雷朗(Luilang)族,成為10族:
雷朗(Luilang)。
凱達格蘭(Ketagalan)。
噶瑪蘭(Kavalan)。
道卡斯(Taokas)。
拍宰海(Pazeh)。
拍瀑拉(Papora)。
巴布薩(Babuza)。
洪雅(Hoanya)。
西拉雅(Siraya)。
邵(Sao)。
馬淵東一於1953年所著《高砂族の分類》一文中,亦依照小川尚義的分類。然而,邵(Sao)族是否應為平埔族抑或高山族,學者仍有不同的意見。同樣的,雷朗(Luilang)是否為凱達格蘭(Ketagalan)之分支,抑或獨立成為一族,學者也有不同的意見。
日本語言學者土田茲在1985年的分類中,則將平埔族分為12族:
噶瑪蘭(Kavalan)。
馬賽(Basay)。
凱達格蘭(Ketagalan)。
龜崙(Kulon)。
道卡斯(Taokas)。
拍宰海(Pazeh)。
拍瀑拉(Papora)。
巴布薩(Babuza)。
洪雅(Hoanya)。
西拉雅(Siraya)。
馬卡道族(Makattao)。
大武壟(Taivoan)。
而臺灣語言學者李壬癸在1992年所著《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分類》一文中,提出了6族16支的看法:
卡瓦蘭(Kavalan)。
凱達格蘭(Ketagalan),在下分馬賽(Basay)、雷朗(Luilang)、多囉美(Trobian)等3支。
巴布蘭(Baburan),在下分道卡斯(Taokas)、拍瀑拉(Papora)、貓霧(Babuza)、費佛朗(Favoran)等4支。
拍宰海(Pazeh)。
洪雅(Hoanya)。
西拉雅(Siraya),在下分西拉雅(Siraya)、馬卡道族(Makattao)以及大武壟(Taivoan)等3支。
先民的影像
圖片來源:平埔族文化資訊網
平埔族群族分類
平埔族群族系繁多,文化、語言及分布各異,學者分類有8族、9族、10族等。各族來臺時間不一,距今或數千年,或數百年。同時,其根據地各異。例如,相傳舊名為kivanowan(基瓦諾灣)的三貂社為凱達格蘭族的祖社,根據洪敏麟(1972)所著《台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將平埔族群分成8族,分佈如下:
凱達格蘭族(Ketagalan):以臺北盆地為主,東起三貂角,北至石門鄉,沿大屯火山至淡水河口,南達桃園縣境。
噶瑪蘭族(Kavalan):蘭陽平原。
道卡斯族(Taokas):大甲溪以北,經苗栗至新竹的海岸平原地帶。
拍瀑拉族(Papora):大肚溪以北至清水以南、大肚山台地以西的海岸平原。
巴則海族(Pazeh):以豐原為中心,北起大甲溪岸,南迄潭子,東達東勢,西至大肚山。
巴布薩族(Babuza):主要為彰化縣境內平原,部份深入臺中盆地。
洪雅族(Hoanya):霧峰以南,新營以北,近山麓的平原。
西拉雅族(Siraya):以嘉南平原為主,北起麻豆,南達林邊的平地或山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