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96|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畫書法] 齊白石與中國藝術精神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2-3 00:45: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回想起來已經是幾十年以前的事了。那時我大約五六歲,有一天父母帶我去商店購物。我在一個臉盆裏發現了兩隻畫得活靈活現的蝦子,就嚷嚷著要把那個臉盆買回去。也許我吵得父母心煩,也許家裏正好要添置那麼一個臉盆,總之我喜氣洋洋地把那個臉盆端回了家。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見到並買回齊白石的“畫”。當然我那時並不知道齊白石為何許人也。雖然臉盆裏那兩隻蝦子旁邊所書的“白石”二字我都已認識。問父親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答曰這是一個大畫家的名字,還說他是我們的老鄉,便將我搪塞了過去。過了好些年我才知道,父親不僅與齊白石有過非同尋常的交往,還收藏了好些齊白石的畫。大概是因為怕我糟塌或拿出去與小朋友換東西的緣故,父親從未將那些畫給我看過,直到後來我再也無緣見到那些畫。一晃許多年過去,在“讀書無用”的歲月裏,我竟鬼使神差般地拿起了畫筆,不僅很快把齊白石的身世弄了個一清二楚,還明白了繪畫中的“形似”只是一種“見與兒童鄰”的低級模仿,我小時因為“活靈活現”而喜歡上那兩隻蝦子,就像一般人常愛用“栩栩如生”來評價藝術家的創作一樣,實在是對藝術的褻瀆和對藝術家的大不敬。此後我果然又看到過不少其他人畫的蝦子,有的系直接仿白石老人而來,也有的卻是另闢蹊徑、獨創一格,其中不乏栩栩如生乃至形神兼備者,然而看來看去,卻總覺得其中還是少了點什麼。

  去年五月在俄羅斯,曾經與蕭沛蒼、劉勉怡先生一起去拜訪過著名畫家格裏才。當時格裏才老人即已八十二歲高齡,鬚髮全白,仍在孜孜不倦地創作。在老人的畫室裏,除了掛滿擺滿他自己和兒子的作品,別人的作品只掛了三幅。那是三張齊白石的條幅,五十年代的印刷品,紙張已破舊發黃了,顯然已經在老人的畫室裏懸掛了四十餘年。他認為齊白石不僅是中國的偉大畫家,也是世界的偉大畫家,齊白石把全身心都投入到自然中去了,沒有人比齊白石對自然的瞭解和感情更深。老人對我們說,齊白石是獨一無二的,齊白石畫蝦,便對蝦的結構和神態作了最為細緻深入的研究,那種簡潔有力的神奇畫法,全世界都找不到。格裏才老人是一個大自然的卓越歌手,我以前從舊書舊雜誌上看到過不少關於他的介紹。他在一九五○年至一九五二年期間創作的風景畫《伏爾加河遠眺》,具有極完美的寫實技巧,充滿了濃郁的詩意。這樣一個希施金和列維坦的傳人,卻如此推崇齊白石的繪畫,真有點讓我大惑不解。格裏才與梅爾尼柯夫是少年時代的摯友,兩人的友誼一直綿延至今。我因為知道梅氏早幾年曾來中國教學,便提出老人也可以去中國教學。可是老人聽了卻把頭搖得像個撥郎鼓。他認真地說,我為什麼要去教中國的畫家?中國有自己的藝術和文化傳統,我希望中國能夠珍惜和保護自己的藝術和文化傳統。老人告訴我,說他去過日本,日本以前的藝術很偉大,後來他們盲目追隨和學習西方,喪失了自己的藝術。他還說有一種理論認為各民族的文化應互相融合,而他認為各民族應該保持自己文化的獨立、藝術的獨立。老人甚至對我們大老遠地跑來俄羅斯感到不以為然。他認為中國人對自然界的一草一木、花鳥蟲魚都有極為獨特的感受,中國畫的結構也很棒,形式感很強,“我可以跪倒在它(中國畫)的面前。”老人說他不是要固執地保護俄羅斯的文化,而是不希望看到全世界的藝術趨向同一。老人指著牆上掛著的齊白石作品說,從這些畫中可以進入中國的文化和思想。我不得不承認老人的話很有道理。那是一種藝術上和文化上的“遠眺”。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齊白石能夠成為一代大師,而其他那麼多畫蝦能手們的畫中又到底少了些什麼。

  所謂中國繪畫從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的轉變云云,是困擾了中國美術家將近一個世紀的難題。本世紀以來,不少前輩藝術家引進西方寫實繪畫技法以“刷新”中國繪畫,其付出的努力的確令人欽敬,但取得的成就卻委實令人懷疑。何謂藝術精神之“傳統”和“現代”,藝術能否用“發展”、“進步”(其在不言中即已包含了“停頓”和“落後”的反義)之類的概念來界定,同樣是一些令人懷疑的問題。齊白石之所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藝術巨匠,與其認為他受到了西方強勢文化的影響(此說實在太過牽強)、努力實現所謂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還不如說他堅持固守了中國藝術精神、並將其推向了極致更為恰當。據我的理解,書畫同源、詩書畫印的融為一體,是中國畫區別於西方繪畫的根本所在,亦是中國畫中的中國藝術精神之根本體現。

  從齊白石的畢生藝術追求及其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來看,藝術創作中的求新求變,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吸收和融入異域文化的成分,“借復舊以趨新”有時也不失為一條創造的途徑。唐代的古文運動以及晚清的碑學復興,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古希臘雕刻的出土,都曾極大地推動了當時文學或藝術的創新。從書畫同源的觀點和角度來考察齊白石的藝術,能夠比較準確地把握其藝術創作的根本特點。李可染便認為,在筆墨上“講得最好的是黃賓虹,實踐最好的是齊白石。……齊白石的字寫得很好,力能扛鼎,齊白石在幾十年的繪畫實踐中,筆法成就最高。”感謝湖南美術出版社的郭天民先生,窮數年之力推出了這套煌煌十大卷的《齊白石全集》,使我們得以窺見大師的藝術全貌。從《全集》中不難發現,齊白石對書藝的追求貫穿了他的整個藝術創作實踐,書法藝術不僅僅是其藝術成就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是其核心與基礎。齊白石甚至在進行藝術鑒賞時,亦用了“書”來作為評“畫”的標準,如他曾說李可染的畫是畫中草書,徐青藤的畫也是草書,而他自己的畫則是正楷。或有對齊白石“詩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畫第四”的自我評價不以為然者,但也有論者認為這樣的評價不無道理,認為齊白石整體藝術創作中的最大成就即在於詩歌藝術上的突破。不論各家觀點如何紛爭,詩書畫印都是齊白石藝術創作成就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交融,早已成為一個整體,這是已為學界所公認了的。這樣的整體當然完美地體現出了中國藝術的精神。從這裏當然也就“可以進入中國的文化和思想”。誠哉格裏才斯言。

作者:蕭元  來源:齊白石文化藝術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12-6 10:18:37 |只看該作者
著名偉大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他在國畫藝術的成就,無人會置疑,在敬讀貼文後,除了敬賞這位大師的傑出作品外,同時也很欣賞他畢生對藝術追求的毅力與恆心,證明了成功非僥幸的道理.
也因為毅力與恆心的熱誠追求,齊大師的書法也是文壇的一絕,除了觀賞敬看他的藝術貢獻外,他個人的毅恆,非常令我尊敬.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塵弘客 + 5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3 15:3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