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1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652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二十一世紀將是真理正義抬頭的時代,而非以財富為主導的力量;人的精神和心靈將主控一切。尤其二十一世紀也將是神與人合一的時代,是「道」與「德」的世紀,每個人都可以得到道的真理和德的容量,領悟到道的人生及德的生活,所以衷心為人類而活時,自己能獲得更多。而利己的自私思想,將於二十一世紀逐步式微;因此根植於利他思想的生命,他的人生自然榮耀及繁榮,將大獲眾望。
以上,正是文化院提倡要以高度「道德基準」來促進社會,並喚起宗教不分派系、彼此合作的時候了。以台灣來說,已經有很多不同宗教或不同性質之個體專門研究者成立聯誼會,在不同中尋找出共同點,互敬互助並同心協力地為社會、為人類盡到「宗教救贖世人」的目的;其實這是宗教的目的,也是神的意思。
文化院主神「汶羅祖師」的計劃裡,從今而後,文化院的定義,將擴大工作,生產更多的人性生活靈糧。雖然人人都有他自己的信仰和所屬宗教,但不要緊,我們不是要他來信仰身外之神,我們是要他信仰自己內然之神;它就是「道德心」。依照汶羅祖師的教誨,世界現在已非私有的範圍,而是聯合的組織;因為真神(道德)為人類的導師,天地為父母,以及人類如兄如弟、如姐如妹,全人類既共同居住在這個安宅(地球),又有什麼你、我、他或種族的不同分別呢?
在這裡,則引申汶羅祖師從價值系統來說明文化院:它是和內在超越的文化型態有關,文化院雖然一向被外人看成是拜神求禱的一環,其實文化院的拜神儀軌之源,是注重內在與心,將內在與心向外投射,由近及遠;這即是文化院的宗教形象,和文化規範的基本根據。在拜神的領域內,神自然循道秩序的中心點,而且拜神的舉動都必須從這個中心點的價值自覺開始,這便是文化院生拜神信仰的基礎。汶羅祖師曾經特別強調,自古以來既然人是被造為神的實體對象,故首先神即不能不定立其對象的位置:它是善果,德之盛,最後得位證金剛。
其實,無論是人或神,其真正的價值就是「道德」與「真實」的根源。如果沒有道德,就無法實現真實;當道德離開時,真實也隨之離開,接著便出現不真實的事象,而成為惡的根源。是故人當做一個好人,以堅固神性實體,像黃金具有一種不變的特質,永遠且獨一無二的人格。為什麼黃金會如此珍貴呢?因為它具有一種不變的特質,即使將它熔解再加以凝固,它都永遠保持本來的一個樣子;也許神性(道德)就是這麼堅固的實體存在。
所以汶羅祖師一再鼓勵學生和信徒們,未來的人身建設,要以神性的道德觀為中心,實現倫理社會,同時確立不動搖的倫理體制為家庭基點。因為人在家庭內,是以聯體形成外在,聯體相互應遵守的是倫理;個性真理體造成內在基台就是良心,又行動生活的規範就是道德,使它能實現,並永遠地維持下去,人則成了宇宙的中心。這樣,由於各個存在,自然被賦予了一定的格位(它就是神性),宇宙也自然而然形為秩序井然的一大機體。
文出:高雄文化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