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8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06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我相信無論追求無形之永恒真理或觀察有形之現象,在不同的宗教領域中所探究的各個內容,都有著一定的關聯。事實上,一個宗教能在某個時空中發生,一定有某種看不見的因素存在;靈魂就是這麼靈祕,使人們在某種程度上能感格,產生無疑的信仰。
宗教哲學所關心的形而上以及道德問題,長久以來盤據著人類的心靈意識。人從何處來?為何人生有這麼多的苦難?又何謂善與惡?死後是否有來世?這些問題,無論我們各自所持有的經和學識及理念為何,都直接或間接與我們密切相關。誠如汶羅清水祖師說:「人在有意或無意不忽略自身上有靈魂,而且身心求得標準時,相信會有一些『無形』、『有形』或『自然』促成標準,在冥冥中代為作主。」
以我之見,所有的靈感領域,從神學到自然學,除非具有能夠讓人理解的目的,否則人們或宗教家在追究靈感的過程中,其發現或所感交的,一定有各不相同的領域;但所探求的內容,卻總是彼此相關,尤真知也不可能互為牴觸。二十世紀科學的發現,對「靈」各在的領域,都有它不同的存在性:如,一元化靈所屬「身體靈」,二元化所屬「分離靈」,或「形影靈」、「陰影靈」及「形相靈」、「雕刻靈」,同時在「鳥靈觀」上又有很多「覆瀉靈」,侵襲人世間,變化無常。追求知識之個人的行為及信念,造成了宗教很多不同的衝擊。一般來說,在相對論與測不準原理之間,儘管有許多分歧,但無疑地對哲學和神學,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其實,人在生前,每人都會忽略自己何時會死去,而度過一生;因此古來很多人臨死之前會懊悔,但都已經遲了。人生最重要的,是在做人之時,知道自己行走生命中,有一條非常嚴肅的道路,必須用生命中的每一秒,來為自己永生的世界作準備;也必須警覺到,死後靈魂住處的境界,而有宗教信仰的目的。
人要往哪兒建立死後的安宅呢?又這個資格要向誰獲取呢?必須在現生的地球上找到宗教,同時在宗教裡中得到神(道教「抱道」、佛教「明心見性」)。不過我們要知道,在靈的世界所依賴的是「功德」,憑功德之高低,在它的領域內生活。所以為人的時候,不要把時間花在物質生活上,而使自己有資格到安宅最重要。
文出:高雄文化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