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7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470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噶瑪蘭族人口有1,169人,其中設籍臺北市的噶瑪蘭族人有24人(內政部戶政司,2009年第7週統計資料)。噶瑪蘭族,居住於宜蘭,部分遷居到花蓮縣和臺東縣境內。
依據馬淵東一(1931)所著《南方土俗》中記載,昔時在Suna sai有Kuzuzayan與Kunasayan夫婦,是「加禮宛」的祖先,亦包括「加禮宛」之噶瑪蘭族之祖先。此夫婦生三子,長男為Tyab ango-zaya、次男為Takid-zayz、三男為Tivonokadix。此三人因耕地很狹窄,不夠耕作,乃商量他徙,即各造一舟乘之,同時出Suna sai。
其舟以藤縛板,隙塞以芭蕉葉,破竹壓之,以防侵水。不久舟到Takiris,此處亦因耕作地很少,長男與三男即向北方之宜蘭平野遷徙,其子孫遂為噶瑪蘭族。次男留於「達奇里」Takiris,其子孫亦遷移於鄰近,即是「太魯閣」,又稱「太老閣」。這個傳說指出噶瑪蘭族是從Suna sai來的。Suna sai即Sanayasai。
另外,在伊能嘉矩(1897)所著《宜蘭方面における平埔蕃實查》曾記錄抵美社總頭目振金聲所述的噶瑪蘭族祖先傳說:我祖先叫Avan,他自Mariryan地方乘船出海,於臺灣的北部(淡水)登陸,沿海東進,迂迴三貂角,抵達這個地方,名之曰「蛤仔難」Kavana。
當時這個地方還沒有漢人的蹤跡,原先就有山番住在這一帶,所以Avan一族只好住在海岸的荒地,自然而然地要和這些先住民發生爭執糾紛,以至鬥爭,幸得他們終獲勝利,把先住番族追入山中,佔領了宜蘭平原。我族為「平原的人類」Kurarawan,而先住番因為是「山中的人類」,稱之Pusoram。這是數百年前的事。
這個傳說也透露噶瑪蘭族由海外遷徙而來。一般而言,現代研究者大多同意噶瑪蘭族的祖先來自南方島嶼,從海上遷移來到蘭陽平原的說法。
文出: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