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14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族群介紹] 卑南鄉~《 達魯瑪克部落 》部落介紹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以領養代替購買 以結紮代替撲殺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2-6 16:20: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達魯瑪克部落 》

  達魯瑪克全區是原住民保留地,除現居民所聚 居的狹小河階外,其餘均為叢山峻嶺。一千六百餘人擠在狹小的土地上建屋而居,道路彎延曲折。達魯瑪克文化資產豐富,雖然大部份傳統文化智慧已不復見,但在有心人士的努力保存下,近年已漸有佳績,各項傳統技藝的工作室及組織已成立,擔負起文化慱承的工作。境內山河交錯景色極色優美,山上河中天然資源豐富,亟待朝生態旅遊方向努力。

  達魯馬克文化家園

  位於達魯瑪克部落利嘉溪水域區內,環繞達魯馬克的山脈、丘陵,是鐵馬探幽、健行的好去處。尤其是大南南溪和大南北溪匯流的小山,其美景已於台東地區打出名號,廣為眾人所知。大南南溪尚有一座日治時期建造的水力發電廠,其周邊景觀有吊橋、蓄水庫,水質清澈。大南南溪再往上游走,有十餘座瀑布,野溪支流,極適合發展溯溪、親子泛舟生態旅遊。

  山脈、丘陵

  環繞達魯瑪克的山脈、丘陵,是健行、登高的好去處。尤其是大南南溪和大南北溪匯流處的小山,其美景已打出名號,廣為眾人所知。


  河川、瀑布

  大南南溪和大南北溪匯流後,稱為利嘉溪。大南北溪水質清澈,是台東市自來水水源重地,禁止外人進入。大南南溪上有一座日治時期建造的大南水利發電廠,其周邊景觀有吊橋、攔水壩水潭。大南南溪再往上游走,有十餘座瀑布,極適合發展溯溪旅遊。

   

   

  東興水力發電場蓄水庫

  達魯瑪克溪谷

  植物資源‧綠色生態

  植物資源方面,一千公尺下的山區以茄冬、榕樹、樟樹、櫟樹為大宗。森林下的植物有許多是達魯瑪克的採集植物。

   

   

  


  民俗植物

  達魯瑪克部落傳統野菜

   

   

  民俗植物

  民俗植物

  動物資源

   

   

  大南國小蝴蝶養殖區

  魯凱族戲稱為傻瓜蝴蝶,因其反應遲鈍,用手即可捕捉

  本區盛產香椿、釋迦、木耳、金線蓮、有機蔬菜、香菇真菌類等級台灣紅杉、紅檜、樟樹、楓香、構樹等

達魯馬克部落

  《 地方文化特色及文化意象概述 》

  東魯凱是山林的子民! 

  東魯凱人溯溪、爬山、捕魚、狩獵、採集植物、戶外野炊、石板烤肉,樣樣在行。東魯凱人的居住空間、食物、醫藥、衣飾、藝術、歌舞、祭典、節慶等,都與當地動物、植物、礦物等自然資源有密切的關係。


  東魯凱是魯凱族三群中的一群!

  魯凱族是古老的民族,分布在南台灣中央山脈兩側,分屬三群。下三社群(高雄縣茂林鄉)、西魯凱群(屏東縣霧台鄉)及東魯凱群(台東縣卑南鄉東興村,簡稱「東魯凱」,東魯凱語為Taromak,達魯瑪克)。東魯凱人擁有豐富的文化資產。


  達魯瑪克是東台灣唯一較完整的魯凱族部落!

  東興村魯瑪克位於大南南溪和大南北溪的匯流處,兩溪匯流後始為利嘉溪。

  東魯凱就處在這山光水色、風景優美的環境裡。站在達魯瑪克文化廣場的青青草皮上,頭頂著開闊的藍天白雲,背靠著青翠的大山,右依偎著清澈的溪水,身穿著紅黑黃三色紋飾的彩衣,擺著婀娜多姿的身影,盪著五層樓高、用自然素材(刺竹、血藤、葛藤)搭建、完全不用一根釘子銜接的鞦韆。這景象可說是台東縣最獨樹一格、最漂亮的小米豐收祭(七月舉行)會場。

  百步蛇是東魯凱的標幟。

  傳說中,東魯凱發祥於中央山脈巴油池(小鬼湖)一帶。經過多次遷徒後,

  才定居於現址。東魯凱人根據古老的百步蛇和公主相戀、相愛、共結連理的傳說,編成了「小鬼湖之戀」這首淒美動人的歌謠及舞蹈。東魯凱人也在傳統服飾、刺繡織布的紋飾,以及陶甕、刀鞘、臼、木匙、手工藝品的花紋上,大量採用百步蛇圖案。

  百合花在東魯凱代表著女性「純潔」、男性「英雄」的尊崇地位。

  百合花(台灣百合)是本地原生植物,以往只有頭目家族或具有光榮身份的人士才可以插作頭飾。現在,東魯凱人在社區內遍植百合花,時時記取祖先推崇的純潔、英雄涵養。


  ‧ 社區現況、人口分布及活動情形

  達魯瑪克人對民族的危機有明確的認識,也做了很多努力來保存傳統文化並深知團結合作之重要。所以在社區組織上,有社區發展協會、原住民東魯凱文化教育協進會、青年團、婦女會、南島社區大學達魯瑪克學院等團體定期集會作文化傳承的工作。在大頭目的帶領下,全體族人會依時舉行傳統祭儀,其中最重要的祭儀是換工祭(三月)及豐年祭(七月)。

  達魯瑪克是魯凱族三群中東魯凱群僅存的傳人。東魯凱是一支飽受波折、歷經磨難、數度被迫遷村的族群。現在,在祖靈、自身文化的聲聲呼喚下,他們努力串起每一個曾經落戶的痕跡,畫出悲痛的遷移路線圖。一步步回溯到祖先的發源地,重建祖靈屋、青年會所,勇敢的、驕傲的、自信的找回往日神釆,活出達魯瑪克的精神。

  東興村原名大南村。民國五十八年的中秋颱風夜,大南發生嚴重火災。使得部落內大部份茅草屋一夕之間全毀,許多傳家寶也付之一炬,村民生命財產損失慘重。重建後,因「大南」與「大難」音似,而改名為「東興」,取其部落不再發大難、能再新興之意。

  達魯瑪克最早於西元一六五O年列入正式的歷史資料。當時,在荷蘭人的戶口資料中,達魯瑪克被列為敵蕃。

  傳說中,達魯瑪克發祥於中央山脈巴油池(小鬼湖)一帶。經過多次遷徒,而到肯都爾山(Kintool)、再到卡帕里瓦(Kapaliua,海拔約五百至五百八十公尺高,距今東興村約十公里)附近。在卡帕里瓦可能居住有數百年之久。據說當時曾發生天花和霍亂,死了很多人。

  西元1874年,恆春發生牡丹社事件後,滿清政府才開始經營東台灣,稱達魯瑪克為「大南社」。

  日據時期,日本人以武力統治達魯瑪克。民國十五年,日本政府在「番社集團移住」的政策下,將達魯瑪克東遷至兜(Doo,海拔約三百公尺高,位於大南水利發電廠上方)與比利良(Irila,海拔約一百五十公尺高,位於大南水利發電廠下方)。民國三十、三十一年,再遷到現址而定居。

  民國三十四年,部落內部份民房遭洪水沖毀,災區附近族人乃再遷至現今利嘉溪南岸,建立蘇巴陽的小部落。大南則經歷民國五十八年的大火後,在原地重建,即今天的達魯瑪克。

  東興社區約一千五百人,其中魯凱族(東魯凱)約佔百分之七十五,其餘二成五為退伍軍人、閩籍人士及客家人,形成多樣族群聚居之地。


  社區總體營造記錄

  ◎ 民國八十五年,達魯瑪克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選定為推行社區總體營造的社區,並委託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執行規劃。在台東師院協助下,達魯瑪克自八十五年二月至六月間,舉辦多次座談會及活動──魯凱族文化藝術季、新故鄉運動之造街造屋計畫、達魯瑪克的親兄弟霧台之旅、開辦雕刻、編織、豆畫、刺繡等培訓創作班,凝聚居民共同想法、鼓舞居民營造適合自己及部落的生活風貌,喚起「社區居民生命共同體」的意識。

  ◎ 台東師院於八十五年十一月至八十六年六月完成的「輔導美化地方傳統文化建設空間計畫──台東縣卑南鄉東興社區傳統文化建築空間規劃案」,於民國八十七年三月由文建會核定補助伍佰萬元,進行「部落綠美化」工程──部落拱門工程、部落守護神工程、部落地標工程、堤防公園文化彩繪工程、景觀植栽工程。

  ◎ 民國九十一年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社區林業—居民參與保育共生計畫補助九萬九千元執行「達魯瑪克部落神聖領地踏查活動計畫」。

  ◎ 民國九十一年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社區林業—居民參與保育共生計畫補助九萬元執行「東魯凱大南溪流域生態旅遊導覽解說人員培訓計畫」。

  ◎ 民國九十二年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社區林業—居民參與保育共生計畫補助九萬元執行「卡帕里瓦舊部落重建—傳統居住空間形塑篇」。


  農業  

  藥用香椿蔬菜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和台東地區農會輔導村民種植香椿蔬菜,台東地區農會也在當地成立「東興香椿產銷班」,製作各式香椿產品,推廣上市。

  香椿葉素有素食者香菜之稱,不但是國人喜愛的蔬菜,香椿葉萃取物經高雄醫學大學研究發現具有強力的抗肺癌功效,能直接抑制癌細胞的增生,具有開發為新抗癌藥物的潛力。

  據說從漢代起,民間就風行食用香椿。按照中醫理論,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澀腸止血、健胃理氣、殺蟲固精等功效。

  特用有機蔬菜

  村民自行種植特用有機蔬菜,如山蘇、台灣胡椒等。

  部落產業─栽植民俗植物『山蘇』

  建築藝術 → 石板屋、竹編茅草屋。

   

  手工藝文化 

  陶甕、木雕、琉璃珠、刺繡、編織(布、竹、籐)、穀物畫。

  (陶甕作品由羅美玉小姐提供)


  民俗植物、美食文化

  村民林得次和台東師院教授劉炯錫一起出版了「達魯瑪克的植物文化」這本書,書中記錄了山林子民東魯凱人的植物文化。村民欲成立的比利良民俗植物物園區,就是想將這本書立體化,把平面的資料轉化成真實可觸摸的植物園區。此外將進行民俗植物推廣及小米酒釀酒產業計畫。在達魯瑪克的傳統文化裡,平時是不喝酒的,只有在祭典或節慶時才釀酒。釀酒時,以小米為主要材枓,再加上馬胎、七里香、菊花三種植物來添加香味 。

  生活

  食、衣、住、行

  居民的日常生中,仍保有部份達魯瑪克傳統特色。食的方面,平時會採集野菜,獵捕山豬等動物,製作小米酒、小米糕、糯米糕等美食。衣的方面,慶典時仍著傳統服飾、行傳統禮儀。住的方面,目前並無石板屋,但是居民會用石板、木雕等手工藝品及民俗植物來綠美化居家空間。行的方面,進入沒有產業道路的山林時,矯健的雙足仍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母語

  南島社區大學(由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經營)在東興活動中心開設「達魯瑪克語音符號學」二學分的課程,由村民林得次授課,該課九十一年度第一學期共有村民二十多人完成修習。在九十一年度第二學期繼續擴大開課,成立達魯瑪克部落學院,增加能切中達魯瑪克需要旳課程。

  人文資源

  宗教信仰

  東興社區信奉基督教者佔百分之六十五,信奉天主教者佔百分之五十一,信奉佛教者佔百分之二十四,奉信道教者佔百分之二。社區內建有五間教會。

  教育方面

  社區只有一所國小──大南國小。國小設有鄉土教室、民俗植物園區,校方致力於當地蕨類、螢火蟲、螺類的採集、復育、調查工作。

  公家機關

  ◎大南水利發電廠建於日治時期(民國二十六年),利用大南南溪的溪水來發電,以吊橋作為對外聯絡的交通要道,平時不對外開放。

  ◎自來水水源地:大南北溪是台東市自來水的水源地,風景秀麗,因是水源重地,不對外開放。

  民間社團

  ◎社區發展協會

  東興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於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致力於社區發展事務。

  ◎香椿產銷班

  台東地區農會輔導成立的東興香椿產銷班,其集貨場兼作文化產業、野菜、山產、傳統美食的展售區。

  ◎東魯凱文化教育協進會

  民國八十七年成立,主旨為推動社區後山溪流生態保育及環境保護工作。

  ◎男、女青年團

  日據時代前就成立了,主旨為聯繫社區青年情感,協助老人福利工作,傳承東魯凱文化工作。

  ◎老人會

  民國五十三年成立,主旨為辦理重陽節活動、老人槌球比賽、推展晨間運動。

  ◎愛心團

  民國五十四年成立,初期係照顧遷徙至東興村的霧台鄉親而成立,以月捐白米方式補助。後改以現金代之,並且救濟對象擴大到村內貧困村民。

  ◎讀書會

  民國八十九年底成立,舉辦學習型家庭教育讀書會。

  ◎家政班

  ◎婦女會

  ◎巡守隊

  民國八十九年成立,巡視大南南溪、大南北溪和利嘉溪,協助獨居老人照顧, 緊急災難救助。八十九年賀伯颱風來襲,巡守隊英勇搶救利嘉溪受困工人十一人,獲警政署表揚。

  《 公共活動空間 》

  ◎東興社區活動中心 

  原址是達魯瑪克的青年聚會所,經五十八年的大火焚毀後,才改建成現今樣式。

  ◎達魯瑪克文化廣場

  平時是運動休閒公園(目前已闢建出槌球場)、周末市集、停車場,七月豐年祭時,則成為祭典會場。頭頂開闊的藍天白雲、背靠青翠的大山,右依清澈的大南北溪,腳踏綠色的草皮、身著紅黑黃三色紋飾的彩衣,這是台東縣最獨樹一格、最為漂亮的豐年祭會場。

  ◎達魯瑪克入口帶狀意象

  在東興村入口東興路上設置有拱門、達魯瑪克守護神──達閣阿克阿拉紀念

  碑、達魯瑪克地標,形成帶狀的達魯瑪克意象。

  ◎堤防公園文化彩繪

  在達魯瑪克文化廣場的堤防上彩繪傳統文化的記事。

  工作室

  目前社區成立的工作室有傳統服飾、傳統木雕、琉璃珠、陶甕、豆畫等工作室。此外尚有東魯凱植物文化、傳統美食、生命禮俗、興建石粄屋方面的人才。

  百步蛇是東魯凱的標幟。

  傳說中,東魯凱發祥於中央山脈巴油池(小鬼湖)一帶。經過多次遷徒後,

  才定居於現址。東魯凱人根據古老的百步蛇和公主相戀、相愛、共結連理的傳說,編成了「小鬼湖之戀」這首淒美動人的歌謠及舞蹈。東魯凱人也在傳統服飾、刺繡織布的紋飾,以及陶甕、刀鞘、臼、木匙、手工藝品的花紋上,大量採用百步蛇圖案。

  百合花在東魯凱代表著女性「純潔」、男性「英雄」的尊崇地位。

  百合花(台灣百合)是本地原生植物,以往只有頭目家族或具有光榮身份的人士才可以插作頭飾。現在,東魯凱人在社區內遍植百合花,時時記取祖先推崇的純潔、英雄涵養。

  傳說

  《芭嫩與蛇郎》

  很久很久以前,雲霧環繞、林木蒼鬱的達羅巴令湖,住著一位湖神愛迪丁嘎,祂是魯凱族的先祖;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邂逅了阿禮社頭目的女兒芭嫩,她那清澈的眼眸、典雅的身姿,深深地吸引著湖神。為了博取少女的歡心,湖神吹著口笛訴說著祂的愛慕,鍾情悅耳的笛音終於打動了少女的心,兩人在山林裡編織著愛的旋律。一日,湖神來到頭目家提親,芭嫩向家人說:「湖神今晚要在我們家住宿,請大家不要太早起來。」頭目心中納悶不已,決定起個大早看個究竟。於是,天未亮時點根柴火欲察看原委,赫然發現女兒的身上纏繞著一條巨大的百步蛇,而她卻滿臉愉悅的表情。芭嫩與蛇郎的愛情故事,一直是族人的最愛頭目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湖神就是傳說中族人敬畏的百步蛇。婚禮當天,湖神及他的從屬帶著家傳的古壺、鐵鍋、檳榔、高貴漂亮的琉璃珠串來到頭目家迎娶。頭目一一清點聘禮,並設宴款待賓客。之後,迎親隊伍浩浩蕩蕩的向湖神的居所出發,芭嫩對送行的父母及村民說:「為了表示虔敬,以後我們的族人經過神湖時,請穿白色的衣裳,為了表示對你們的懷念,我會準備溫熱的食物讓你們取用,並請留下獵物的後腿。」說完,便向湖中走去,湖水泛起了漣漪,映出了百步蛇的花紋,芭嫩終於到了夫家。

  《太陽的兒子》

  有個女孩,晚上睡,早上起來,出外去。說:「我要去採草冠。」屋頂有檳榔粒,嚼了檳榔,就懷孕了。母親很生氣,「是誰的孩子?」「不知道,我沒有跟男人接觸過啊。」孩子生出來了,身體上有蜻蜒珠裝飾。太陽來說:「那是我的孩子。」長男做特那社祖先,次男做麻卡社祖先。

  

  資料來源:神秘傳奇-魯凱族 http://www.ntut.edu.tw/~www2crs/man/c05.htm

  豐年祭》

  每年七月份舉行的豐年祭,是魯凱族人最重視的祭典,全杜男女集合會所廣場,分組排成圓圈,男女間隔,中舉烈火,歡舞飲酒,通宵達旦,除慶豐收外,並析豐年順利平安。

  

  資料來源:台東縣鄉土藝術活動學生手冊

  ‧ 《栗收穫祭》

  以小米為主要農作的魯凱族,在每年八月左右,舉行收穫祭,作為一個年度的終止,並藉此迎接新的一年。收穫祭裡有一個重要的儀式,是烤小米餅的活動,族人將小米麵糰帶至特定地點(通常都在村外野地),以石板舖地,燒熱後將小米麵糰放在上面,再覆以香蕉葉,再壓止石板,待三十分鐘左右,將石板,葉子拿開,看小米餅烤出來的現象作為今年農作與狩獵的卜問。例如,烤得太乾,今年可能雨水較少,烤得溫潤,表示今年的雨水豐沛。烤小米餅的儀式只限男性參與,是一種宗教行為。在以前,收穫祭長達七~十五天,現則集中於一天舉行,傳統宗教的烤小米餅儀式只有少數部落仍然保存。大多數的部落已改為歌舞比賽等聯歡、康樂性的活動,舉辦時間大都集中在八月中旬。

 

  資料來源:原住民文化管理園區-山海的精靈

  遺址巡禮

  卡巴里瓦舊遺址( 達魯瑪克部落)

  位於大南南溪山麓的一處高台,海拔約八百公尺,地勢高亢,景色極美,留有魯凱族部落石板基石、斷垣殘壁。目前,部落內居民在沒有外面資源協助下,自動自發的於原址以傳統工法重建部落會所。

  


  卡巴里瓦舊社遺址地勢高亢,景色極美留有石板屋基、斷垣殘壁。目前村民已在卡巴里瓦重建了一棟青年聚會所,在經費拮据的狀況下,無法還原原來面貌──傳統石板屋,只能先就地取材以木頭、竹子興建,等到經費充足後,再作打算。在祖靈的聲聲呼喚下,他們抱著強烈的意志力,決心重回卡巴里瓦的懷抱。

  ◎兜舊社遺址視野開闊,景色特出,留有石板屋基、斷垣殘壁。

  ◎比利良舊社遺社依山傍水,景色秀麗,留有石板屋基、斷垣殘壁。


   

   

  達魯瑪克部落祖先祭祀場所(雀榕樹下)

  祖靈屋

  達魯瑪克原來的祖靈屋佔地二十坪,全用石板構築而成,是典型的達魯瑪克建築。民國五十八年的大火,將祖靈屋全毀。重建後,約有二坪,為磚砌水泥瓦房,位於現今大頭目宅附近。目前村民正進行祖靈屋改建成石板屋建築的計畫,期待重建後的祖靈屋能成為達魯瑪克的精神地標。

  祭典、儀式、歌舞

  村民每年定期舉行三月換工祭(Maisahouru)、七月豐年祭之始的卡帕里瓦尋根祭祖活動、七月豐年祭(Kalabuchenga或Kalalisia)等。


   

   

  歷史建築

  ◎大南水利發電廠機房是一棟擁有日式風格的建築,建於日治時期(民國二十六年)。

  ◎檢查哨位於進入達魯瑪克文化廣場、比利良舊社的要衝位置上,目前已廢棄,人員己撤離,是一座閒置空間。

  ◎日治時代防禦工事包括防空洞、隧道,外圍常有蝴蝶、螢火蟲出沒。

   

   

  比利良園區附近山林

  日據時期日軍彈藥庫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27 16:5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