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4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正信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2-7 00:08:5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宗教」二字,自古以來便被認為是一種神祕感的東西,其實這是些不深識真正宗教意義之人的說法。自古稱五教為宗教之始,或許五教就是原始宗教中之各宗教,猶如其一德中的各德。儒教以孔子為宗;佛教以釋迦牟尼為宗;道教以老子為宗;回教以穆罕默德為宗;基督教以耶穌為宗。究其實,孔子之旨為「忠恕」、釋迦之旨為「慈悲」、老子之旨為「貴德」、耶穌之旨為「博愛」、穆罕之旨為「慈恕」,但論各家之旨都是本於「德」而生,以為教化作用。

 蓋宗教括為「儒、道、釋、回、耶」五教。所謂「東方有聖人出,其心同,其理同」;「西方有聖人出,其心同,其理同」;「南方有聖人出,其心同,其理同」;「北方有聖人出,其心同,其理同」。證明既出於是「聖人」,其「德同」,其「道同」,則沒有高低之分,應該平等互惠,不誹教謗神。尤五教聖人皆受命於天,領受天帝之命,應五方各地之人文、地理、風俗、習慣、語言、思想,作為教化斯民而已。  

現代人類苦惱於「大道既隱,天下為家」的私有制社會和少數宗教家的種種弊端,而追慕那「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和《道德經》所謂「小國寡民」式的理想社會,實質上是提倡「返樸歸真,恢宏人性」之自然本性,實現以道德自覺維護社會秩序,使人人過著互相友愛、怡然自樂的美好生活。  

   宗教的目的,原為勸人行善,推廣生活的道德觀念。然近代以來,由於台灣經濟突飛猛進,宗教門派亦隨著經濟發展大顯神通,思想和舉止,完全與傳統倫理道德背道而馳,則無論敬神禮佛、迎神賽會或傳道佈教,均藉由神靈表演神技,或以佛法無邊為靈顯,企求大興建築,寺高廟大,並以擁有眾多之信徒、教徒、僧尼為能事。其實,宗教憑藉的是「真理」,表現其精神所在,提供眾生心靈生活之安慰,然舉目現前宗教活動,很多是藉著廣告和宣傳,將宗教目的當成生意來互相競爭,更甚者因嫉而起誹教謗神。宗教的真理最好是以正心正念廣播於眾生,即不惟自己的真理,他人的真理都得互相利用,而不是自己的才是真理,別人的便是邪說。因為真理原來是共有的,五教理同道一,祇要人們到了道場,或在佈道會上聽懂一句真理,並同時實踐了,如此,廟或寺或教堂之目的已達,無須要求人們加入為信徒、教徒、僧尼,或皈依和洗禮。如果宗教待人有目的之私,則非五教教主大同之世、平等互惠之旨。斯一切任由人們之喜悅,來去無忌,誠如老子之無為與自然。  

   當然絕大多數的宗教都是好的,但其中難免也有邪說惑眾。例如中東一帶有些教派,曾令信眾教徒發起戰爭,殺害生命,泯滅人性,甚至以殺人愈多為能事或自喻為英雄;日本「奧姆真理教」還以邪說迷惑很多知識階級人士,實行毒害世界的陰謀。惟宗教都是好的,勸人行善,教化人心,然若運用不當,就會變成一種最可怕的東西,它比鎗砲厲害,比原子彈、核子彈更恐怖;如果一個國家的民族性和思想被不當的宗教思想侵入,即國家的存續旦夕不保。這不惟是宗教問題,也是國家問題、民族思想問題,故信仰宗教不能不審慎,擇善者從。  

   宗教信仰雖崇尚自由,然信仰宗教莫不從家庭開始。因為一個家庭,由祖而父,父而子,子而孫、曾孫等,系列其序,傳宗接代,萬古長衍,生生不息,並有社會、國家、世界。故倫理為家庭之基礎、社會之秩序,終使國家安和、世界和平。尤其信仰宗教若非以倫理為基礎,其心思即不得其正,生活無法安寧;或無倫理,則難為國家之棟樑。尤其倫理不振,忠臣不生,所謂「不孝不忠」,故孝子之家必有忠臣,惟有孝才能移孝作忠,這是中國人的思想,也是歷代聖賢的箴言。信仰宗教的目的既為開發自己的潛能,人人有神仙種,人人有佛性,則人人皆可以成神成佛。而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是萬眾人之天下;自然仙佛非一人之仙佛,而是萬眾人之仙和佛。若過去仙佛以為是一人之仙佛,或自己才是仙佛,則過去仙佛未免太自私也,要知道過去仙佛雖然偉大,未來仙佛卻更偉大。既然人人皆有神仙種與佛性,凡人類便有自己之一本「經」,而如何創造自己之一本經才是信仰神明仙佛之目的,要把自己之一本經創造得比過去仙佛之經歷更偉大。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有狀元學生,沒狀元先生」,仙佛教化人,還不是希望學生將來會比祂更偉大,才不枉為一成功的仙佛。  

所以人們應該要突破過去仙佛的「經」,努力創造自己的「經」,才不會受制於過去仙佛之經,而畫地自限。若要把二千多年前之生活環境,限制在二千年後的今天使用,也實在是太不公平。  

故信仰宗教、祭拜神明,不要用仙佛之經典或仙佛的靈感來威嚇人;因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成仙成佛的人,而且是一代比一代偉大,例如一百年前的飛機,總不如一百年後的飛機偉大。這證明在今天如此複雜的生活環境能成為仙佛之人,還要比一千年前樸素又單純的仙佛偉大得多。所以在家(火宅)修練應該更勝於赴深山隱居,而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親戚朋友便是最好的修練對象;既生而為人,家庭、社會、國家才是真正能修行成神成佛的途徑,離開紅塵三十里,想再修好此身,只怕將辜負上天賦予的靈性,和父母生養的恩惠,以及自己所承擔的責任了。  

   廟、寺、教堂是善靈聚會的場所,將仙佛生前之德行,實行於社會人們,作好教化和輔導的工作。故廟、寺、教堂的宗教家或執理監事們,若能代表其神的神德,並以身作則實行出來,則有益於地境和社會國家,而廟、寺、教堂才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否則捐錢建廟、寺、教堂,不一定有功德可言。修道須以慈為基,非基於慈則修登為神為佛也難,尤修仙佛非從人道做起,亦難登上天道。  

所以修行首先要修好作人,惟做人成功了,即使不修仙或佛亦自然而成。有些宗教門戶,認為自己所拜、所皈依的是上界的大神,己身已經比任何神大了,再不必拜下界神,而在其他神前可以揚揚自大,這種修行者雖然也是宗教中的一分子,惟所謂「吃素唸經千萬萬,成神成佛或證道者惟幾人。不經為人,一步登天難也。」  

自古為神為佛,皆是在生時為地方、為國家儲成功德,受到人們的敬仰,死後再經人祀以禮拜,後來又經歷代皇帝之追封,才稱神稱佛,否則百代以後也沒有人知道祂是誰。所以信仰宗教,拜神拜佛,先要學習神德以作人,將自己修好為一個真正的人。所謂「聖靈在吾心,吾心則神。」其實人本來就是神,所以「心」才是奉祀神明最好的地方,凡事必先通過自己的「心」,始有資格去問神見神,否則,神即不知你是誰。  

   如何提昇道教的層次?過去道教始終不被認為是具有哲學性的宗教,因為道教太偏重於巫術的符咒與齋醮科儀,談不上任何哲學思辨,只是一種低俗的民間信仰而已;「鸞堂扶鸞」其始原係道教一門,混淆於其中,便同樣被認為是與道教巫一般之世俗迷信。  

  其實「扶鸞」有別於一般道教的作法,非強調美色與音技,而完全是以詩書禮樂文章為勸世之工作,好比一間私塾學校,教人教世完全是以哲學傳統倫理道德為出發點,則黃老、孔子之學,與揭發宇宙之神祕、萬有之生化,和星辰轉移、日月盈昃,及物理化學之變化等,悉數教育眾生,而絕非是人們所說的世俗迷信。  

  譬如文化院教人「有理則神,無理則鬼」,並呼籲凡仙佛到壇,必定降身以人,與人溝通,使人們聽得懂仙佛之語等,絲毫不見迷信。而世界很多學者也已經能夠瞭解在「扶鸞」神文中有許多的道教真理,譬如道教探討宇宙的內在秩序,及萬事萬物的固有法則;誠如太一和道的內在原則,它是一種理性的學說,充分表現了道教原來的真面目,和道教的真精神。宇宙涵藏萬物法則、形而上問題,更可以從老子《道德經》中得到提示。故道教發展必須借重「扶鸞」的幫助共同闡揚,使廿一世紀成為道教的鼎盛時代。

文出:高雄文化院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7 13:5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