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0-6
- 最後登錄
- 2015-7-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1901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1993
- 相冊
- 3
- 日誌
- 45
狀態︰
離線
|
阿美族的文化
阿美族的神話欣賞
神話故事、傳說故事、部落故事、寓言故事、笑話故事等並稱原住民族口傳文學中的五大故事,且蘊藏極其豐富。
神話主要反映的是族人和神的關係的想法,是關於「神」的故事。阿美族重要的神話故事有:阿美族的起源、祭儀的由來、戰勝惡魔等。
一. 阿美族的起源
世界各地的原始人類都有對「人是怎麼來的?」這個大題目的思考,阿美族的先祖對這個問題也進行了探索。
在花蓮縣吉安鄉東昌村流傳的「阿美先祖飄流到台灣的傳說」中說:一次大水淹沒大地,只剩一對兄妹跳入獨木舟才僥倖存活,並漂流到一座孤島,長大後彼此成親而繁衍了阿美族。至今阿美族各部落還知道他們祖先在台灣登陸的地點叫cilagasan(吉拉阿善),花蓮縣光復地區至今立有紀念先祖登台之碑,而花蓮縣東昌村還保存有當年先祖飄流海上的獨木舟,足見原住民族神話的魅力至今仍鉅。
.
二. 祭儀的由來
在阿美族的生活中有許多祭儀,這些祭儀是怎麼來的?無人知曉,然而在原住民族的口傳文學中,您卻可以找到很美麗的傳說。如台東縣三仙台一帶流傳的「祭儀的創始人-----Lisin(李信)」的神話故事,則解釋了阿美族為什麼出海前要舉行海祭?並解釋了阿美族人為何喜歡在家園大量種植檳榔、麵包樹、毛柿子、阿美龍眼、青蔥等的原因,還解釋了阿美族為什麼是母系社會等。
李信在阿美語辭彙裡代表著「祭典」、「信仰」、「女神」等多種意義,凡七、月出生的小孩多取名為Lisin(李信)。
.
三. 戰勝惡魔
「阿里卡該(alikakay)」是阿美族各部落間最為人津津樂道、流傳最廣,也是最古老的神話故事之一。除了阿美先祖因洪水漂流到台灣的故事,就是阿美族人浴血抵抗阿里卡該的故事了。
前者成為阿美族人埋藏、祭祀以及種植的習俗;後者則是捕魚祭(海祭)和彌李信(豐年祭)的由來。尤其是阿里卡該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故事說一支強大的魔鬼族群,出現在阿美族鄰疆,不斷侵擾阿美族,使之面臨滅族的危機,阿美族人在聯合大頭目的領導下經過石攻、箭攻、火攻、肉搏戰等四次浴血奮戰均告失敗,傷亡慘重,最後在海神指點下,改用「布絨」(porung,蘆葦捲成如箭狀,)*強大的魔鬼族才自動前來跪下並從太平洋上凌空而過,從此消失。這段阿美族人浴血奮戰的事蹟代代相傳,後來演變成阿美族人兩項重要習俗:一是6月的「海祭」,一是割稻後的「豐年祭」,而年齡階級的戰前緊張訓練:長跑、短跑、撐竿跳遠、射箭、刀術、摔角、用彈力弓石卵擲準,一人拔河、負重比賽等競技項目則一直延續下來,故事中的一些用語則成了後來的成語。
阿美族的建築欣賞
阿美族的居住地多位於台東、花蓮的濱海小鎮或臨溪的縱谷台地。以漁獵、農耕為生活方式,是集居式的村落,村落的界線分明。
為了防禦上的需要,在部落四周圍籬及深約1.5公尺左右的戰壕或深坑。每一戶的房舍四周均種植檳榔。村落裡比較顯著的建築為頭目或祭司的家。這兩種建築比一般住家來得大,而且有特別的裝飾,如太巴塱祭司的家,就有許多浮雕式的雕刻主柱或主樑;題材為祖先像、動物、人物舞蹈圓形及幾何圖形。頭目家則大多裝飾有獸骨。
房舍的建築以竹、藤、茅草、木料為建材。竹子為牆,茅草覆頂。
住家的地面多為泥土地,在地上架竹床或藤床,屋內有一火灶為煮食之用。在花蓮一帶的室內並不隔間。而台東一帶的住家如馬蘭則較隱密性,以竹牆作寢室的隔間。有些住家有前薝,可供避雨及放置農具,亦可放一張竹床,作為炎炎夏日的休憩之所。一張休憩的竹床是阿美族住家的特色之一,也可作為族人聊天、小聚的場所。
另一項具有特色的建築為男子集會所。早期原住民族聚落的社區意識很強,整個部落就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大家互助、互諒,也共同維持部落的安全。為了防禦上的考量及軍事上的需要,未婚的青年集體夜宿於男子集會所,男孩子在此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
集會所以竹子為主,主要分為火塘及竹床兩部分,有些集會所也有一些長條的木凳在火塘或屋內的四周。集會所只准男子進入,女子不得靠近。
阿美族傳統的建築已經隨著時代的演變漸漸消失,目前只有少部分的部落尚保有傳統的男子集會所的竹屋建築。許多住家已改為鋼筋水泥式的樓房,集會所則變成社區多功能的活動中心。偶爾從東海岸走過,位於田間的茅屋工寮,才能讓我們體會阿美族早期的建築藝術。
阿美族的服飾欣賞
早期阿美族的服飾可分為工作服與盛裝兩種形式。工作服是自己捻絲織成的苧麻衣服,多為白色或褐色。在日常生活或山上、田間工作時穿著。一般的阿美族婦女都會織布,只不過這項技術已經漸漸失傳了。盛裝的服飾多使用於重大慶典,如豐年祭。
自從與外界接觸以後,棉布(線)、毛線漸漸流入部落,紅色、黑色的棉布廣為族人使用,加上色彩繽紛的毛線、棉線,使單調的衣服有了生動的色彩與線條,這種表現方式多出現在單片裙的裙擺。而男女的衣飾,仍然保留了樸素的單色性格。這是日據時期的服飾狀況。
民國政府來到台灣以後,台灣本地(漢人)許多新的材質也漸漸進入部落,如有色的珠子、亮片、花邊……等,這些材料使阿美族的服飾看起來更花俏、亮麗,而族人也從黑色的主色轉變為紅色為主色的衣服。這也是一般在許多慶典的場合,大家可以看得到的服飾。
阿美族男用綴鈴腰帶
檳榔袋:
與女性之功用同,但有些地方形式稍異,有方形、倒三角型及半圓形兩種。
由於阿美族有男子年齡階級的制度,因此反映在服飾上,使每一個階級的服飾均不相同。在每一個豐年祭的場所,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分辨出來。
阿美族的野菜欣賞
阿美族人自喻是「吃草的民族」,所認識的野菜達二百多種之多,
所以才有「凡是阿美族經過的山,一定光禿禿」這則笑話的由來。
阿美族的神話故事裡有「海龜教導阿美族人吃野草」。
(詳見李來旺《阿美族神話故事》p:53)
阿美族野菜的功用:
1.餐桌的美食。
2.兒時的回憶,紀念的朋友和橋樑。
3.災荒的救命恩人。
4.藥用。
5.宗教祭儀之用/與神溝通的工具。
6.族群的辨別。
要認識一個民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飲食開始。
一點也不錯。阿美族對動、植物特殊的分類、認識與利用,有著極珍貴的學術價值。
阿美族野菜的藥理分析
1.TATOKEM
漢名:龍葵、少花龍葵、七粒扣、白花菜、烏疔草、五宅茄(茄科)
學名:Solanum nigrum L. / Solanum photeinocarpum Nakamet Odash
傳統食法:
煮湯、炒食。
中醫功用:
微苦、寒。清熱利濕、消腫解毒。治痢疾、高血
壓、黃疸、糖尿病、白帶、疔瘡癤腫,外用。
方選:
(1)痢疾:鮮龍葵 30g 水煎,飯前服,日服兩次。
(2)高血壓:
(3)黃疸:
(4)扁朓體炎:
(5)婦女白帶、男子淋濁:
(6)療瘡癤腫:
2.PAPECU,EN/馬蘭: TAPUNGPUAY
漢名:苦蘵、燈籠草、燈籠泡、響鈴草、綠燈(茄科)
學名:Physalis angulata Linn
傳統食法:煮湯、炒食。
中醫功用:苦、寒。清熱解毒、袪痰利濕。治痢疾、肺膿腫、胸膜炎、高血壓、糖尿病、腸炎、急性腎盂腎炎、白帶、淋症、急性扁桃體炎、乳腺炎、睪丸炎、疔瘡癰腫,外用。
方選:
(1) 痢疾:
(2) 肺膿腫:
(3) 淋症:
(4) 睪丸炎:
(5) 白帶:
(6) 急性扁桃體炎:
(7) 癰腫:
3.KAPACIKAY/KARIPODOT(花蓮)
漢名:咸豐草、三葉鬼針草、金盞銀盤、盲腸草、一包針、黃花母(菊科)
學名:Physalis angulata Linn
傳統食法:煮湯、炒食。
中醫功用:苦、寒。清熱解毒、袪痰利濕。治痢疾、肺膿腫、胸膜炎、高血壓、糖尿病、腸炎、急性腎盂腎炎、白帶、淋症、急性扁桃體炎、乳腺
炎、睪丸炎、疔瘡癰腫,外用。
方選:
(1) 痢疾:
(2) 肺膿腫:
(3) 淋症:
(4) 睪丸炎:
(5) 白帶:
(6) 急性扁桃體炎:
(7) 癰腫:
阿美族的美食欣賞
Sirao ato rukot 眾山拱豬
阿美族美食有醃豬肉的傳統, 配上毫無污染的山蘇,
品來倍覺山的偉大與豪邁,故此道菜命名為 “眾山拱豬”
海鮮威而鋼---蒜茸焗海膽
海膽卵巢味道鮮美,常是昂貴的佳餚。海膽又稱為「亞里斯多德氏提燈」。由於海膽蛋白質、荷爾蒙含量,在各種海鮮中成分很高,被老饕公認在「催情指數」名列前茅,視為海鮮中的「威而鋼」。
Tatokeg ato futing 魚游龍葵
龍葵又稱 “烏甜仔菜” 有清涼, 敗火, 降血壓的功效。
歷來是阿美族最受歡迎的傳統野菜,開始微苦,
後來則會轉甜,大口咀嚼後吞飯亦覺口角流甘,
再配上鈣質豐富的小魚乾,強身健體族內無人不稱讚!
Turon 阿美杜倫
無與倫比的阿美族杜倫,不但是族人日常的主食,
更是祭祀祖靈的聖品。
因此說是神人共愛的美食,有白糯米,紅糯米及糯小米三個品種,構成紅黃白三色。
雖然紅糯米產量不高,由於是祖靈的最愛,因此,至今仍綿延不絕,是阿美族中美食的珍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