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7-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8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75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宋代皇室齋醮活動的盛行,與道士張守真「降神」事件頗有關係。據《宋史》〉《續資治通鑒長編》、《談苑》、《湘山野錄》等載,宋太祖趙匡胤病,召張守真入宮,命內侍王繼恩在建隆觀設黃籙醮,令張守真降神。神女降言:「天上宮闕已成,玉巢開。晉王有仁心。」張守真將天神真言稟告太祖,當晚,趙匡胤召見晉王趙光義,以國家社稷相托。宋太宗嗣位後,不久即召張守真作延祚保生壇,降說天命的黑殺神,亦被封為翊聖將軍,宋真宗時加號為翊聖保德真君,成為宋代頗受崇祀的道教尊神。
宋代文士王欽薦奉敕撰《翊聖保德真君傳》,稱翊聖保德真君降世,教張守真結壇之法,使為宋王齋醮祈福。所傳九種結壇法,分為上中下三等。
上三壇為國家設。其上稱順天興國壇,設3600星位,為普天大醮;其中稱延祚保生壇,設2400星位,為周天大醮;其下稱祈谷福時壇,設1200星位,為羅天大醮。
中三壇為臣寮設。其上稱黃籙延壽壇,設640星位;其中稱黃籙臻慶壇,設490星位;其下稱黃籙去邪壇,設360星位。
下三壇為士庶設。其上稱續命壇,設240星位;其中稱集福壇,設120星位;其下稱卻災壇,設81星位。
此三等九級壇法,所用法物儀範各有等級差別。《翊聖保德真君傳》的記載,反映出宋代齋醮已有三等九級壇法的事實,而其中有些壇法,如周天大醮,羅天大醮,唐代已經舉行。
宋初最大齋醮活動,是張守真在瓊林苑作周天大醮。醮壇上,黑殺神又降格言,宋太宗命緘藏格言於內殿。此後,宋太宗敕建上清太平宮,命選擇道士住宮焚修,每歲三元及誕節,皇帝本命日,遣中使致醮。祀神之夕,太宗遙望禮拜。歲遇水旱,國有大事,都舉行齋醮禱請。
宋太宗以五福太一,天之貴神,敕命在京師東南蘇村修太一宮。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太一宮落成,翌年,太宗親祀太一宮,撰《祭告太一宮詞》。 宋真宗即位時期,皇室齋醮活動更盛。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敕於京城乾地建玉清昭應宮,以供皇室齋醮。玉清昭應宮日役工三、四萬,歷時七年建成。50多所宮殿門名,皆真宗御制賜名,親書填金。宋田況《儒林公議》卷上讚玉清昭應宮說:
其宏大瑰麗,不可名擬。遠而望之,但見碧瓦凌空,聳耀京國。每曦光上浮,翠彩照射,則不可正視。
宋真宗還欽定天慶節,天貺節,天祺節,每逢三大節日,全國上下建醮祭禮,並令太常禮院詳定天慶道場齋醮儀式,頒行諸州。《宋史‧禮志》記載的奉禮天書、玉皇、聖祖之國家祭禮,都是建金籙道場,設羅天大醮。
由於宋王室熱衷齋醮,宋代文士多有為皇室齋醮撰寫供奉青詞者。如蘇軾撰青詞10首,王安石撰青詞26首,夏竦撰青詞27首,胡宿撰青詞125首,張孝祥撰青詞13首,洪適撰青詞42首,周必大撰青詞90首。胡宿是宋仁宗朝翰林學士,他所撰寫的青詞按道場分類有:祝聖壽道場青詞,祝聖壽金籙道場青詞,祝聖壽靈寶道場青詞,,皇帝生辰道場青詞,皇后生辰青詞,太一道場青詞,天慶節道場青詞,奏告天地社稷青詞,奏告太廟七室青詞,奏告在京諸神青詞,奏告南郊青詞,羅天大醮青詞,拜帝祈嗣迎祥青詞,催生道場青詞,迎福道場青詞,謝雪道場青詞、祈福青詞,奏告諸陵青詞、上元節道場青詞、先天節道場青詞、中元節道場青詞、奉安御容奏告青詞、上梁祭告青詞、立春青詞、太社青詞、罷散青詞等。從這些供奉青詞名目,亦可見宋王室齋醮之盛行。
宋室南渡,都城臨安又成為國家齋醮中心,每逢諸神誕辰,節日慶典,「諸宮道宇,俱設醮事,上祈國泰,下保民安」。11 南宋茅山醮壇,尤為宋室所重,節慶祈福道場,臨安和茅山,多同時舉醮,傳世供奉青詞,即可概見。
宋王室仍承唐制舉行投龍簡儀式,至宋仁宋時,曾令道錄院裁損投龍地點,保留20處。范鎮《東齋記事》卷一載保留的名山洞府是:河南府平陽洞、台州赤城山玉京洞、江寧府華陽洞、舒州潛山司真洞、杭州大滌洞、鼎州桃源洞、常州張公洞、南康軍廬山詠真洞、建州武夷山升真洞、潭州南嶽朱陵洞、江州馬當山上水府、太平州中水府、潤州金山下水府、杭州錢塘江水府、河南濟瀆北海水府、鳳翔府聖湫仙遊潭、河中府百丈泓龍潭、杭州天目山龍潭、華州車箱潭。但裁減的投龍洞府,有的不久又恢復。
據《道法會元》卷三記載,宋代國家投水簡的著名三水府是馬當山上水府福善安江王,採石山中水府順聖平江王,金山下水府昭信大江王。
宋王室還重視齋醮科儀的修訂。宋真宗令兩街道錄召集高道修齋醮科儀,由王欽若審定編成《羅天大醮儀》十卷。宋神宗命提舉中太一宮孫永監修刪潤齋醮科儀,熙寧六年(1073年),陳繹又奉旨編修《道場齋醮式》二十八卷。宋徽宗令每路選道士十人赴京城左右街道籙院講習科道聲讚規儀,並編成最早的齋醮音樂經韻譜集─《玉音法事》,又命道士林靈素修正一黃籙青醮科儀。大觀二年(1108年),宋徽宗詔以金籙靈寶道場儀範426部,降天下道觀,命守令選道士依法奉行。明朱國禎《涌幢小品》說宋世尤重科醮,「朝廷以至閭巷,所在盛行」。12 此語頗能概括宋代齋醮盛況。
文出:道教天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