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0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慶典] 元明道教齋醮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2-12 20:01:0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金元之際的全真道宗師,道法高妙,其為國主持的齋醮法事,鐫刻金石,名垂青史。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世宗召丘處機進京,命主持萬春節醮事。翌年,世宗又召王處一進京。王抵京時,世宗已死,繼位的章宗即命王處一設醮,為世宗求冥福、明昌元年(1190年)二月,章宗敕命王處一在京師十方大天長觀,為國設普天大醮七晝夜,章宗駕幸醮壇,行香祭祀,齋戒七日,並親書普天大醮青詞一通,《十方大天長觀普天大醮瑞應記》記其詞說:

嗣天子臣謹上啟三清四帝二后,伏以足應丕緒,仰戴慈闈,惟日奉承。方備九州之養,賴天孚佑;克開萬壽之祥。偶失時和,遽成微恙,爰款殊庭之邃,聿嚴秘醮之科。所冀孝誠,俯回真馭,垂至神而洞鑒,錫景命之延洪,嘉與群生,永依大庇,臣無任懇禱之至,謹詞。

  泰和元年(1201年)、三年(1203年),章宗兩召王處一在亳州太清宮舉行普天大醮,王處一是全真道祖師王重陽七大弟子中最著神異者,而普天大醮是齋醮儀式中壇位最高、規模最大者。

  金大安三年(1211年)冬十二月二十九日,金完顏永濟敕中都太極宮提點李大方,於崇慶(1212年)改元春上七日,在太極宮設羅天大醮三晝夜,皇帝御署青詞,遣官行禮載敕,高功捧玉簡金龍,遍詣名山大川,嶽瀆水府投送,為國祈恩,與民請福,願凶冠不生,甘霖時作。

  元代長春宮全真宗師,及太一道、玄教、正一道宗師,多奉敕為國舉行大型醮祭儀式。丘處機弟子李志常,兩奉朝命在長春宮建普天大醮、金籙大齋。

   元憲宗四年(1254年),憲宗命各方國齋醮,超升幽魂,特敕命全真掌教李志常主醮,作大濟度師,挑選全國高道,於春三月在長春宮設黃籙普天大醮3600分位,醮期七晝夜。憲宗親署密詞九通,玉簡三面、名卿士夫皆有讚詠,佳聲和氣,傾動京邑。 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年)冬,忽必烈詔長春宮設羅天清醮,全真掌教宋德方主持七晝夜醮儀。

  中統元年(1260年),太一道五祖李居壽奉世祖忽必烈之命,在本宮設黃籙靜醮,冥薦江淮戰役捐軀者。 元世祖中統五年(1264年),全真道真人張誠明,奉敕在長春宮設金籙周天大醮七晝夜,並赴濟瀆投龍簡。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遣中使持香幣,至江南龍虎山、閣皂山、茅山訪求高士,舉行齋醮。

   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玄教大宗師張留孫等,領天下道士千餘人,在長春宮建周天大醮七晝夜,薦科宣儀,禮於上真,並命集賢司直、奉訓大夫周應極,崇真萬壽宮提舉陳日新、乘傳封香,赴濟瀆投龍簡。

  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冬十月,玄教大宗師張留孫、全真掌教孫德彧受命在長春宮建金籙普天大醮九晝夜。醮後,中奉大夫李倜、太一崇玄體素演道真人蔡天祐、五福太一真人呂志彝、正一大道真人劉尚平、玄教嗣師真人夏文泳,率法師道士幾千人,在大都崇真萬壽宮建金籙周天大醮七晝夜,開赴濟瀆投龍簡。這是歷史上由正一道和太一道法師聯合主壇的盛大法會。

  泰定二年(1325年)二月,第39代天師張嗣成、全真掌教孫履道、玄教大宗師吳全節,率南北道士千人,在長春宮建黃籙普度大醮七日,出黃籙白簡萬通。元文士虞集撰《黃籙普度大醮功德碑》記此醮儀說:「赫赫洋洋,洞洞煌煌,一時盛典,蔑有加焉!」國家舉行黃籙大醮,歷史上並不多見,元統治者以武力征服中原,無數將士血染沙場,命歸黃泉,故建黃籙大醮以普度陣亡將士。

  明建國之初,太祖朱元璋即敕禮部定擬齋醮科儀格式,於洪武七年(1374年)頒行《大明御制玄教立成齋醮儀》。明代正一道貴盛,張天師受到明諸帝的重視,國家齋醮祭祀,多命龍虎山張天師主持。從洪武至永樂年間,第43代天師張宇初為國建玉籙大齋、薦揚玉籙大齋、延禧大齋,傳延禧法籙,禱雨,遣弟子分祭群嶽。第44代天師張宇清建金籙大齋、祈謝金籙大齋、玉籙大齋,祈謝大齋、普度醮、保安醮、金籙報恩延禧普度羅天大醮等,據《皇明恩命世錄》、《漢天師世家》、《大嶽太和山志》、《徐仙真錄》、《龍虎山志》、《明季北略》、《崇禎實錄》、《淡然軒集》等書記載統計,明代張天師共為國齋醮84次。

  明成祖永樂五年(1408年),張宇初在朝天宮舉行薦揚玉籙大齋,為剛死去的徐皇后超度,這次大齋長達百日,是歷史上所見時間最長的一次齋醮法會。

  永樂十七年(1419年),張宇清在福建洪恩靈濟宮建齋七日,集浙江、湖廣、江西、福建四處道士七千餘人參加齋會,創造了齋醮人數最多的歷史紀錄。次年所建的玉籙大齋,也有1800羽士的規模。

  明世宗嘉靖年間(1522-1566年),可謂是中國歷史上齋醮香火最旺的時代。嘉靖之初,世宗聽信太監之言,在乾清宮建醮,事無大小,系請於神,不驗則請之再三,有驗則行大醮以謝神佑,「不齋則醮,月無虛日」。15 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載:「每建金籙大醮壇,則上必日躬至焉。

  沈德符還記載世宗朝齋醮的費用,說每一舉醮,耗赤金數千兩,還不計其他費用。醮場的門壇匾對皆用金書,屑金為泥,僅此一項,即耗數十怨。明給事中鄭一鵬亦說:「一醮之費金錢萬餘,以月計之,不知幾萬。

  頻繁的齋醮,巨額的耗費,並未能順天興國,延祚保生。相反,明王朝日漸沒落,國運日趨衰頹。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月,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進逼北京、崇禎皇帝建羅天大醮49日,但仍未逃脫王朝覆沒,吊死景山的厄運。

文出:道教天地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31 20:0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