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7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住民文化] 魯凱族舞蹈 [複製連結]

Rank: 10Rank: 10Rank: 10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2-18 22:27:2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魯凱族舞蹈   


除了階級制度以及服飾之外,魯凱族人的舞蹈動作,也和排灣族有諸多類似的共同點,婚禮儀式中,少女們圍個圓圈唱歌跳舞,或是豐收祭典儀式、年長男子跳的狩獵舞,個性開朗的魯凱族人,個個都是歌舞高手。(下圖:祭舞是集體舞蹈,常以部落或祭團為單位,男女都參加合舞)
 
  
  魯凱族下三社群的舞蹈,由原始性的生活舞蹈,演進成風俗性過渡的舞蹈形式,依其神話傳說、宗教信仰、經濟生活、靈蛇的圖騰崇拜,顯現族群精神與形式結構,表現舞蹈文化活動的形象特徵,是自然性的、寫實性的,呈現象徵性、樣式化的魯凱舞蹈文化。下三社群的舞蹈,以走步、踏、蹬、踏點、跳踏、跳擦、搖、滑、踏提、踮步、跳併步、涮、交躥跳步,以身體的屈、伸、俯、仰,振動雙臂,變化各種姿式,依不同之節奏與速度的調節,合於歌聲不同之族律涵義,組合成舞蹈,用於禔年、酬神,以舞蹈襄災,除崇、拔病、安鬼、溝通祖靈,或聯歡自娛。

  魯凱族喜慶歌舞大都在屋內或是庭院中舉行,歌舞大都是集體舞,這與勞動的集體性相聯繫。祭儀時跳的舞常以部落或祭團為單位,參加人數有數十人,甚至數百人,男女都參加合舞,祭典廣場上,全族歡騰群起高歌起舞。酒舞則是在室內或庭院內飲酒時的舞蹈。

  魯凱族一年之中,以狩獵及收穫祭為最重要的祭典。祭典活動大都以小米、芋頭等農作物的生長為依據,歌舞活動也以此為內涵,全社男女集合於會所廣場,分組排成圓圈,男女間雜,中舉烈火,跳躍歌舞。在獵人聚集的場合裡,有時興起時,會各自以獵物數量編成的歌,互相較量。舞後稍息即飲酒,通常能終宵達旦而無倦容。魯凱族的歌舞最常見「勇士舞」,只有有戰功或善獵的人才有資格成為勇士跳勇士舞,勇士舞是粗獷豪邁的舞蹈,最能表現出力與美的結合。通常在出征凱旋歸來的豐年舞會中,勇士要向族人報告獵得的獵物或人首,以取得族人的肯定。


魯凱族音樂

  排灣人、魯凱人和卑南人由於彼此通婚多,所以音樂曲調也頗為相似,尤其是排灣人和魯凱人,祭歌和俗謠的調式類似。魯凱人和北部排灣人的部分歌曲,都是用單調的低音長音伴唱(上一部獨唱,唱旋律部分)。魯凱地區和排灣地區主要流行帶持續音的合唱,有二部合唱、三部合唱,這種合唱形式的產生,與魯凱人喜歡的雙管鼻笛和雙管豎笛有密切關係。雙管中,一管有指孔奏旋律,一管無指孔奏持續音。單聲部以中部的悠長緩慢最富特點,這可和他們精湛的造型藝術媲美。魯凱族傳統歌謠與舞蹈,都表現著男女勤勉操持家務、敬天法祖、社會分工、男女嚴格的社會規範。

  魯凱族是天賦異稟的歌手,沒有樂器伴奏,單憑歌喉,以自然發聲來變化幾種不同的唱法,迴旋山谷。所唱的歌與生活、工作、祭儀相關,將生活藝術化,融入於旋律之中,舉手投足都充滿動感,在吟唱中表達不同的形態;而表現的歌詞是篇篇詩句、隱喻表達,變化萬千,此為最大特色。

  祭歌大部分是在室外集體舞蹈時合唱的歌曲;酒歌是在室內宴飲時唱的歌曲,作為一種助興,總是有宴必有歌。工作勞動曲往往與魯凱族的生產與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田間耕作時有鋤作歌、收穫歌、舂米時有杵歌,狩獵時有獵歌等。

  魯凱族人也有一些樂器,鼻笛為竹管製成,兩支十六厘米。單管竹笛綁得很緊即成雙管鼻笛。雙管鼻笛有三音孔和四音孔,用鼻息吹奏,發音微弱;音調雖低,但「高下清濁中節度」。有人說,鼻笛是惟一能發複音的樂器,有很美的和音。

  鼻哨做法和雙管鼻笛相同,據說,它的用處是作戰被圍時,可吹鼻哨以求救。直笛長約二十厘米,前面開四孔,背面開一孔。膜笛用一段嫩竹,保留竹節,削去皮肉,保留一層很薄的竹膜,然後在兩竹節處各鑽一孔,嘴唇置孔邊,將要唱的歌輕細唱出,由竹膜震動使音量擴大,變成響亮的音調傳出。

  魯凱族簧樂器只有口琴,但口琴的名稱很多,有五種之多。魯凱族由於社會祖織及生活方式的轉變,加上沒有文字及曲譜,歌舞有日漸式微的情形。
 
  詹忠義先生感於魯凱族歌曲優美、歌詞詩意文雅、童謠有趣、情歌含蓄,失傳非常可惜,決心使之薪傳,深入民間採集,費時兩年採錄整理出五十首傳統歌以及舞蹈,撰成《色彩繽紛的魯凱族傳統音樂》一書。每一類每一首歌,譜上曲譜與歌詞,並且有演唱與舞蹈的說明。並有系統將魯凱音樂,加以分類為五大類:  



儀式音樂
休閒音樂
情歌對唱音樂
婚禮音樂
童謠
  魯凱族傳統童謠不僅是魯凱族孩子們嬉耍的歌,也是藉以教導孩子們如何去做人、做事,以及如何面對愛情的最佳媒介,增進他們適應生活環境的能力。唱歌不純是娛樂,而是融於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片段:工作時唱歌、休閒時唱歌、悲傷時唱歌、喪禮時唱歌、祭典時唱歌、追求異性朋友時唱歌、談情說愛時唱歌、婚嫁要唱歌…只有睡著的時候不唱歌。這些童謠提供魯凱孩子們的樂趣與知識成長,使孩子們日後能適應生活環境,如此寓教育於歌唱,讓歌聲陪著孩子長大,與填鴨式、教條式的教育方法大異其趣。(下圖:以歌舞傳承文化、教育下一代)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草薰風 + 1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3 12:32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