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4-11-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894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4474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噶瑪蘭人的祖先約於十九世紀末之前定居於宜蘭平原,因雪山及中央山脈地勢的屏阻隔絕,在十九世紀漢人入墾宜蘭地區之前,一直可免於外界的侵擾,村落在全盛時期曾分佈於蘭陽溪北、溪南共有三十六至四十餘社,清代文獻多以「蛤仔難三十六社」稱呼當時遍佈在宜蘭平原上的噶瑪蘭村社。
花蓮縣豐濱鄉靜浦部落
十九世紀的宜蘭平原呈現了多族群共存的面貌。原來噶瑪蘭族及泰雅族各據平原及山地的態勢,因閩粵漳漢人及西部平埔族跨部落集團的入墾而逐漸改變。1796年(嘉慶元年)起,漢人逐漸入駐噶瑪蘭族與泰雅族之間的緩衝地帶,並將隘線逐漸推向山地;1804至1810年(嘉慶9年至15年間),以潘賢文為首的西部平埔族集團(巴宰族、巴布薩族、洪雅族、道卡斯族、拍瀑拉族)進入拓墾之時,曾為漢人帶來威脅,後來因無法受土地政策保護且遭漢人襲奪土地而逐漸轉為弱勢,到了同治、光緒年間,他們廢棄了原本的居地,向漢人借貸資金並與噶瑪蘭人共墾三星地區;而原本擁有廣大土地的噶瑪蘭人,在多數漢人強佔或騙取土地後,逐漸難以維生,部分族人遷往花東地區,餘存的噶瑪蘭人則或隱入漢族,或避退至偏僻之地,漢人成為宜蘭平原上的強勢族群(詹素娟、張素玢,2001;劉益昌、詹素娟,1996)。
文出: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