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9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80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名稱: 福祿壽三仙
來源: 台灣
材質: 紙
尺寸: 109 cm x 149 cm
年代: 清末
說明:
台灣民間重視神靈崇拜,對於神像形象的繪製與雕造特別重視,形成獨特的神像藝術。又,因行事的需要或供奉場所的不同,平面形式的神像掛軸在台灣亦廣為流行,通常採取繪畫或印版的製作方式,由民間藝師依照傳承圖稿繪畫,供信眾奉祀,或因壇場儀式的需要,由道士,法師自行繪製。福壽平安、喜慶吉祥是中國人永恆的追求與期望,反映在外的則是運用在各式各樣的吉祥圖文來呈現祈求現世生活幸福的願望。因而福、祿、壽三仙成為民間最受歡迎的吉祥神仙組合,源自於傳統的星宿崇拜,又稱福、祿、壽三星,明清時期已盛行於民間,各有其神話與歷史演變,常組合呈現,亦可單獨成為吉祥圖樣。三仙的典型形像為,中央為賜福天官─福神,頭戴官帽,身著官袍,手持如意;左為祿星,作文士扮相,手持書卷;右為壽星南極仙翁,廣額白鬚,手持拐杖與壽桃。由於民間認為天官賜福可帶來財富,所以福星或有手持元寶的造型;而祿星因「張仙送子」的傳說而有護佑幼兒的功能,亦有胸前懷抱或牽孩童的造型,而名稱上則有「壽子財」的別稱出現。福、祿、壽三仙的題材運用極為廣泛,除作為祭祀吉祥神的掛軸與塑像外,亦成為廟宇建築、雕刻、桌裙刺繡、金紙、印版等方面的主要題材。
文出:行政院文建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