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廟天壇(天公廟)為三級古蹟,《台灣通史》明文記載台南唯一主祀玉皇上帝的廟宇,更是民間傳說「台灣最早的天公廟有二間半」中唯一官民合建之首座壇廟,也是台灣唯一以牌位「玉皇上帝聖位」祭祀之神廟。
天壇廟址為明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十二月鄭成功驅逐荷人收復臺灣後,奉明正朔、築壇祭告天地之所,昔人遂稱此地為「天公埕」即今「臺灣首廟天壇」之前身。其後,每年玉皇上帝聖誕,皆設廠於埕西舉行祭典、露禱植福。
咸豐四年(西元一八五四年),原鄭成功郊天處在官署允諾下,由民間建壇崇奉玉皇上帝,稱「天公壇」,俗稱「天公廟」,主祀玉皇上帝聖牌,同祀福德正神與文武判神尊,道教神明體系中,玉皇上帝係統領天、明、幽三界,下轄百神,各安其職,是以備受民間信徒崇仰,其神格為最高,本壇也因此成為台南市地位最高、香火最盛的廟宇。
隔年,天公壇塑三清道祖、三官大帝、南北斗星君、普化天尊、 王靈天君、天醫真人、張天師、天上聖母、觀音佛祖、司命灶君、善才、月老、太陽星君、太陰星君、虎爺等神像。光緒廿年十二月,改廟名為「天壇」。
《 本帖最後由 49太歲 於 2010-12-20 20:02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