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6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族群介紹] 豐丘部落生活 [複製連結]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2-21 07:38: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豐丘部落生活


  
  豐丘位於陳有蘭溪河階地區,所以此地水源灌溉充足且土壤富涵養份,布農人剛遷居時的作物有小米、地瓜、玉米,而日本所推動的部落水田化政策,讓族人進入種植水稻的年代,由於日本人的族群隔離政策,漢人與原住民的接觸受到限制,所以二戰結束後才傳入經濟作物的栽種,漢人也開始遷往信義鄉各地(同富、神木為日本時代就建立的伐木聚落)。
  
 
  豐丘早年屬於明德村的一部份,而明德村是信義鄉的行政中心,因此外來人口大多聚居在明德村的街上,而豐丘部落則一直保持族人聚居的形態,鮮少有外人混居。而後因應外銷市場的作物需求,漢人陸續將相關作物引入本地,因此除了平坦的河階地區可使用,坡地也可以種植果樹等作物,土地的使用範圍雖然增加,但仍然以廣大平坦的河階地為主。

  經濟作物的種類受市場波動影響頗深,陸續經歷香蕉、青梅、檳榔、巨峰葡萄等階段,而外銷日本是最重要的出路,早期的香蕉、青梅因為外銷的關係,供給不足而價格昂貴,產地批發價格一斤都超過百元,因此農民收入相當豐厚,即使沒有土地也可以透過擔任雇工賺取薪資,但是隨著日本擴大進口對象,外銷市場逐漸受東南亞國家競爭而萎縮,經濟作物種類也隨著轉移。

  除了香蕉、青梅以外,豐丘還經歷過油桐、高山蔬菜、檳榔及葡萄等作物,至於高山茶的栽種多屬東埔地區,豐丘本地並沒有茶葉栽種,而真正能作為豐丘的代表性作物則是葡萄。豐丘葡萄屬巨峰品種,大約為1970年代由邱姓客籍農戶引入,因先天環境優越逐漸成為新興經濟作物,由於品質超越彰化地區受到盤商好評,反而在一般消費者的宣傳上不夠重視,因此近年已經針對此點進行加強,而巨峰葡萄的栽種為部落主要生計來源,讓部落青年在地就業發展的比例維持在六、七成。
 
  賀伯風災、桃芝風災及921地震後,部落的危機意識增加,因此2002年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在此地成立豐丘部落教室,開設「葡萄研究班」開始,便決定要成立布農人的葡萄產銷班,讓原本各自經營的族人可以組織起來,2003年整合成立產銷班的養成班,2004年信義鄉果樹產銷第六班正式成立,為純粹在地的原住民所組成,並以布農語為主要學習語言,讓農戶學習品質進步快速。   2005年產銷班推出「布農TOYOkA」的自有品牌,並與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進行產業行銷推廣的合作,2006年產銷班及原促會開始規劃、試辦葡萄體驗活動,並於2007年開始辦理青輔會遊學台灣體驗活動,並到台北世貿三館及台中的合樸農學市集展售,同時也繼續開辦有機廚餘推肥及生產履歷製作課程,希望能繼續提昇葡萄的品質,並讓葡萄產業可以有更多元的發展。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草薰風 + 1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6 07:1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