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6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魯凱族古道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2-22 18:19:3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魯凱族古道有許多條,其中與好茶相關的古道中,這一條路線的歷史最為悠久,也利用的最久,同時,這條古道是好茶人與東部族群的聯姻道路,更是早期好茶 人與東部物質運輸與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由於古道穿越大武山的心臟地帶,自然也成為好茶人的獵場。最有意思的是,古道的最高點,正是好茶人的祖靈聖地、 信仰的中心點。換句話說,舊好茶的越嶺古道,是好茶人實質的生活世界與精神信仰的象徵世界兩者之間的聯絡路廊。  
    在大武山系和中央山脈南部陷落地段的越嶺道中,總共有七條古道(從北排到南):

         
第一條內本鹿越嶺道: 這是十九世紀台東布農族郡社群(施武郡群)沿鹿野溪上游向東越過內本鹿山、出雲山,再沿馬里山溪(濁口溪上游)向高雄縣擴散的路廊,日治時期(昭和十年)拓建為內本鹿越嶺道。
第二條是越嶺路線: 大鬼湖、遙拜山、拜燦山和巴巴奈藩山一帶,是大武系統魯凱族人由東向西的越嶺路線,也是大武村人的狩獵路線。
第三條是知本越嶺道: 原是阿禮部落的狩獵貿易道路,日治末期拓建為知本越嶺道。
第四為舊好茶越嶺道: 由舊好茶越過茶埔岩山北稜鞍部而過。
第五為中排灣越嶺道: 由排灣族平和村、筏灣村、射鹿村、八歹恩部落等聯合使用,由北大武山支脈旗鹽山東北邊,沿北大武山二千二百公尺左右的等高線山腰,向西切上茶埔岩山南稜鞍部越嶺而過。
第六條係泰武越嶺道: 即現今北大武山登山路線,為排灣族瑪家村、泰武村、佳平村等共同使用,由日真山東邊,切上南北大武山之間的稜線,再由杷宇森山支稜,東下太麻里溪。
第七為崑崙坳古道: 係排灣族古樓社,來義社與東部排灣族聯絡道路,舊古樓的頭目家系之一曾經沿著這條路廊,遷徙至東部的達仁鄉土板村,而清代沈葆禎的「開山撫番」,所謂「南路」就是指崑崙坳古道,由南路海防兼理番同知袁聞拆機監督而成。

 
紅櫸木曾是英勇的魯凱族勇士將前來侵犯的敵人首級,懸掛示威的地方。在這裏可以眺望北大武山,一覽對面的筏灣等部落 順著隘寮南溪而下,屏東平原一覽無遺。 在好茶人的心目中,紅櫸木是舊好茶的門戶,更是對外爭戰,頭目召集勇士商討作戰方式的司令部。


    現今國民政府計畫沿著崑崙坳古道,開闢南橫快速道路,但因牽涉到自然保留區的法律限制,引起保育界的全力反對。 舊好茶越嶺道,是上述七條越嶺道中的第三條,恰好是中間路段,也是魯凱族與排灣族密切接觸的地區。往昔好茶人並不向西出隘寮南溪,以便和瑪家鄉的排灣族聯姻和貿易,反而捨近求遠,穿越困難險阻的大武山向東與台東的排灣族聯姻和貿易,原因何在? 答案恐怕是和這條越嶺道有關。古代好茶祖先在傳說中的雲豹帶領下,自東向西越嶺而來,剛好侵入當時瑪家鄉筏灣部落的地盤,雙方為了爭奪獵場及生存權,常發生雙方部落征戰。
    而在民國六十八年霧台鄉舊好茶遷村到新好茶,當時人口約一八0戶,九百餘人,其中約三十戶遷往台東金峰鄉的嘉蘭村(東部排灣族姻親部落),也是經由舊好茶越嶺古道。 其路線大約如下:Dolalokalo 新好茶→Palalivolo巴拉里屋魯→Kochapogan 舊好茶→Rumingan古好茶→Dulonbasan達龍巴散→Dalatokana達勒的卡呢 →Rumingan古好茶→ Papogale巴布卡勒→Domatitilomg 杜馬地地龍→Baluguan 聖地→Kaligufungan卡理古腹安→馬得卡得卡樂Matacatacala→紅櫸木Tebese→Tulhitulhiki舊斗里斗里社→舊比魯社 →Vulaolan比魯溫泉→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草薰風 + 1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7 07:33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