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0-6
 - 最後登錄
 - 2015-7-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1901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1968
 - 相冊
 - 3
 - 日誌
 - 45
  
 
 
 
     
 
 
 
 
 
 
 
 
 
 
 
 
 
 
 
狀態︰
 離線  
 
 | 
2000/3/22  台文社 Tâi-bûn-siä 
 
天黑黑,欲落雨,阿公仔舉鋤頭仔要掘芋  
 
掘啊掘,掘啊掘,掘著一尾漩鰡鼓,伊呀嘿都真正趣味    
 
阿公仔要煮鹹,阿媽仔要煮淡,兩人相打弄破鼎  
 
伊呀嘿都啷噹鏘噹嗆,哇哈哈 
 
Thi°-¬-¬,  beh lõh-h³, A-kong-á giãh ti-thâu beh kýt ¬,  
 
Kýt-a-kýt, Kýt-a-kýt,   kýt tiõh ch…t bóe soan liu k¯.  
 
I-ia-he-to  chin-chiá° chhù-b„.    
 
A-kong beh chú kiâm, A-má beh chú chiá°,  
 
N¤g-ê siu°-phah lòng-phòa-tiá°  
 
I-ia-he-to long-tong-chhit-tong-chhiang  
 
Oa-ha-ha  
歌詞解釋: 
 
由於台灣屬於四面環海的海島國家,下雨相當的頻繁,而且雨中情景 
 
格外的富有詩意,也是寫作時的最佳素材,而「天黑黑」就是這些描 
 
寫雨之旋律中,最歷久不衰,長久被人們所傳唱的名曲。 
 
   
 
我們一般認為「天黑黑」為台灣北部童謠,其發源地為細雨不斷的金 
 
瓜石,歌詞中述說著阿公阿媽為了泥鰍要煮鹹還是煮淡而吵的不可開 
 
交,甚至打破鍋鼎,這表達了農民豐富的想像力和樂觀逗趣的個性, 
 
其中我們哼唱的,是原系的旋律,加上鄉土民謠專家林福裕先生依據 
 
唸謠的語韻編寫而成,並由「幸福合唱團」首唱,也錄製成唱片,而 
 
流唱於民間。 
 
   
 
其實台灣本島以「天黑黑,欲落雨」作為開頭句子的歌謠分佈極廣, 
 
北、中、南部,台北地區、彰化、嘉南平原、高雄地區及屏東皆有之 
 
,所以其原始發源地並無法加以考證確定,隨著各地的習俗的相異, 
 
所衍生出來的唸謠內容也不盡相同,但可體會到「天黑黑」的素材來 
 
源,應是一種極為普遍的順口溜童謠,後來經過專家的整理後,成為 
 
令人喜愛的歌曲,加上許多演唱者的傳唱和媒體的傳播,十餘年來, 
 
天黑黑已經成為大家心目中的台灣民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