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8-11
 - 最後登錄
 - 2017-7-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648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7424
 - 相冊
 - 2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有唐山公,沒唐山媽。 
 早期從大陸移民來臺灣的,只有男性沒有女性,所以說祖先之中,有從唐山來的男人,沒有從唐山來的女人。 
  
飼子不論飯,飼父母就算頓。 
 父母養育子女從不計較,而子女奉養父母餐餐都很計較。 
  
查甫子得田園,查某子得嫁妝。 
 臺灣傳統的財產制度,兒子分不動產,女兒獲得的是嫁妝。 
  
在生沒人認,死後歸大陣。 
 家產豐厚,但父母年老時沒有子女願意去照顧他們;等到他們死後,子女們才紛紛回來分家產。 
  
在生一粒豆,恰贏死後拜豬頭。 
 父母在世時孝敬他們,比死後以豬頭祭拜還有意義。 
  
好子好七逃,歹子不如無。 
 養到好孩子令人欣慰,而養到壞的孩子不如不要生養。 
  
葉子沒挽不成欉,囝子沒摃不成人。 
 葉子如果沒有摘掉一些的話,就不能長成茂密的叢林;小孩子不打不成器。 
  
人牽不行,鬼牽溜溜走。 
 教好的偏偏不學,反而往壞的地方去。 
  
教會變,狗會夯葵扇。 
 如果教能使之改變,那麼狗也會拿扇子了。意謂再怎麼教,他(通常指孩子)還是不聽。 
  
頭代油鹽醬醋,第二代長衫拖土,第三代夯扁擔走路。 
 第一代辛勞刻苦,第二代有錢了,到了第三代由於不曾吃苦好逸惡勞,所以又落於貧窮了。 
  
三代累積,一代虧空。 
 累積了三代的財富,到第四代就揮霍一空了。 
  
十個查某九個嬲。 
 十個女人之中,有九個是水性楊花。 
  
大人生日吃肉,囝仔生日吃打。 
 大人生日可以吃肉,小孩生日要打才會聽話。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不了了。 
 親戚之間,第一代還很親;第二代就疏遠一點;到了第三代就有很多都不認識了。 
  
銅鑼恰打銅羅聲,後母恰好後母名。 
 銅鑼再怎麼打還是銅鑼的聲音,後母再怎麼做,名義上仍是後母。 
  
前人子,不敢吃後母奶。 
 前妻的子女,不敢吃後母的奶嘴。意謂怕被毒害 
  
有姑是姑丈,無姑野和尚。 
 有姑媽在的時候是姑丈,沒姑媽在時姑丈就像野和尚一般。表示親戚間的關係不太牢靠,基本上是建立在人的關係之上。 
  
甘願和窮人作伙行,不和皇帝做親戚。 
 寧可和窮人在一起,也不願和達官貴人做親戚。(恐有殺身之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