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4-23
- 最後登錄
- 2023-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4534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962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你要說這是為了即將來臨的 3D 狂潮預作準備也好,或說是為了回應某部已經將現有容量塞爆的超旺影片也罷,更或者其實只是藍光聯盟吃飽閒著預先擴增那個目前看起來...略嫌小家子氣( 只有 50GB )的容量,總之他們發表了全新的 BDXL 格式,讓一次寫入型碟片的容量提昇至 128GB,可重覆讀寫型的容量也同步擴增到 100GB 之多。
不過各位看到這個消息可別高興的太早,因為這樣的大容量只有新型的播放器才能享受的到,至於最多人使用的藍光播放器 – PS3,這回可就沒辦法靠更新韌體來支援新規格了,因為新規格的碟片至少有三至四層的讀取面,得靠更強的雷射光束才能穿透( 只是怪了,為什麼這邊可以用原讀寫頭呢? )。
除了容量倍增的 BDXL 規格外,藍光聯盟還另推出全新的混合型碟片 IH-BD。簡單來說 IH-BD 就是將一層唯讀層( 25GB )以及一層讀寫層( 25GB )放在同一光碟面,因此重要且不會異動的資料就可以寫在唯讀層,而使用者的個人資料或是客製化的設定就可以寫在同一面的可讀寫層。換句話說,以後遊戲的記錄就可以直接存在遊戲碟片上,就算更換主機也可以繼續從上次的進度繼續玩下去囉。
很多人還沒有嘗試過藍光燒錄樂趣,即便已經擁有
藍光燒錄設備,碟片該怎麼塞滿也很傷腦筋。不過在你想到妙計之前,藍光陣營可沒有打算讓你喘口氣,今年初訂定的BDXL,將當前最高50GB儲存容量,一舉提升到令人大呼很威的128GB。怎麼樣,怕了吧!
影音應用催生BDXL
對於電影工業來說,將特長影片壓製成藍光光碟時,必需在影像壓縮比、音效格式數量上做些權衡。像是提高影像壓縮比(相對就是畫質降低),拿掉LPCM、 Dolby TrueHD、DTS-HD Master Audio其中1~2項高解析音軌(消費者爽度降低了),導演所要呈現給觀眾的影音效果都會打折扣。
再加上近期超夯的3D影片,理論資料量是傳統影片的2倍,現有50GB藍光光碟根本容納不下,只得從影像編碼格動手腳,將容量壓縮至1.5倍大小。另外也不難發現,現在許多影片附加的幕後花絮,都是另外獨立壓制1片光碟,無法和主影片塞在一起。
基於這些理由就不難理解,BDA(Blu-ray Disc Association,藍光光碟聯盟)為何在藍光相關技術設備尚未大量普及前,急著在今年4月將BDXL(High Capacity Recordable and Rewritable Discs)規範拋出來。最高儲存容量達128GB的BDXL,高畫質影音內容記錄能力高達11小時,可望解決業界未來數年內的應用需求。
加2層容量多更多
BDXL 規範特點是將資料記錄儲存層,從初世代藍光的最多2層(Double Layer),提升到3層(Triple Layer)和4層(Quadruple Layer)。其中3層碟片最高儲存容量為100GB,每1層有33.4GB容量,BD-R類型碟片已經投入量產。至於高達128GB的4層碟片,每1層容量是略少的32GB,目前還處於實驗室研發階段,但是硬體方面(如燒錄器)已經將這項規格納入支援。
另外需要特別留意到的是,只有3層規範可同時提供BD-R(Recordable,一次寫入)和BD-RE(Re-Erasable可重覆讀寫)這2種碟片,4層就只有BD-R碟片能選擇,而且現階段並沒有製造成本稍低的LTH(Low to High,有機染料)類型碟片推出。也由於BDXL規範才剛起步,支援的硬體數量極微少數,所以預錄型光碟的ROM規範尚未出爐,短時間內還看不到影片廠商利用來推出影音光碟。
跨世代存在相容性問題
話說藍光技術推廣初期,BDA表示至少能夠提供8層資料記錄層,儲存容量將達到200GB(25GB x 8)。不過這項說法一直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因為BDXL碟片結構和BDA當年的文宣稍有出入,也不同於初世代產品。BDXL不單是總和儲存容量增加,單層也提高了大約28%至33%容量,在同樣資料儲存層面積下,要提升記錄容量,必需改變的就是Minimum Mark Length(最小標記長度)等條件。
Minimum Mark Length是指資料記錄坑槽長度,縮小長度代表同樣面積條件下,可以提供更多坑槽,增加資料儲存容量。初世代藍光規格都是0.149μm,而BDXL進一步發展到0.117μm和0.112μm,由於儲存密度提高了,自然能夠塞入更多資料。另一方面,BDXL資料記錄層堆疊間距也不盡相同,讀寫面的保護層維持100μm不變,但是各記錄層之間的距離,會隨著記錄層數量的增加而拉近。
正因為如此,初世代藍光硬體裝置的伺服晶片,乃至於 OPU(Optical Pick-Up Units,光學訊號拾取器)設計,理所當然的無法辨識BDXL碟片相容。畢竟光是多了2層資料記錄層,讀寫的雷射光功率需求不同這一點,就足以讓大家手上的燒錄器、錄放影機、播放器等硬體裝置,面對砍掉重練的命運,更遑論想要兼容結構更加複雜的BDXL了。
不打嘴砲買得到
BDXL 架構雖然和初世代藍光產品存在一些差異,但終究是基於先前技術延伸而來的產物,因此在BDA布規範之後,廠商能在最短時間內推出相對應產品。在燒錄空白碟片方面,Panasonic、Sharp以及TDK,早在7月就已經陸續投入量產BD-R TL碟片,不過目前市場價格高達3千多日圓,飄洋過海來台灣勢必更貴,並不亞於初世代碟片早年的價格。至於日本很熱門的錄放影機市場,Sharp在7月打響第一砲推出產品之後,Panasonic和Sony也相繼投入市場。
電腦相關產品部分,Pioneer 在10月底發表桌機半高型內接式燒錄器BDR-206MBK,這款產品同時間也供應給Buffalo掛牌成為BRXL-6FBS-BK和BRXL- 6U2(外接式機種),另外預計在明年第1季推出薄型機種,提供筆電系統廠商配置採用。至於軟體支援方面,訊連的威力酷燒7(燒錄)、威力導演9(影音剪輯),以及PowerDVD 10和Corel的WinDVD 10這2套影音播放軟體,都已經通過BDA認證,可以讀取甚至是燒錄BDXL碟片。
-------
BD播放器都還沒買
BDXL就出新規格了
這些規格的變化真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