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2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711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撒奇萊雅族的歌謠受到鄰近阿美族的影響甚大,以致一些撒奇萊雅族特有的歌謠已無法輕易區辨,必須藉由族人耆老的協助始能進一步指認。茲以撒奇萊雅族撒固兒部落(花蓮市國福部落)的豐年祭樂舞為例說明如下:
撒奇萊雅族撒固兒部落的豐年祭祭祀完後,緊接著就是年齡階級的malikuda舞蹈。撒固兒的年齡階級吟唱的歌曲旋律與舞蹈腳步,與其他北部阿美族特別是荳蘭部落的歌曲與舞蹈相雷同,但是仍有兩首歌曲與舞蹈是撒固兒特有,在別的阿美族地區未曾出現,而撒固兒的撒奇萊雅族人也經常向大家介紹這是撒奇萊雅族特有的,別的部落是找不到的,這兩首歌舞分別為「迎賓舞-階級勇士歌」以及「勇士打獵出發歌」,這兩首malikuda的歌曲,全部由襯詞所構成,字面上無法直接瞭解歌曲內容的意義。在舞蹈上則主要講求腳步的動作,特別是有許多高抬腳並向後踢以及跳躍屈膝等,這些舞步特質足可證明是屬男性舞蹈。這種歌曲可長可短,視領舞者的意識而定,有訓練年輕進階者的功能。也因為如此,撒固兒在參與對外演出,都會將此種舞蹈帶入表演內容裡。
文出: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