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2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711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排灣族的歌曲氣長、多轉音是其特色。排灣族歌謠中的歌詞大多屬於即興創作,其旋律較為固定,而套上即興創作的歌詞。團體歌唱時,以領唱及和腔的唱法最為普遍。傳統歌謠中除五年祭外,婚禮的歌謠佔最多數。婚禮當天,前半夜屬於未婚男女的歌舞會,後半夜屬於新娘家的聚會,其「祝福禮歌」令人感動,因為長輩們會用一整夜的合唱來祝福這一對新人。
排灣族人擅長以歌謠抒情,舉凡男女訴情、離別、緬懷故人等等情感,都透過排灣族人幽遠的歌聲與委婉的比喻表露無遺,膾炙人口的情歌Laisu即為一例。其中,婚禮歌謠佔了傳統歌謠的一大部分,特別當即將出嫁的新娘,感念與父母離別之情,而以哭泣的音調吟唱出心中的不捨,聽者無不動容。
排灣族歌唱形式大致有三種,一是兩部不和諧之異音唱法;二是具有持續低音之唱法;三是以一個主題作多種變化的變奏唱法。例如著名的「lumi之歌」。其中特色在於歌曲「滑音」之表現,此「滑音」所形成的裝飾效果,是強化感情表達之重要關鍵,換言之,越有豐富的感情,越能藉完美的滑音呈現內心的真實情緒。
排灣族是一個出產情歌最為豐富的民族。旋律一樣的歌謠,歌詞可以因人情感之抒發而有不同的內容,以即興、自由、隱喻的方式表達個人深沉的愛意。歌唱有獨唱、領唱與回應及合唱等方式。合唱中常出現二度、四度、八度及杜農唱法。
傳統排灣族音樂反映了族人生命禮俗、祭典儀式及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經驗。排灣族歌謠的歌詞大部落是即興的,但旋律有一定的形式,將歌詞套上原有旋律,唱時可依個人能力加上裝飾音。吟唱時,歌詞要典雅,語氣要謙卑,感情要不虛偽,並常以自然界的事物來比擬人的感情。團體歌唱時,仍以領唱與和腔的唱法最為普遍。一般有單音唱法,但「五年祭」的團體歌唱時會有頑固低音的複音唱法出現。結婚儀式中也有異音唱法的情形。排灣族音組織有兩種,未達八度的七音音階,與近似琉球音階(do、mi、fa、sol、la)。光復前排灣族的單管及雙管口笛、弓琴、口簧琴及單管及雙管鼻笛等樂器都非常豐富,目前仍有少數老人會吹奏。由於年青人對身文化的自覺,也越來越多人開始學習此樂器。排灣族的歌謠主要的特色是,唱者的節拍不太清晰固定。這與其語言有直接的關係。如果不懂其語言,光從音樂分析,是很難瞭解歌謠的內涵。
文出: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