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242|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殿堂分享] 初創於清乾隆28年之彰化元清觀[64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只要大家攏甲台灣米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2-31 21:57:4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彰化元清觀的歷史

 
泉州人信仰的元清觀,彰化人稱為天公壇


元清觀位於彰化市光華里民生路二百零七號,前臨民生路,右側緊接陳稜路,主祀玉皇大帝,又稱玉帝廟,俗稱天公壇,是台灣唯一以「觀」為名的寺廟。

元清觀創建於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年),彰化市的居民以漳州一帶的人為多,但是也有少數泉州人參雜其間,元清觀就是由泉州七縣的人仕所合資捐獻興建,泉州舊稱「溫陵」,因此在前殿上方懸有「溫陵福地」一匾(光復後所修),據《彰化縣志》記載,昔日元清觀前有戲台一座,每逢農曆正月初九玉皇聖誕,演戲酬神長達十餘日,婦女焚香不絕,觀者如堵。

 


彰化元清觀於嘉慶年間首度重修,清道光二十八年(西元1848年),山門及戲台因地震而損毀,同治五年,因建築物日益朽,由陳元吉等人發動募捐整修,直到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才全部完工,歷時長達二十多年,規模與今日相去不多,甲午戰後,日人治台,為拓寬道路,曾拆去元清觀右側約五分之一,使得建築失去完整與平衡,外牆內縮,大木結構裸露。



元清觀由來
何以廟名稱為「元清觀」,「元清」之元字,本作「玄」,清代因避康熙帝諱,改以「元」字替代,如「玄天上帝」有寫作「元天上帝」,即是一例,因此「元清」的本字,實當作「玄清」,玄清二字,均與天相關,「玄」,即眾所熟知的「天地玄黃」,典出《周易》坤:「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清」,則取《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典故。

 
正殿匾額「德界三尊」



元清觀的簡介
元清觀俗稱獄帝廟;緣於昔時謂玉帝為嶽帝之故。是台灣唯一以觀為名並供奉 玉皇大帝的寺廟。清乾隆二十八年(西元一七六三年)由福建省泉州府移名集資創建,故大門懸有〔溫暖福地〕之巨匾。清光緒年間大修,現存之元清觀代表清光緒年間之建築水準。此廟建築宏遠,前殿有八字牆,正殿重簷高大。前後共三殿,三川殿前左右出八字牆,後帶拜亭,正殿前亦置拜殿,殿宇高敞。

 
元清觀-玉皇大帝(舊照)


 
元清觀祝融後-玉皇大帝薰黑粉飾後照片


中央供奉玉皇大帝,配祀張天師及玄天上帝內懸〔溫陵福地〕、〔穹窿主宰〕、〔得一以清〕及〔德尊三界〕等古匾,後殿供奉觀音菩薩。元清觀在建築上許多特色,例如三川殿使用牌樓式重簷,斗拱使用象頭造形,廊牆施磚刻及交跤陶。而正殿之柱子排列由特殊,殿多出兩排柱子,以承受屋頂重量,使內部有如柱林。雕刻精巧,在藝術和規模上都值得稱道,是台灣地區磚木造宮殿式建築較美倫美奐者。又此廟古匾古碑頗多,深具文獻價值,其對聯文句之佳,為台灣地區廟宇之少見。



元清觀的建築之美
一、元清觀的配置格局
元清觀的建築是台灣地區以磚木造殿堂式建築,其建築規模為五開間三進的建築格局廟宇,坐西朝東略偏北;三川殿前兩側有八字牆,正殿重簷高大,前後共三殿,三川殿後帶拜亭,正殿前亦置拜殿,殿宇高敞。

 


元清觀的配置與傳統閩南式的廟宇非常接近。從前面開始看,它一定有個廟埕的廣場。我們知道:在雍正年間,彰化的縣城已經開發完成,元清觀是在乾隆年間興建的,當時位在整個彰化城的正中稍微偏東一點點,也算是位在城中心,因為是在城中心,受限於市街土地擁擠的結果,所以要蓋成面寬很寬的廟宇是不可能的,多採用狹長街屋式的平面。城市裡的廟宇,特別是在台灣,在聚落城市中的廟宇半半是面寬比較窄一點,然後進深比較長,我們稱之為「街屋式的廟宇」。因為街屋型廟宇的兩旁都是店屋,如果一座廟佔店面太寬,兩旁的店家是無法做生意的,除非,此廟是在街頭或是在街尾,離聚落比較遠的地方。像鹿港的龍山寺,位置是在街尾,所以可以蓋得比較寬;萬華龍山寺,位在聚落的外圍,也可以蓋的比較寬。因此,彰化元清觀基本上是「街屋式廟宇」格局的配置。

 


元清觀以中軸線為中心,左右對稱配置,各進面寬相同,三川殿面寬為五開間,其前後進依序為第一進的三川殿〈其後緊接著戲台〉、第二水的拜殿與主殿,及第三進的後殿,各進間都設置天井並以迴廊相連接,左右邊以牆廊圍成封閉的空間,構成封閉的三進二院式空間。

在三川殿明間後側連接的捲棚軒亭此亭有點「室內戲台」的味道。寺廟設置戲台可有寓教化於娛樂之中,依據《寺廟台帳》之記載,彰化元清觀原應有兩座戲台〈註〉,一座係正面對廟門口的戲台,在日治時期市街改正道路拓寬之故已被拆除,另一座應為設在內部的小戲台,即位於三川殿後的捲棚戲台,戲台兩側並與左右迴廊相連接,地坪高度相同,使我們進入三川殿後會感覺室內空間顯得非常寬敞。兩側的丙廊在一般傳統的廟宇,通常都是廂房,但因為受了「街屋式廟宇」格局的影響,故用「廊」來取代「廂房」。

 
元清觀大門全景


中庭進去後就是它的拜殿和正殿。在理論上,一般而言,拜殿與正殿是分開建造的,但為了增加整體的緊湊感,在台灣的廟宇裡,有很多就將拜殿和正殿連在一起建造的。前面是拜殿,後面緊跟著就是它的正殿了,以整體空間而言,可以拉長廟宇的深度及增加廟宇的陰暗感,這也是在空間上所達到的。

再往後走就是後面的埕和後殿。現在看整個元清觀的配置,從正殿、拜殿開始,斜斜的沿著陳稜路有切斜角的感覺,這是因在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導路拓寬拆除的結果。綜觀元清觀整體建築格局還算完整,各殿間主從空間秩序明顯,空間配置收放得宜,可見先人對空間佈局的用心。


二、元清觀的建築特色
元清觀在外觀上,中央三開間為歇山頂,兩側為斷檐,前殿後接戲台,為加角柱的捲棚歇山屋頂,其作法由角柱出挑四十五度的斗栱承插枋,再承簷椽;左右兩廂直接插入山門後坡之內,承廂房簷枋的一斗三升組,線條簡潔有力。拜殿由下金桁向兩側採四十五度插栱,向內分別作三層的出挑,看起來像外承飛簷桁,內承金桁,但實際並不密接,其裝飾性遠勝於結構意義。

正殿中木作較為單純,僅面向祭典空間的各立面雕飾繁瑣,尤以中央脊桁最甚,其它部分少有雕飾並施以咖啡色油漆。在台灣一般歇山作法裡為了整體比例的完好,往往把上層硬山部分面寬拉開,使得山花板無法跨在原有的柱列之下,反而落在次間的桁條之下,但是在元清觀卻在拉開的山花板下加了一排柱列,使得結構較為合理,但在正殿中卻出現了雙排柱列的特殊現象,使內部有如柱林。

後殿的部分,由於右側已被拆除,桁條只得架在新砌的牆上,而因後殿已屬次要空間,在各部分木作也精簡多了,在前廊部分出挑三個跨面並以暗厝作法與後殿主體建築相接,是比較特殊的地方。

整體而言,元清觀是由泉州的移民所建築的,自然就會請原鄉的匠師,用原鄉自己所熟悉的材料、手法建造。因此,元清觀是屬於較標準的泉州風格,我們可從中觀察幾個地方:

1.構材…它每個構材都比較纖細而且細膩些,不會太肥厚、粗壯。整體的比例,在木構架部分,是比較細膩的。

2.斗、栱…作法很細緻。特別是在斗的底部不做「斗底線」。在漳州和廣東的系統中,斗底是會出一條稜線的;而它的栱很喜歡出一種「葫蘆形」的栱,我們稱為「葫蘆栱」。

3.垂花—是在屋簷簷口會垂下一種類似蓮花、牡丹等形狀的東西。此種垂花有時匠師會稱為「吊筒」,這種「吊筒」在泉州地區,大概由於比較靠北,因此,垂花是「含苞待放型」的;但慢慢往南,到了漳州,它的花就會開一半了;再往南方、廣東一帶,廟宇的垂花就是呈現綻放狀態,甚至連花蕊都會吐蕊出來,實為一有趣的特徵。元清觀的吊筒,整體上來看是較纖細的,而整個爪子也是屬於「含苞式」的。比較細膩、纖細的,可以看出泉州匠師的表現及特色。

 

 

 




元清觀的裝飾藝術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在元清觀可以欣賞到非常精彩的裝飾藝術,有木雕、石雕、磚雕、泥塑、剪黏、交趾陶、彩繪等。一般而言,最華麗的裝飾都放在最明顯的地方,如:三川殿及廟宇中軸線的兩側。由中軸線的外側向裡看,它的裝飾等級是愈往內側愈簡單,三川殿的裝飾和後殿相比,可能就有天壤之別了,這是因為它特別注重門面和中軸線的關係。元清觀的裝飾藝術,最華麗的地方是它的三川殿,兩側並有八字牆,屬於很傳統的格局及有漂亮的建築比例之外,整個三川殿的正面和橫面都有著相當精美的木構架雕刻。

1.石雕
元清觀使用的石材大多為泉州的花崗石及青斗石,都是清代的原物,雕法比較古拙,以下分別來介紹:

 
元清觀門前石獅


〈1〉石獅及門枕石
在三川殿明間中門的兩側,有一對石雕的雄、雌獅子,雄獅抓有一個彩球及彩帶,雌獅腳底下則撫弄小獅整子,雄獅睜目張嘴露齒,雌獅露齒含唇,造型生動,比例優美。次梢間門旁兩側立有門枕石,材質是泉州花崗石採用「剔地起突」的淺雕作法,正面雕麒麟吉獸,兩旁則雕花鳥卷草紋,非常古拙。

〈2〉龍虎堵石雕
    在三川殿中門兩側裙堵的左側,雕有雙龍戲珠,右側雕有猛虎教子的石雕,都以泉州花崗石雕成的,線條渾厚生動,這些大概都是出自乾隆年間的手筆,保存非常良好,看得出相當的圓潤、樸拙,與光緒中葉以後,所使用本地的觀音山石做出的透空雕比較起來,更顯得它的質樸。

〈3〉雲龍螭陛(御路)
進入中庭後,可看到整個軒庭的木結構亦精彩無比。中庭有個「螭陛(御路)」,這是用等級很高的石頭「青斗石」所雕刻出的雲龍,色澤光亮且青中帶綠,也是乾隆年間的一個古物,整個造型非常的樸拙。

〈4〉龍柱
    正殿的龍柱是採用八角柱,盤龍的造型,這是嘉慶之後非常盛行的龍柱造型,因柱身顯現稜角,所以比清初的龍柱造形更為有力,龍尾在上,龍頭在下,龍首上昂,龍爪抓著龍珠,柱身並雕有八仙,下端安置在八角形的柱珠上,上端柱頭以典故題材雕成突出的柱頭,整體造形充滿變化,很有一柱擎天的氣勢。

〈5〉柱珠
在元清觀可看到很多不同形式的柱珠,有圓形、方形、及八角形,由於元清觀經過多次的整修,所留下不同時期的柱珠,依據各種不同風格及特徵的柱珠,我們可以推論出它的年代。在清初的柱珠造形及線條比較簡單,沒有腰身,僅在柱珠表面施以淺雕,以鼓形柱珠為主;到了清道光以後,造形漸趨於複雜,取而代之的是有腰身的形式,下部已明顯內縮作為底部,但仍保持簡潔的風格;直到清末,造形更趨複雜,柱珠已分為三段,下段為圓般基座,中段為內縮線腳,上段為圓鼓面,鼓面輪廓增加些曲線或施以淺雕,晚期還雕刻繁複的花鳥動物圖案。它的材料都採用泉州的花崗石,我們稱為「唐山石」或「泉州花岡石」。此處有「泉州花岡石」和「青斗石」混合使用的裝飾結構,感覺上可說是非常的活潑、有趣。

元清觀柱珠的形式有:

.四方形柱珠:在三川殿的前步口、前後迴廊、後殿前步口,青斗石的材質,它的作法還可細分為柱珠四面為圓鼓形及平面形,都是細雕的,線角腳收分非常明顯。

.圓形柱珠:三川殿的後步口、主殿、後殿等主空間都採用圓形柱珠,造型各不相同,材質為青斗石及泉州隴石等,圓形柱珠造形還分有蓮瓣形、圓豆形和鼓形等。

.多邊形柱珠:柱珠的形狀為八邊形,每一面都加以淺雕,底座雕有櫃台腳,位於三川殿梢間的後步口及主殿明次間的四點金柱。

.竹節珠:在三川殿內的竹節珠,材質是以泉州隴石雕成。三川殿前步口有方形附壁柱柱珠,有台腳,雕利非常精緻,迴廊有圓筒形附壁柱珠,材質都是以泉州隴石雕成的。

到了後殿的迴廊處,您會發現全省很少見的,就是在同一地方用不同形狀的柱子及柱珠來建置,其中更罕見的,有一柱子是用方形柱搭配圓形柱珠。



2.木雕

 
三川殿的透雕格扇


元清觀木雕是屬於泉州派風格,為考量構材的受力,於主要的垂直及水平方向的受力構材多不予施作雕刻,它的雕刻作法簡述如下:

三川殿因與人接觸最為頻繁,所以它的雕刻作法比較細緻繁多,尤其是在前步口的木雕更為全廟的精華,但其雕刻手法仍以「剔地起突」的淺雕為主,除了明間窗堵外並不施作透雕。主殿亦配合三川殿的雕刻手法,但束橢、看橢等則採用透雕的手法。

拜殿和正殿的木構架是很值得我們注意的。由於元清觀所拜祭的是「天公」,基本上等級非常之高,因此,屋頂是用「重簷歇山」的型式。重簷歇山的屋面:屋頂比較高,由於撐高了將近半殿,因此整個木構架系統用了較高超的技術,其中都用榫卯來接合。而屋頂的樑,一方面具有結構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有裝飾的作用,在正殿裡是相當突出漂亮又很出色的部份。



3.磚雕

 
門框及門額的磚雕


進入元清觀,在三川殿前步口看堵的裙堵,可以看到精彩的大型磚雕,另外在神龕座、門框等部位也可以欣賞到它的蹤跡。而在三川殿左右兩側牆堵的磚雕最為精彩,磚雕分為兩截,上截的磚雕比較大片,是將磚貼上後再雕刻,由於磚已經燒好了,再以雕刻,此種雕法稱為「窯後雕」,雕有雙獅戲球的題材。下截則有圓弧形的磚,此磚是在未燒成磚,還為土坏時,就進行雕刻,在燒製後就呈現出天然的弧度,此種雕法稱它為「窯前雕」作為邊框起伏線腳。其次,在元清觀舊有的圓拱門門框及門額邊框,也都運用精緻的磚雕,多以卷草、「棋琴書畫」、花鳥吉獸等吉祥物的題材為主。



4.交趾陶

 
三川殿左壁的麒麟交趾陶

在元清觀三川殿兩側牆堵就可以看到大幅的交趾陶壁堵,以麒麟及鳳凰圖案為主題,構圖及用色非常典雅,保存非常完整,是不可多得的交趾陶佳作。除外,在元清觀舊有的門扇框及門額的題字也是採用這種裝修作法。除此之外,在元清觀可看到許多泥塑的作品。在屋脊上的裝飾有很多泥的花樣在上頭,另外屋簷上,在屋脊燕尾的脊堵裡,有非常多的夔龍剪粘,特別是在垂脊上,可看到有人物的泥像,此泥塑不是特別的華麗細膩,但和整個廟宇古蹟的古樸風格相搭配,可說是相得益彰。



5.彩繪

 
三川殿左右門神彩繪


在元清觀的彩繪,部分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去注意、欣賞的。「彩繪」就像人身上所穿的衣服一樣,有著保護木頭及增加美觀的作用,這和衣服的作用是相同的。但是,彩繪由於無法長久的保存,因而常常需要重新油漆彩繪,目前的彩繪,多是在民國五十三年間、及民國七十四年整修時所彩繪的,目前元清觀彩繪色調大致有兩大方向,如三川殿、戲台、主殿及後殿等主要空間都施以彩繪,其餘如迴廊、附壁棟架等次要空間則只採單色油漆。在三川殿只有明間門扇可看到繪有道教常見的天將門神彩繪外,次梢間門扇都只有單色油漆。



起火原因
台灣二級古蹟彰化市元清觀95年四月9日深夜發生大火,正殿幾乎被燒毀,由於元清觀屬木造建築,大火快速延燒,木造屋頂不斷塌陷,消防隊員只能在外圍噴水,直到深夜近12時才撲滅火勢。但真正起火原因仍調查中。

 

 

 

 

 

 

 

 

 

 

 

 

 

 

 

 

 

 

 

 



新聞報導
元清觀遭火焚 .玉皇大帝有內情
 
台視新聞曾報導過在彰化市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國家二級古蹟元清觀,上個月突然發生大火燒毀了整棟的建築物,不過其中有一尊玉皇大帝神像卻逃過一劫只有輕微損傷,廟方在進行修復時赫然發現在神像裡頭居然還有一尊小型的玉皇大帝木雕神像嘖嘖稱奇。


打開正在修復的玉皇大帝背後這個板子,裡頭居然還有一尊小型的玉皇大帝,負責維修的神像師傅表示,在維修玉皇大帝時,發現神像背後鬆動一打開居然發像裡頭還有神像。

除了有這尊二百多年的神像外還有不少古錢等物,根據了解大神像裡頭有小神像,應該是早期先人來台時將小神像放在大神像裡一起佑信眾。

這樣重大的發現可是讓管理元清觀的彰化市公所是興奮不己,因為上個月一把火將二級古級元清觀燒毀大半,而供奉的玉皇大帝奇蹟似的只有少部份受損,如今再次發現有小尊神像在裡頭,對廟方而言是浴火重生的神蹟打算選擇良辰吉日再為這兩尊神像一起人火安座,期待能夠為元清觀帶來更多的信眾。

 


元清觀的文物

 


匾額、碑記與楹聯是古蹟寺廟中,很重要的文物之一,從它的內容、年代是我們判斷古蹟寺廟創建年代重要的線索,及可使我們研究其歷史背景、人文色彩、地理環境的發展管道,同時其更反映傳統寺廟與社會團體、信仰祭祀、宗教等活動之相互關係,它本身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一、匾額
在寺廟裏,仰頭常常會看到懸掛許多匾額,這些匾額大多是達官士紳或商會組織所敬獻的,內容以歌頌神明恩德為主,其中如獲皇帝御賜的匾額是最為珍貴的。在廟裏所看到匾額中,除了廟名匾額,其他的匾額都是以橫式居多,傾斜地懸掛在樑上或牆壁上。匾額都是木質的形式有素平底及淺雕底,素平底簡樸,淺雕底常以龍、蝙輻、雲紋、水浪紋等或在四周圍的邊框雕捲草、蟠龍,非常華麗,匾額上的字大都按金。安放匾額的二個座子固定在樑上,大都雕成小獅座或雕螭虎紋、如意紋等。彰化元清觀的匾額,比較樸素,但有的歷史也很悠久,值得好好的欣賞。


 
「溫陵福地」匾額


 
「得一以清」匾額


 
「德尊三界」匾額


1.在三川殿有
「溫陵福地」匾--彰化人士所獻
「得一以清」匾--咸豐九年(西元1859年)欽加巴圖魯鎮守福建臺澎水陸等地方掛印總鎮調署水師提督軍門 曾玉明立。
「德尊三界」匾--光緒癸未孟冬穀旦溫陵眾黎庶仝叩等匾。


 
「惟德是輔」「尊於無極」匾額


2.在主殿有
「萬物覆焉」匾--光緒癸未孟冬穀旦 溫凌炵黎庶仝叩
「尊于無極」匾--同治元年歲次壬戌上元穀旦 俸滿彰化縣知縣胡邦翰、韓琮仝立
「惟德是輔」匾--嘉慶戊寅孟秋月吉旦 特調台灣北路協鎮都督府明祥敬立。
「穹窿主宰」匾--乾隆貳拾柒年歲次壬午陽月穀旦 協鎮北路副總兵官軍功紀錄二次張世英敬立。
「無能名焉」匾--光緒拾壹年乙酉桂月吉旦 頭品頂戴統領中路各軍前水師提督溫州鎮總兵官撲勇巴圖魯 吳鴻源敬立。
「統宰萬物」匾--乙亥仲夏彰化縣長陳錫卿題。

 
「萬物覆焉」匾額


 
「統宰萬物」匾額



3.在觀音殿有
「海國同天」匾--乾隆歲次戊寅臘月穀旦 欽命鎮守福建臺澍水陸等處地方卦印總鎮馬龍圖立
「慈航慧照」匾--乾隆戊寅臘月溫陵眾董事立等匾。

 
「海國同天」匾額


 
「慈航慧照」匾額



二、碑記

   
 


碑文的內容大都記述建廟或重修經過及捐款記錄,材料以石碑最為常見,有立碑也有崁於牆內的石碑或木質碑。元清觀三川殿兩旁崁入於牆片的碑碣林立,刻畫著元清觀修建的廟史及捐款修建的善男信女名錄。


三、聯文

  


楹聯大部份都刻寫在門框及柱子上,內容主要歌頌奉祀的神祇,有些楹聯在上、下聯的首字會帶入廟名或主祀神的名字,楹聯的書寫,大都請當時知名的書法家以各種書體書寫,其藝術之美值得仔細欣賞。

1.在進入三川殿時可看到石柱對聯寫著「丙子孟冬之令 溫肅乘除推行盡利,陵崗頌祝愛戴無疆 首事西濱張昭彩叩謝」,「丙子孟冬之令 瀛島開基八卦山峰並峙,溫陵紀蹟百年廟宇重新首事藍翎同知銜陳元吉叩謝」,「丙子孟冬之令 極建其中用錫生靈歸福範,恩叨無外欽崇典禮答神光 藍翎五品銜廣東即用縣董事蔡德芳敬鐫」,「正位奠三垣紫宮大啟,中樞環四座華蓋遙臨 職員張仲山敬叩」等聯文。

2.在過廊的石柱可看到
(1)不可階而升也 因其材而篤焉 晉水教諭黏繼仕叩
(2)可以久則久 莫之為而為 武榮首事職員吳尚彬等仝叩
(3)日月星辰繫焉 江淮河漢是也 北斗生員陳作舟 謝為章等仝敬叩等聯等。

3.在主殿的柱子上可看到

(1)晉江翰林莊俊元手筆偏覆包涵不言德,長育生殖不言功,蒼霄馭聲臭胥融,屈問鄒談空測管;雨暘寒燠故以徵,怒渝旦明故以敬,黑頭蟲善淫輒報,聽卑視察在捫心。

(2)鄭士模「乾隆歲次甲寅民視民聽有餘慶,有餘殃,修悖惟憑眾志;曰旦曰明,無作威,無作福,勸懲不出帝心。」

(3)「居上界而覆群生座繞五靈開寶殿 朝太清而報元始嵩呼萬歲拜瓊旒」等聯文

4.在觀音殿的石柱上的聯文有「南海非遙洛水多寶筏,西天不遠玉峰是丹梯」的聯文。

  
  




元清觀主祀神明

 


元清觀裡所供奉的主祀神玉皇大帝,也就是俗稱的「天公」。由民間信仰構想出來的神明界君主體制,玉皇大帝是至高的神明,在世俗的心目中,以玉皇大帝的地位最高,統率眾天神,是宇宙萬物的主宰。古人認為「天」是宇宙萬物的主宰,也是萬物生長化育的本源,所以不可不敬天畏命,順天行道。為此將「天」具體神化,稱之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為萬物元始的至尊,故亦稱元始天尊,統轄人間,而且也統轄儒、道、釋三教和其他諸神仙,以及自然神和人格神(即天神、地祇、人鬼)。(註)姜義鎮《台灣的鄉土神明》(台北市:台原出版社1995 p20)

職掌
在民間傳說中,玉皇大帝除授命天子管理人間外,本身也統管儒、道、釋三教及其它神祇;並劃分職務和負責神明,控管宇宙萬物興衰福禍。

如:管理文書:文昌帝君。商業:關聖帝君。工業:巧聖先師。農業:神農大帝。司法:十殿閻王。而在地方管理上,另有城隍爺、土地公、地基主等。
含括上面所述,玉皇大帝地位之崇高,可謂之為身中尊者;故擁有廣大的信徒。


元清觀配祀神明

 
玄天上帝神像


 
張天師神像


1.正殿
(1)太上老君或稱李老君,為道教始祖老子,又稱道德天尊,又稱為無極老祖、三清道祖、無極至尊。泉州對道教的信仰非常興盛,泉州人建的元清觀對太上老君的信仰是很重視的。

(2)王母娘娘又稱瑤池金母或西王母、金母娘娘道教將王母娘娘列為七聖之一。

(3)張天師為玉皇大帝之左相,掌文班;又稱太師爺。

(4)玄天上帝俗稱上帝公或帝爺公,為玉皇大帝之左相,掌武班;腳踏龜蛇,右手執劍,左手執印訣,威靈顯赫。

(5)王天君即王靈官,又稱王恩主、轄落靈官、都糾察應化王,負鎮守山門之責。

(6)太子爺又稱中壇元帥、太子元帥,台灣民間尊奉其作為村中保護神。



2.觀音殿

   


(1) 觀世音菩薩

又稱觀音菩薩、觀音媽、慈航尊者等,普渡救人為志,為台灣民間最普遍的信仰神明之一。

(2) 太歲星君

為歲神,以六十甲子每歲輪值,掌理吉凶禍福,俗稱「值年太歲」或「歲君」。若生肖與值年太歲沖剋則需「安太歲」消災,可到寺廟拿取太歲符,安置於家中神桌上祈求平安。

(3) 十八羅漢

觀音殿內兩側供奉的十八羅漢神像即為布袋尊者、達摩尊者、志公尊者、降龍尊者、目蓮尊者、進花尊者、長眉尊者、開心尊者、伏虎尊者、進果尊者、飛鈸尊者、不求尊者、梁武尊者、獅子尊者、進燈尊者、進經尊者、洗耳尊者、進香尊者。



元清觀的祈安禮斗儀式

 


彰化元清觀奉祀的主神是玉皇大帝,神威顯赫,救世救民,非常靈驗,信徒所求都能如願,能保佑商業興旺繁榮和五穀豐收,生病的人祈禱也都能痊癒。因為彰化元清觀是道教廟宇,道教廟宇常有春、秋二季及由主神聖示而舉辦的祈安禮斗、消災解厄超渡功德法會。

祈安禮斗的意義如下:
1.拜斗是道教為人消災解厄、祈福延壽的至高科儀,稱為「朝元禮斗」。斗是人的本命元辰,參加拜斗是借由法會,由法師邀請眾神降臨,藉由神力相扶持,朝拜自己的本命元辰,能使本命元辰光彩,袪災趨福,延齡益壽。

2.拜斗禮成後,將此斗籤上書寫閤家姓名的禮斗,請回供奉或收藏,可謂神、人都光彩

斗燈首配件及其用途意義
斗燈首是齋祭中,不可缺少的器物,據信擺在法事祭場,經過祭拜過的斗燈首,法會後請回自宅家裡,可以驅凶避邪,並可使家庭平安團圓,使個人元辰光彩,光明普照賜福消災,萬事如意。以下將斗燈首中,容器物品,所代表之意義,逐一簡單說明:

1.燈火:代表北斗星君之斗火,日、月、星、三光普照。

2.白米:代表五穀豐收,生生不息之意義。

3.涼傘:是君臨天下,表示國君下察民意。

4.斗籤:是祈求個人之元辰光彩。

5.秤子:代表公平公道。

6.新劍:表示除魔滅邪,斬孽除妖精,保身康寧,護身保體之意思。

7.鏡子:表示家庭團圓,及照出妖魔鬼怪,速走他方之意。

8.新尺:是度人無量之意思。

9.剪刀:是表示剪邪立正,公正無私之意。




資料來源:彰化元清觀網站

《 本帖最後由 高梁58℃ 於 2011-6-4 08:36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堡主 + 12 + 8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

總評分: 威望 + 12  SOGO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12-31 22:47:33 |只看該作者
熏黑的神像粉飾後,
整個眼神和神韻都變了,
或是就是這個原因所以才招祝融,
改朝換代去了.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1-1-1 01:34:18 |只看該作者
介紹古蹟廟宇彰化元清觀的歷史,文物,建築,背景,神像,等等
介紹的非常之詳盡細膩可說是圖文並茂創作具佳
應該是在收集資料時相當的費時費力也努力簡介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7 21:0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