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76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特富野部落(Tufuya)位置在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8至12鄰),地理環境位於曾文溪上游。傳說中,鄒族的天神哈莫(Hamo),亦作人形,眼睛巨大,衣熊皮或紅袍,袍長至踵。天神降落玉山,搖落楓葉,創造鄒人祖先,逐漸繁衍形成各氏族與部落。後來,洪水為禍,大地成海,人們匆匆逃到玉山。洪水退了,天神用雙足在林間踩出腳印,族人隨之定居,特富野是第一個腳印。由於天神降臨玉山(或特富野部落),播植人種,其種由地中生長,成為今日人類的祖先。因此,「人」又稱由土地生長的人(la cmüfeü ta ceoa)。
阿里山鄒族傳統有大社hosa、小社lenohi`u的區別,特富野部落和達邦部落(Tapang)是阿里山鄒族目前僅存的兩大社。根據口傳記錄,特富野部落是梁氏族niahosa在久遠的年代所建立的,這段古史可以連結洪水故事。這個氏族的祖先由玉山走下來之後,到達今南投縣信義鄉和社溪上游一帶,後來一部分人翻越阿里山而到達此地建立部落。而後,高氏族、杜氏族、汪氏族也陸續加入部落,成為特富野部落的骨幹家族,而今在祭典儀式中都會不斷強調他們在部落中具有的特殊地位。譬如在Mayasvi祭典時,最前的當然是peongsi家族,其次就是這五家族的成員。收穫祭homeyaya時,也是以這幾個家族的祭粟倉emoo no peisia作為優先拜望的地點(原舞者,1993;邵碩芳,2008)。
文出: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