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7-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5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66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通往品味的路徑是一條煙霧迷漫的羊腸小道,多數時間我們純粹耽溺某種意象的追尋。啤酒是一種有趣的酒精性飲料,但總在不知不覺間,被貼上青春的標記,彷彿暢快的一飲而盡就能逃離現實的困境。從歷史角度觀看,啤酒自四千年前的埃及古文明延續至今,為全球最暢銷的酒精飲料。尤其對部分歐洲國家而言,啤酒毫簡直就像生活必需品。至於台灣對啤酒的印象,也已從早期的「乎乾啦」,開始演化出另一種品飲文化。
眾所周知的啤酒,主要囊括四種組成元素,麥芽、酵母、啤酒花與水;四種原料,無數種變因,甚至輔以各啤酒生產國所賴以為生的農作物,如米、玉米、各式水果等副原料,然而這些都只算是原料上的區隔與差異。
原料對於啤酒的影響,遠不及製程。所有酒類產品中,要論製程的複雜與差異化,沒有一樣比得過啤酒。啤酒在生產過程中,麥芽處理方式、發酵溫度高低、巴斯德殺菌法有無,每一個環節,都能高度影響到啤酒成品的視覺效果或口感表現。
舉例來說,麥芽如果經過燻烤,便會讓啤酒顏色加深,重度燻烤甚至可以讓啤酒變黑;而用較高的溫度發酵,可以得到較濃烈的口感,低溫發酵,可以讓酒性較趨溫和;使用巴斯德殺菌法,可以延長啤酒的保存期限,卻也會扼殺掉部份啤酒所應表現出之原味。
一分錢一分貨 一般與精緻的基本分野
目前國際酒市概將啤酒劃作六大主流,分別為Lager(拉格啤酒)、Porter(烈性黑啤酒)、Pilsner(皮爾森啤酒)、Ale(麥酒)、Stout(愛爾蘭黑啤酒)以及Bock(苦啤酒)。其中前三項屬低溫的底部發酵範疇,後三項為高溫的頂部發酵範疇。由於頂部發酵屬較傳統的工藝,比較耗費時間與原料,因此以此法所生產之啤酒,等級普遍高於底部發酵啤酒。
當今稱霸全球啤酒市場的啤酒類型,當屬「拉格啤酒」,只要是叫得出名號,諸如海尼根、百威、嘉士伯等暢銷全世界的啤酒產品,甚或是台灣啤酒,全都是「拉格啤酒」,這種啤酒是用最先進的製程所釀造,人工創造的低溫環境,大型的發酵槽與大型的儲存槽,讓這種啤酒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創造出最大的產量,加上「拉格啤酒」相較起其他類型啤酒,不只酒性較溫和,且口感較為淡雅,相當能符合廣大酒類消費者的需求,生產者愛做,加上消費者愛喝,也因此造就拉格啤酒成為啤酒市場的絕對主流。
基本上,在啤酒評論家的眼中,這種低成本的量產啤酒,雖然在全世界有廣大的簇擁者,但是評價往往都比不上其他類型的啤酒。然而因著產品售價之差異,以及酒評家所給予的評價高低,啤酒世界便被區隔出「一般啤酒」及「精緻啤酒」的分野,而低價的「拉格啤酒」,自是被歸類為一般啤酒的範疇,而稱得上是「精緻啤酒」的,往往都是非拉格啤酒。
要品質就沒銷量 精釀世界的無奈
精緻啤酒與一般啤酒的差異,往往是一飲比較之下立即可以感受,而精緻啤酒所能帶來的口感享受,絕對是高於一般啤酒。其實在我們的生活週遭中,有很多可以嘗試到精緻啤酒的機會,只不過是精緻啤酒的市場普及率不高,加上價格偏高,一般人縱有機會遇上,也鮮少有動力去用更高的花費來加以嘗試。因為在一般人的眼中,啤酒不過是用來狂歡暢飲用的酒精性飲料,跟品味根本扯不上邊,一個產品如果與品味脫了勾,就很難吸引人用更高的代價來加以體驗,這是現實且無奈的市場定律。
知名舞蹈家巴蘭欽說,「一朵花之所以美麗,並非它對人們講了一個美妙動聽故事,而僅僅是因它本身就是一種生命的呈現」。花朵的迷人在於實體視覺所揭露的美好,而精緻啤酒則是以喝下口的實際感受讓人沉迷其中。精緻啤酒之所以迷人,在於其蘊含著各國風土民情的微量差異性及釀酒者的精神。
葡萄酒與威士忌的愛好者,往往都會追求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這些酒類產品在風格上的差異,有些人鍾愛某產區的產品,有些人則是跟著釀造大師的腳步前進,就因為有著太多的話題可以討論,因此喝葡萄酒與威士忌,變成是一種彰顯品味區隔的象徵。而啤酒也可以因著越來越多人注意到精緻啤酒,進而創造出更多話題,期待有那麼一天,喝啤酒也可以變成一種有品味及表現個性的嗜好。
文出:文化生活藝術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