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7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住民文化] 噶瑪蘭族傳統歌舞組曲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8 01:42:3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噶瑪蘭族傳統歌舞組曲」是噶瑪蘭族人推廣其族群文化最大的利器。復名成功之前,噶瑪蘭族人憑靠這一套歌舞,到花蓮、宜蘭、臺北、臺中、南投、臺南、高雄、屏東…等縣市表演,它不僅為噶瑪蘭族人爭取到文化展示的空間,藉以宣稱噶瑪蘭族存在於臺灣社會的事實,同時也為他們贏得友誼與支持。

這套歌舞組曲的產生原是偶發事件。1987年,臺灣省立博物館為了展示在東海岸挖掘出的石棺,舉辦一個名為「豐濱之夜」的配合活動,花蓮新社為爭取表演機會,因而設計出有別於阿美族主流的歌舞表演(陳逸君,2005)。

「噶瑪蘭族傳統歌舞組曲」的主要架構來自於kisaiiz,是噶瑪蘭族女祭師(metiyu)為女性病人所舉行的傳統治病儀式。根據最年長metiyu的說法,這套表演模式跟kisaiiz的程序十分類似,由二位或數位metiyu在以酒敬請祖靈(sbau)降臨後,領導一群女子進行儀式,以唱歌跳舞的方式進行呼喚,儀式中的祭歌如下列所示:

◇神靈之歌(qumRas tu tazusa)。
◇取靈絲之歌(mara tu saray)。
◇作法(mpaak)。
◇病癒(mai ti mtaRaw)。
◇讚美神靈(muRbu tu tazasa)。
◇不會遺忘(mai qaRapungus)。
◇祭神靈之歌(paqann tu baqi)。
◇送神靈之歌(patanan tit u tazusa)。

由於每首祭歌詞曲簡單,可重複數遍來拉長表演時間,因此噶瑪蘭族人會視邀請單位的需求,以決定重複歌唱的次數,加長或縮短表演的時間。雖然這應該是傳統的祭儀,不是公開的表演,metiyu們仍以嚴肅的心情來引導,也會在表演之前以酒sbau,請求神靈的諒解(陳逸君,2005)。

「噶瑪蘭族傳統歌舞組曲」可說是噶瑪蘭族人的集體創作,而族人視之為正統的噶瑪蘭族傳統。當初為了「豐濱之夜」的表演,族人頻頻聚會,商討歌舞內容與服裝形制,其中有老人家及metiyu的記憶、日本時代的資料、早期文獻以及個人創作,經過數次的討論、協商、彩排之後,終於創作了這套為大家接受的表演形式。往後的表演,皆以此形式為基礎作增減。「噶瑪蘭族傳統歌舞組曲」原本都由婦女來表演,由於這公開展示缺少了男性角色,引起男性族人的躍躍欲試,因而增加或穿插青年人的狩獵儀式與迎請頭目的段落,以提供男性參與的機會,同時讓表演內容更加豐富、多元(陳逸君,2005)。

噶瑪蘭族人最初的想法只是為了贏得在首都表演的機會,不過,當時表演所帶來的衝擊,卻是遠超過他們所能想像的。藉由這一個公開表演活動,讓噶瑪蘭族人贏得的注目,刺激一些族人認真思考族群身分認同以及長久以來被族人忽略的傳統文化的重要性。這第一次的經驗,也成為噶瑪蘭族人日後創作其他的文化傳統、民俗歌曲、手工藝等等的原動力。

「噶瑪蘭族傳統歌舞組曲」的重要意義在於作為突顯「噶瑪蘭族群性」一個重要象徵。是一個媒介,作為傳達噶瑪蘭族人所欲表達的訊息,如「噶瑪蘭族文化的特殊性」、「噶瑪蘭族是活生生的一群人」、「噶瑪蘭族在主流漢人文化與現代化的壓力之下苟延殘存」、「噶瑪蘭族人為保存即將滅亡的傳統文化所做的努力」…等。

它同時也是一套教育範本,向族人及非族人介紹噶瑪蘭族重要的祭典儀式的形式與歌曲。由於邀約不斷,噶瑪蘭族人在臺灣各地各種場合進行這套文化表演,使得噶瑪蘭族在臺灣社會的能見度大為提高,而族群圖像與文化樣貌愈來愈清晰(陳逸君,2005)。

文出: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0 15:0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