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3-29
- 最後登錄
- 2021-9-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969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969
- 相冊
- 16
- 日誌
- 19
狀態︰
離線
|
茶的歷史源遠流長,可說是與中華民族同根生。隨著茶種的日益發現與製茶技術的日益創新,歷代的飲茶方法也跟著更新改良。
現在我們從文獻中得知,唐代以前的飲茶形式是「客來烹茶」,陸羽的茶經亦有晉人「煮茶粥」的記載,由此可推測唐代之前的飲茶方式是採用「烹煮」方式,且喜歡將茶與米粉或其他佐料同煮,調成糊狀一起飲用,以掩蓋茶的苦澀味。 至於唐宋的飲茶方式,陸羽的茶經則記載了「煮點法」這個飲茶過程。
唐宋的煮點法
唐煮
用鐵夾或竹筴從儲茶的育器中夾出團茶,放在微火上慢烘,直至火力透徹時茶身膨脹略呈彎曲狀即可。炙好的團茶立即放入紙囊中冷卻,以免茶香味散失。
團茶於紙囊中冷卻後,再用竹筴夾入磨臼中研磨磿碎,然後用拂末將茶粉掃入羅合中貯存備用,而較粗的茶屑則不用。
煮茶的茶具是風爐和釜。風爐多用銅、鐵製造,是通風起火之物,風爐內放置「墆土泉」及釜以作煮水之用,下放灰承以承火灰。起火後從水方中以水瓢瓢水入釜中煮開,煮茶的水以山泉為佳,江水次之,井水最下。
水分成「三沸」。有如魚目般的水泡從釜底上冒,微有響聲為第一沸,此時用鹽杓盛一杓鹽投入釜中;到釜邊水泡如泉湧般直往上衝時為就第二沸,隨即從釜中取出一瓢湯,用竹筷在沸水中心旋攪和,並將事先量好的茶末傾入湯中;稍候片刻,湯便如濤般滾翻,水花濺出,這情景為第三沸。此時則須將剛才第二沸時所取出的湯儘速傾入釜中,使水停止滾沸,以培育茶的精華。
茶煮好後,將茶分酌各茶中,而茶以越州窯的青磁最好,茶色白綠相映,非常可愛。茶分酌各時,茶的薄精華「沫」與厚精華「餑」要均勻的分配。趁茶還溫熱時趕快飲用,否則懸浮的熱茶精華在冷卻後便隨熱氣消散,飲後會消化不良。
唐人亦喜歡將、薑、橘皮等調味料添加茶中,唯這會令茶失真香。 至宋朝卻沒有這種習慣了,可能是由於茶的品質不斷改良及提高,令茶味愈來愈佳,亦可能由於宋朝流行「點茶」,以緻不需添佐料了。點茶法基本上是唐人飲茶方法的延伸,然較唐人進步,程序也較縮減,因隻需用開水沖調茶葉,而不是與水同煮,這可說是飲茶方法的一大改良革。
宋點
炙茶
茶餅放太久會使香味變陳,故先將茶餅放於清潔的容器中用熱水浸漬,以便將表面凝固的油膏刮除,再以鈴箝夾住,用微火炙乾。
碾茶
茶餅經過烘焙炙乾後,包上一張清潔無味的白紙,用銀製或鐵製的茶碾擊碎,碾茶的時間要短,動作則愈快愈好,如此才能使茶呈白色,若擱過久,茶色即呈昏暗。
羅茶
團茶雖經碾碎,然茶末並不十分勻細,得藉茶羅篩過細粉,淘汰粗茶屑,使勻細茶末能與湯完全融合,避免了粗茶屑沉澱在杯底。
候湯
以湯瓶盛水煮湯,用作點沖中的末茶,稱為「點茶」。湯瓶宜小不宜大,因小瓶候湯較易,點茶注湯時也較易控制出水量。「候湯」亦不易學,由於湯瓶口小,煮水時難以目測湯的滾沸程度,唯靠「聲辨」與「氣辨」辨別,這確是需要相當的經驗才可。
熁盞
點茶前先用火熁盞使溫熱,使茶末能夠完全融於湯中,避免了因冷而茶末與湯分離。茶以建安磁最好,它呈深青色且有兔毫般的紋路,身較厚,保溫效果佳。
點茶
溫過後,以鐵匙或銀匙量適量的茶末放入中,置茶量約一錢七分左右。置好茶即可點茶了,據大觀茶論記載,點茶有三種方法:
方法一
第一種是「靜面點」,方法是將茶放於中徐徐提瓶環繞緣注入熱湯,再以「筅」輕輕搖動,不使有茶末產生。
方法二
第二種是「一面點」,方法是置茶於中後,提瓶將熱水一口氣注入,隨手以「」用力攪拌,使茶泡漂浮。
方法三
第三種方法是先將中的茶粉調成糊狀,然後將熱湯環繞注入,不使湯與茶直接沾染,然後再加以攪拌,使茶湯均勻。這方法是三種方法中最好的點茶法。
唐宋的飲茶方式是「唐煮宋點」,兩者均以團茶研末為主。
但到了南宋末年,茶葉的製造已由原來的團茶改成了散茶。
元朝時又由「蒸菁法」改為「炒菁法」。
明朝時團茶大多已廢除,而以散茶為主,飲茶方法跟之前有很大分別,再加上製壺名家相繼出現,使得飲茶方法有較大的改革與創新,出現了「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三種方式,按季節之不同而轉用。
泡茶的方式延用至今已有六百年歷史了,至現在則以「下投法」最流行,且已無區分四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