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0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612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道家思想起始於春秋末期的老子,但先秦時期並沒有道家這一名稱。用“道家”一詞來概括由老子開創的這個學派是由漢初開始的。這時,道家也被稱為道德家。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曾寫過名為《論六家要旨》一文,把先秦學派概括為道德、儒、墨、名、法、陰陽六家,並闡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他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採,事少而功多。”漢初道家思想普遍流行,加之司馬談也是道家思想信徒,所以他給予了道家最高的評價。他指出道家兼有其他五家之長,同時避免了它們的短處。用來治國修身,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漢代淮南王因謀反而自殺,謀反者使用的理論武器是黃老之學,黃老之學的無為而治受到了嚴重挑戰,使道家思想逐漸走向沒落。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從此不再成為中國主流思想。之後道家思想滲透在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中,魏晉玄學是最明顯的復興思潮。
先秦各家內部,一般都可以區分出眾多派別,道家也不例外。東漢班固所作的《漢書‧藝文志》中,共列有道家著作37種,933篇,它們大多作於先秦時期。道家思想的主要流派有:老子、莊子、黃老學派,此外楊朱思潮可能影響了老子和莊子,同時又融會於兩者中。不同的學派之間思想重心也不同,或偏於治國,或偏於治身。司馬談所說道家,主要指黃老學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