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5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23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儒學是不是宗教或者有無宗教性的問題,顯然是一個現代視域中的問題,即在現代學科分化背景下提出來的問題。但是,討論這個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這個問題的解決,不僅關係到如何為儒學作一歷史定位,而且關係到如何理解儒學的內在精神並從中吸取有價值的精神資源。我曾經認為,儒學是人文主義宗教(這不是我首先提出來的),這種說法是不是如同“方的圓”一類的悖論?既是人文主義的,如何又是宗教?毫無疑問,人文主義是以人為主題的,是解決人的問題的,諸如人的本性、人生價值一類的問題;但是,儒家的人文主義除了具備這些一般性質之外,還有不同於西方人文主義的特點,這就是,儒家討論人的問題時,始終沒有脫離人與自然的關係(即“天人之際”)這一基本前提。這就是說,人是不能離開自然界而存在的,人的問題必須在人與自然界的關係中去解決,換言之,它要解決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及其使命的問題。
儒學有多層次的內容,而且是一個整體,但就哲學層面而言,它並不是認識論知識學的系統,不是將自然界視為物件去認識、去主宰,而是將自然界視為生命和價值的根源去理解、去對待,因而有很深的敬畏之心。這正是一種宗教情感。哲學與宗教是相通的。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儒學也可以說是一種自然宗教。實際上,人文主義宗教與自然宗教這兩種說法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從人的方面說,儒學所要解決的是人的本性及其自我超越、終極關切的問題;從自然方面說,儒學所要解決的是生命的來源以及終極實在一類的問題。
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離開另一個方面,二者都有某種宗教涵義,即對自然的崇敬與敬畏,不管這種敬畏之情是以何種方式表現出來的。提起對自然的崇敬,就容易想起以自然崇拜為特徵的薩滿教,似乎儒學也是這樣的原始宗教。其實,二者是有原則區別的。儒學作為人類文明社會的精神成果,早已超越了原始宗教而進入成熟的高級文明,即使是與原始宗教有某種連續性,但其根本內容則是著眼於人的自覺而不是原始崇拜。重視自然界的生命意義與原始的萬物有靈論是有原則區別的。儒學是農業文明(即前工業社會)的文化,因而反映了農業時代的生活經驗,包括人對自然界的某種依賴;但是,儒學的人文精神恰恰是提倡人的主體性,只是與西方不同,它不是提倡與自然界相對立的認識主體,而是提倡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德性主體,這樣的德性主體從根本上說是實踐的,不是純粹理性的。這一點正是值得我們重視的,不能認為它是前工業時代的文化就是毫無意義的。事情很可能恰恰相反,它為解決現代問題提供了最重要的價值資源。
關鍵的問題是,究竟如何理解和對待自然界?自然界與人類生命究竟有何關係?在這個問題上,儒學與西方哲學、文化有很大區別。西方哲學、文化特別是文藝復興以後的西方哲學、文化,將自然界視為無生命的、死亡了的自然,其主導觀點是機械論的、決定論的、還原論的,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只有人才是最優越的,最有價值的,自然界本身則是沒有價值的,如果有什麼價值的話,那就是對人類提供資源,供人類使用。因此,人才是自然界的主宰,自然界只能是被主宰、被統治的物件。從宗教的立場來看,上帝是超自然的創造者,而上帝創造人,就是為了統治和主宰自然。這就是所謂的“人類中心論”。
儒學則與此截然不同。儒學認為,自然界就是最高存在,在自然界之上沒有任何神靈,但自然界是有生命的,活生生的,自然界不斷“創造”(實際上是生成、生長,不是上帝式的創造)生命,而且它本身就是生命體。自然界在創造生命的過程中是有目的性的,即生命的創造是向著更加完善的目的發展的,人類生命就是這一目的的實現。正因為如此,自然界是有內在價值的,自然界的內在價值被稱之為“天德”,“天地之大德曰生”是也;白然界的目的性被稱之為“天地之心”,亦稱之為“天命”,“天地以生物為心”、“天命之謂性”是也。這並不是說,天地自然界真的像人一樣有個心,有感情有意志,可以發號施令。按照儒家所說,天地自然界只是“生生不息”,這就是天地之“心”,並不是真有一個心。這一過程是自然而然的,但又是有方向性的,是機械論、決定論、還原論無法解釋的。其最終目的就是善或至善。至善是人所嚮往的,也是人性所具有的。這就是儒家的自然目的性學說。但這並不是說,自然界沒有任何災害,也不是說,人沒有任何錯誤或挫折。
自然界的災害,正是目的性得以實現的條件,人的錯誤或挫折,正是善得以實現的條件。儒學不只是解釋自然界的生命現象,而是落在天人關係問題上。“天德”實現為人性,“天心”實現為人心,天地以生物為心,而所生之物,則以“天地生物之心以為心”,這就是不忍之心即人心。人心是有目的的,是有情感意志的,但人的目的從根本上說來源於天地之心,只是人心將其實現出來了。就其“天地以生物為心”而言,自然界是無心的;但就其人“以天地生物之心為心”而言,自然界又是有心的。這正是儒學“究天人之際”的實質所在。這個人心便構成儒學的核心價值,即仁。天地以“生”為心,人以“仁”為心,因此,人與自然界的關係是內在的,而不是外在的,自然界不只是認識的物件,而且是人類生命價值的宇宙論根源。
人要有明確的自覺意識:人的生命是自然界給予的,人的德性也是自然界賦予的。正因為如此,自然界是神聖的,不可褻瀆的,人要有報本之心,敬畏之情,決不可肆意要為。敬畏天命轉化為敬畏自然界賦予人的神聖使命,實行仁德,也就是實現內心的良知良心、道德情感、不忍之心等等。海德格爾說過:“神學能夠使那種包含于作為‘被賜予的’生存方式的信仰狀態中的嚴肅性進入良知之中。”(《路標》P64,商務印書館,2000年)海德格爾對神學、良知都有自己的解釋,這裏不去討論,但是這種理解方式是值得重視的,與儒學有某種相近之處。儒學並不是海德格爾所說的神學。按海德格爾所說,神學是一種“實證科學”。儒學雖不是神學,但是,儒學所理解的自然,確實具有神性或神聖性,而且是從終極存在的意義上理解的。這裏顯然有超越的意思。自然界有超越的精神層面,這是儒家所承認的,“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唯天之命,于穆不已”,就是指超越的精神層面而言的。但這是不是超自然的絕對實體呢?牟宗三先生就是持這種觀點的。
我們認為,這樣理解天、天道、天命、天德,是不符合儒學精神的。自然界有超越的精神層面,並不等於說,它就是超自然的絕對實體,當然更不是上帝。按照儒家對自然的理解,其超越層面正是在自然界的生命流行中存在的,精神是在物質自然中存在的;同樣地,自然界包涵著超越屋面,物質自然之中有精神因素。自然界是一生命整體,其中既有超越層面,又有物質層面。二者不是分離的,更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人也是一樣,身體與精神是統一的。這是儒學的一個基本信念,與西方的二元論完全不同。由此亦可以解釋,人對自然神聖性的信仰為什麼變成對自身仁性、良心的反省與驚覺,變成修養實踐。中國文化沒有原罪感、負罪感,但是中國人有“賞善罰惡”的觀念和信念,這與儒學有關。在儒學中,天雖然不是上帝,但賦予人以仁性、良知,因此人負有一種神聖的使命。人如果作出違背良知之事,就會受到譴責,首先是良心的譴責,心裏便“不安”,“不安”就是負疚感。不僅如此,良知雖然在每個人的心裏,但又是“人人共有之”,即具有共同性、普遍性,而且表現在每個人的行為中;如果自己的行為違背了良知,就會受到社會的譴責,“天下共誅之”,就要蒙受恥辱。羞惡之心就是指此而言的。如果連這點恥辱感也沒有,那就無所不用其極了,這樣的人,正如孟子所說,“無恥之恥,真無恥矣。”這種道德上的自我知覺(直覺),與敬天畏天的信念是有直接關係的,因為良知者,“天之所與我也”。
儒學的核心價值既是仁,就要在人的生活中踐行,這是人的生命情感的需要,也是天所賦予人的使命。人的最大的使命感就是實現仁德,合於天德。仁的本質是愛,是關懷,是尊重。人首先要自尊自愛,因為仁是我所具有的;其次是對他人的尊重與愛,這是一種社會關懷,為的是實現社會和諧,使人人各得其所;但是除此之外,人的關懷並沒有就此停住,人的使命還沒有最後完成。人要全部實現天賦德性,還必須關懷、尊重和愛護自然界的一切生命,甚至包括無生命的山河大地。因為山河大地是一切生命的基礎,既是自然界動植物賴以生長的基礎,也是人類得以生存的基礎。這是一種更加廣泛的宇宙關懷。
儒學的價值理念中便包涵著這層意思。這是一種深層的生態意識,雖然沒有現代科學知識的論證,但是對於生命的領悟卻是非常深刻的。“天地生物一般”,並無高下貴賤之分,各自都有其價值,生物也是有喜怒等情感的,只是人具有仁心仁性並能夠自覺其仁心仁性,因而負有尊重、愛護一切生命的神聖使命。這才是人之所以為“貴”者。人對自然界的敬畏最終落實到對自然界萬物的尊重、愛護和保護,以實現“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的境界為終極關懷,就是一種生態學意義上的宗教精神,也是儒學宗教性的實質所在。我們應當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儒學的宗教性。在今天人類無止境地、肆無忌憚地征服自然,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直接威脅到人類生存的危機時刻,重新理解儒學並吸收其精神價值是非常重要的。
來源:四川大學哲學所網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