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4-11-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232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17809
- 相冊
- 1
- 日誌
- 11
狀態︰
離線
|
諺語是指在群眾中間流傳的固定語句,用簡單通俗的話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被譽為『語言之花』、『智慧海洋的明珠』的諺語,除具有文字精練、形象生動、和諧押韻、琅琅上口的特點外,還具有較強的音樂性、口語性、知識性和實用性等特點。客家人的祖先從中原南遷而來,他們繼承了漢民族熱愛生活、堅毅向前、戰天鬥地的優秀傳統,在火辣辣的生活中,創造了不少的客家諺語。在浩如煙海的諺語中,客家諺語獨樹一幟。它帶著泥土的芳香,體現著客家人那種獨特的文化特徵,充分展示了客家人愛國愛鄉、報本尋根、自強不息、崇文重教的精神。
客家人因自身的顛沛流離,在時時為客、處處為客的窘境中,最為痛切地體驗到故土的可貴,因而與漢民族其他民系相比,愛國愛鄉情懷顯得特別強烈。在客家諺語中,反映客家人愛國愛鄉情懷的內容比比皆是:『一寸國土一寸金』、『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捨命才算真豪傑,愛國方成大丈夫』、『國強民也富,國破家也亡』、『盡忠報國,盡孝守家』、『家貧出孝子、國亂識忠臣』,這是對祖國的摯愛;『金窩銀窩,不如家鄉狗窩』、『愛鄉人,常戀土』、『家鄉水甜入心,十年不改舊鄉音』、:『樹高不離土,葉落仍歸根』,這是對家鄉的深情。若說這類諺語,或多或少還留著中原諺語的痕跡,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偉承,那麼另一類的諺語,則展示了客家人定居形成客家民系之後對家園的眷戀,帶有鮮明的客家特色。『禾口府,陂下縣,石壁有個金鑾殿』,有點誇張,卻生動地表明了客家人心目中寧化石壁的特殊地位,這里是客家祖地,是客家人夢縈魂繞的家園。『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客家人悲壯的遷徒史上的豐碑石壁,就這樣通過諺語,矗立在每一個客家女兒的心頭。
長期遷徒流離,處處如無根草般漂泊無依的處境,鑄就了客家人強烈的報本尋根意識。『樹有本水有源』,客家每個姓氏譜牒開宗明義幾乎都赫然書寫這則諺語,每個客家堂號、堂聯都不厭其煩敘述氏族的源起、衍播。『八十公公要祖家,八十婆婆要外家』、『富貴不離祖,游子思故鄉』,無論貧富貴賤,男女老少,誰都不忘自已根之所在,本之所依,正所謂『摘瓜尋藤,念祖尋根』。在客家祖地寧化幾乎家家戶戶懸挂祖宗牌位,每個姓氏祭祖修譜廣泛盛行。對祖先的崇拜,一方面固然是報本,『天有日月,人有良心』、『當家方知柴米貴,養兒方知父母恩』,這樣的諺語俯拾皆是:另一方面是保佑子孫後代。正是強烈的報本尋根意識,讓客家人堅守自已的語言『寧賣祖宗田,唔忘祖宗言』、『離鄉不離腔』,對客家人來說,那真是走遍天下,鄉音依然。
客家人的百折不撓、自強不息是舉世聞名的,無論處在如何困苦的境地,總能憑著自身的刻苦奮鬥闖出一條路來。客家諺語中,鼓勵子弟爭氣自強的內容信手拈來:『人爭氣,火爭煙』、『只有上唔去的天,有過唔去的山』,爭氣,自強,無論多麼艱難困苦也闖得過去,『不怕火燒屋,只怕人無志』,對沒有志氣的子弟,客家人是鄙視的,『有志成龍,無志成蟲』。要求他們的子弟只能靠自已:『竹篙叉,叉對叉,靠來靠去靠自家』。既然一切靠的是自已,那就只有刻苦奮鬥:『熬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剔除其出人頭地的消極成分,無疑這是客家人刻苦精神的形象注腳。苦與勤相輔相依,大量的客家諺語教育子弟以勤為本:『勤快勤快,有飯有菜』。不勤,那是連飯也吃不上的,『床上餓死天富星』,縱然是天富星下凡,命中富貴,要是懶惰,同樣只有餓死的份。只要勤奮去『做』,一切全有了。『人勤地生寶,人懶地生草。』
客家人有著執拗的崇文重教觀念。客家人對子弟入學是十分看重的:『生子唔讀書,不如養頭豬』、『目不識丁,枉費一生』。不讀書便不成人,連豬也不如。『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家貧本是讀不起書的,但客家人卻偏偏家貧子讀書,每個客家姓氏宗族都有一份學田,學田的收入為貧家子弟讀書提供了保證。客家諺語,勸學的內容隨處可見:『路不走不平,人不學不成』、『撿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天光唔起誤一日,少年唔學誤一生』等等。
客家諺語有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當然也有一些封建迷信和宿命論的糟粕。只要我們吸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就能充分發揮這朵客家語言之花的作用。展讀客家諺語,就能品味出客家人語言文化的獨特之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