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7-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66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694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塞魯西葉畫作「提著罐子的布列塔尼少女」,畫風明顯受到高更影響。
「只要接近過高更的畫家,都被他引誘,有的多一點,有的少一點,但全都以高更為榜樣,都被他的看法所吸引。」受高更影響甚深的畫家塞魯西葉曾說。
從一八八六年開始,高更多次造訪位於布列塔尼的阿凡橋,由於鐵路的建設,每年夏天到訪布列塔尼的藝術家愈來愈多,位於下布列塔尼的阿凡橋,因風景如畫享有盛名,在高更抵達阿凡橋的年代,已經有上百名畫家每年夏天都會到此一遊,媒體更出現所謂「阿凡橋派」的報導。
然而,專家認為對比於藝術史上的其他「畫派」,如「楓丹白露派」和「巴比松」派,都不符合「阿凡橋派」的情況─它如同一位導師面對許多學生。高更的歲數比大部份同儕大上許多,再加上他非常有個性,大部分同儕都受到他極大影響,雖然塞魯西葉認為,「阿凡橋派並不是由一個老師和身邊學生所組成的畫派」,但他還是得承認大家「全都以高更為榜樣」。
塞魯西葉曾在高更指導下,創作過一幅被暱稱為「護身符」的小畫;他這幅「提著罐子的布列塔尼少女」也明顯受高更影響,畫中少女的五官絲毫沒有布列塔尼人的特徵,反倒「綜合」了好幾個人種的面部特徵,呈現「原始樸素狀態」的人類類型,而這正是高更想到海外尋找的人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