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27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054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哈爾濱文廟座落在哈爾濱南崗區南通大街和宣化街交叉點上的文廟街,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的院內。這座文廟始建於1926年,落成於1929年。
哈爾濱文廟建設結構為二進院落。原占地60000平方米,現僅存圍牆之內23000平方米了。建築面積為5674平方米,它的總體規格,雖然比不上山東、北京、四川德陽等地的孔廟,但在局部上卻有其獨到之處。哈爾濱文廟是按大祀祭孔儀式的規格設計建造的,面闊十一開間的大成殿,其格局是全國少有的。這種格局甚至可以與北京故宮皇帝臨朝執政的太和殿相比。
整座文廟以大成殿為中心,南北形成一條中軸線。從南端的影壁牆向北,經泮池、泮橋、欞星門、大成門至二院大成殿形成高潮,最後收尾於三院的崇聖祠。東西牌樓、兩院、掖門、石碑等則基本均衡,對稱座落在中軸線兩側,三進院落在中軸的貫穿下,層遞進,有起點,有續尾,抑揚頓挫,一氣貫通。繼續不斷的空間序列,起伏有致。
封建等級的差別在哈爾濱文廟建築上表現得淋漓盡致。文廟主體的建築物,使用了我國最尊貴的"黃琉璃瓦",即"皇頂",它是帝王及所特別恩准的人物所用的建築規格。屋頂款式也使用了最高等級的廡殿頂"與重簷廡殿頂"。彩繪為清代創造的構圖繁密,大面積瀝粉貼金,即金錢大點金的"金龍和璽"彩繪,兩側配殿規格低於主殿,因而用了"灰陶瓦"。屋頂為"歇山頂","卷棚懸山式"等款式。彩繪為"鏇子彩繪","雅五墨","黃式彩繪"等。當然,這種強烈的對比,更加襯托出主體建築的高大雄偉,顯示出祭祀孔子的大禮祀規模。
中路的主導建築有奎文閣、吉壇、大成殿、寢殿、聖跡殿。以大成殿最為著名,他是祭祀孔子的正殿。
大成殿位於文廟第二進院,是文廟的主殿,祭祀孔子的正殿。在唐代之前,大成殿被稱為"文宣王殿";到北宋時,宋徽宗趙構尊崇也為"集先聖賢之大成",而更名為大成殿。
整個大成殿的基礎為高約二米的花崗岩砌築的台基,建築面積約586平方米,高約17.95米。重簷殿頂面闊十一間,進深三間。大殿結構嚴整,頂覆黃色琉璃瓦,在雙重飛簷中的海蘭色豎匾上,木刻貼金的群龍,緊緊團護著三個金色大字:大成殿。
大成殿前,建有大型寬敞的露臺,為當年祭祀孔子時歌舞行禮的場所。每逢孔子誕辰(西曆9月28日)都為表演祭祀樂舞八佾舞。露臺前、有三出臺階,正中臺階有一塊巨型雲龍浮雕,即"丹陛"。露臺東西兩側,也各有一出臺階。露臺四周,均為漢白玉石雕花欄杆。
大成殿裏,正位是一個雕龍貼金的巨大神龕。當時,孔子牌位置於神龕前,但無孔子像。1989年9月28日,為紀念孔子誕辰2540周年,這座文廟一改全國其他文廟中孔子帝王形象,而雕塑了一尊孔子布衣形象,並將其置於神龕中。這種作法,意在還孔子以本來歷史面貌。神龕上面懸掛著"道洽大同"的巨大金字橫匾。"道洽大同"四個字,由清末著名的書法家、我國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於1929年11月為文廟落後所題寫。
整個大成殿,建築量大,用料考究,規格高雅,完全是按清末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升祭孔為大祀文制而建造的,屬典型的清代建築風格。
來源:新華網黑龍江頻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