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3-24
- 最後登錄
- 2022-6-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051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1223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天文學家利用史匹哲(Spitzer)、錢卓(Chandra)和哈柏(Hubble)等太空望遠鏡,以及位在夏威夷的凱克(Keck)、昴望遠鏡(Subaru)等地面望遠鏡,在宇宙早期發現編號COSMOS-AzTEC3的星系團,是目前已知最遠的大質量原星系團(proto-cluster)。這個原星系團正在急遽成長中,天文學家認為它最後應該會長成類似現代的大質量星系團。
天文學家之前發現的類似天體,大都位在100億光年遠之處;而COSMOS-AzTEC3距離地球約126億光年,換言之,它大概是處在宇宙大霹靂之後約10億年左右的年輕宇宙中,因此除了是迄今已知最遠的大質量原星系團之外,它也是迄今已知最年輕的原星系團。此外,這個原星系團中的恆星誕生相當劇烈,星系團中還可能有個正在快速成長的巨大黑洞。這些天文學家認為:恆星劇烈誕生和巨大黑洞,很可能就是星系團誕生的種子,這些種子應該會在星系團中央區成長成一個龐大的星系,變成整個星系團的主宰。
宇宙中絕大部分的星系會聚集在一起自成集團,就像散佈在地表的小鎮或城市一樣;星系團中央的主要星系通常是個古老而龐大、且含有超大質量黑洞的星系,其他的星系則環繞這個主要星系運動。天文學家認為宇宙早期應該存在這些星系團還在匯聚物質並成形的階段,但一直沒有發現它們的存在。
史匹哲科學中心(Spitzer Science Center )的Peter Capak等人的觀測工具從X射線到毫米波段,幾乎涵蓋整個電磁波譜,起初利用錢卓X射線觀測衛星(Chandra X-ray Observatory)和英國位在夏威夷的麥克斯威爾望遠鏡(James Clerk Maxwell Telescope,JCMT)搜尋最後可形成現代星系團中間的大型星系的黑洞和劇烈恆星形成現象,因為質量超過3000萬倍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會釋放出強烈的X射線。
之後再用哈柏太空望遠鏡(Hubble)和日本位在夏威夷的昴望遠鏡(Subaru telescopes)估算這些天體的距離,並尋找這些天體周邊是否有密度比較高的星系聚集。最後再利用位在夏威夷的凱克望遠鏡(Keck telescope)進行確認。一旦發現星系聚集的區域COSMOS-AzTEC3後,在此遙遠距離下,可見光因宇宙膨脹之故會紅移成紅外光,因此可利用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測量其總質量。Capak等人得到的總質量至少約4000億倍太陽質量,他們的下一步是要測量原星系團中間主要星系的質量。
Capak等人還利用位在法國的毫米波望遠鏡(Institut de Radioastronomie Millimétrique's interferometer telescope)和西班牙的30米電波望遠鏡、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甚大電波陣列(Very Large Array telescope)等測量這些星系團中的氣體含量,換言之,也就是將來恆星形成用的原料總量,結果顯示這個星系團還在持續成長中,因此未來必定會變成如鄰近宇宙中的大型星系團。
COSMOS-AzTEC3位在六分儀座方向,其中COSMOS代表Cosmic Evolution Survey這個巡天計畫,AzTEC為他們所使用的JCMT相機名稱,但目前已移置到位在墨西哥的大毫米望遠鏡(Large Millimeter Telescope)。
《 本帖最後由 49太歲 於 2011-1-29 23:43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