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3-24
- 最後登錄
- 2022-6-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051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1223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美國航太總署(NASA)EPOXI任務於11月4日成功飛掠哈德利2號彗星(103P/Hartley 2),並開始回傳影像資料。EPOXI任務負責人Tim Larson表示:能進距離看到這顆彗星的彗核,任務小組和科學家們近日來的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一如先前估計的,太空船最接近彗核時,距離大約為700公里(請參考天文新知2010.11.04 EPOXI即將接近哈德利2號彗星)。並在最接近後約8分鐘左右,太空船的高增益天線(high-gain antenna)便對準地球,以將資料回傳,由NASA位在加州的深空聯絡網(Deep Space Network)天線負責接收。大約20分鐘後,第一張接近彗核的影像便躍然出現在電腦螢幕上,將距離地球3700萬公里之遙的彗星真實面貌呈現在眾人面前。
右上方是EPOXI上的MRI相機拍攝的接近哈德利2號彗星彗核的連續影像(從左上角開始,順時針方向),太陽在右方。可以看到彗核外型像啞鈴、花生或海獺一樣,兩端的大小差不多、地質特徵比較粗糙,中間連接部分則比較窄但地表比較平滑,似乎覆蓋著比較細的塵土;噴流則是從兩端似乎地質較粗糙的部分噴出,這是天文學家首度能將噴流現象與彗星表面特徵一起結合起來研究,尋找噴流發的機制。
EPOXI在接下來的2週逐漸遠離哈德利2號彗星的旅程中,仍會持續觀看彗星的變化。這些觀測資料夠科學家忙上好幾年了。而任務科學家們都個個摒息以待,不知道這顆彗星將帶給世人什麼樣的驚奇結果。
哈德利2號彗星是第5顆被太空船拜訪過的彗星。如上圖,其他幾顆包括:
哈雷彗星(1P/Halley):1986年,包括美國ICE、前蘇聯Vega 1與Vega 2、日本Sakigake與Suisei、歐洲ESA的Giotto等都在哈雷彗星最近一次回歸時,飛掠哈雷進行觀測。
布洛利彗星(19P/Borrelly):2001年:美國NASA的Deep Space 1深空1號任務。
譚普1號彗星(9P/Tempel 1):2005年,Deep Impact深擊任務。
威德2號彗星(81P/Wild 2):2006年,Stardust星晨號任務。
哈德利2號彗星(103P/Hartley 2):2010年,Deep Impact深擊任務延伸任務EPOXI。
上述被探訪過的每顆彗星,大小尺寸和外型都不相同,但哈德利2號彗星的體積比深擊任務第一個目標—譚普1號彗星還小100倍左右,是到目前為止有太空船拜訪過的彗星中最小卻最活躍的。各項任務細節可參考http://www.planetary.org/explore ... omets/missions.html。
小行星和彗星是非常類似的天體,目前天文學家還在爭論這兩類天體究竟是否為同一類。日本隼太空船(Hayabusa)於2007年飛掠、甚至登陸糸川小行星(Itokawa),並在2010年將所採集的樣本送回地球。由於外型與這次哈德利2號彗星的影像很類似,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阿部新助教授正在比較兩者的差異,或許可以獲得意外的訊息。
《 本帖最後由 49太歲 於 2011-1-30 15:49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