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0-6
- 最後登錄
- 2015-7-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1901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1985
- 相冊
- 3
- 日誌
- 45
   
狀態︰
離線
|
壽慶禮俗
古俗男女自三歲生日起至六十歲,所有誕辰都叫做「小生日」,很少公開舉行慶生做壽的,只有家人加菜略示慶祝而已。六十一歲年屆花甲(下壽),才可祝壽。富有家庭也有擺筵席宴請親友的,出嫁女兒要辦禮物──包括壽衣、壽杖等祝壽。當然前一天少不得要祭祖敬天拜神,宴罷,家人戚友輪流拜壽。時至今日,慶壽的人減少了,連七十一歲(中壽),八十一歲(上壽)的生日,都少人舖張宴客了,只有至親人等,三五桌簡單祝賀而已。
冥壽:凡先人在六十一歲以前逝世的,子孫必須為先人做「冥壽」,方式與做陽壽一樣,不過要準備一些冥間用品,舉行祭祀而已。這就是「事死如事生」的傳統美德。
生育禮俗
生子滿一月曰滿月,產婦月中食麻油雞薑酒補身。十二朝後,要送麻油雞酒至娘家報喜,娘家則以米、蛋填滿酒壺回送,親戚則多以雞、豬心腰、補酒等回賀。
做滿月要祀神、祭祖,并辦酒席宴客。娘家要送嬰兒應用之衣服、鞋帽、被褥、金八卦等。過去嬰兒於是日剃去胎髮,滿月以後有做「四月」者,娘家應送來木製椅轎、木馬等給小孩坐,叫做「登輿」。到了週年,也有的人做「對歲」,歡宴親友。
由於醫藥的發達,嬰兒死亡率降低,生兒育男已非難事,時至今日除了做「彌月」仍盛行之外,「做四月」、「做對歲」之習俗已日趨沒落,少人舉行了。
鄉中多數聚族而居,無論貧富,每家新生男孩(添丁)者,均於農曆元宵在村中廟會中做「新丁粄」,分送親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