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4-1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877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4346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台南永康位於昔日台江內海,其中洲仔尾原是商賈船旅匯集之港口,為台灣最早開發之地區,與現今的鹿耳門、赤崁、安平等地並列為明鄭台江沿岸四重鎮,中間夾著台江,在此地有著創建於明永曆十七年(1663年)的保寧宮,至今仍保存著極具歷史價值之文物。
保寧宮創建之初稱為真君廟,乾隆元年(1736年)時翻修,才改稱為「保寧宮」,現今外貌是於1976年整修完工。宮內主祀保生大帝,正殿有五尊神像(大帝、二大帝、三大帝、四大帝、五大帝),其中二大帝為金面金身,是由福建泉州同安縣白礁祖廟分靈而來,與安定保安宮紅面金身及學甲慈濟宮烏面金身齊名,而供奉之主神則是金面軟身之神像,造型獨特,為全國少數開基保生大帝廟。
宮內現存的歷史文物,一為「乾隆爐」,放置在保生大帝神像前的石香爐,為乾隆時代建廟初期的祀福器物,至今仍使用中;二為「乾隆鼎」,是建廟初期信眾燒金紙用的器物,放置在廟內古物文化館中,又稱乾隆鼎,鼑上刻有「乾隆乙巳年」。
三為「符咒條雕刻木板」,是初建廟時依當時廟內符咒條上的花紋所雕刻的木板,現置於保生大帝神像右旁,木板分為廟印及符令印,前者為廟中印信,後者為信眾祈安解厄時押印於符令紙上,使信徒帶回降鎮邪靈,至今雕刻紋路仍消晰可見。
四為「墾照石碑」,是咸豐八年(1858年)時給洲仔尾保寧宮招佃開墾宮前浮埔,做為廟產之執照,是目前台南永康僅存的四件墾照中,唯一可清晰看見原文的墾照石碑。(攝影/范銘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