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3-24
- 最後登錄
- 2022-6-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051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1223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為彰顯慈濟對世人之貢獻,中央大學特別將發現的編號192208小行星命名為「Tzu Chi」(慈濟),這是第一顆以台灣宗教團體命名之小行星,讓代表台灣精神的「慈濟」躍向天際,將其無私奉獻的精神恆久傳遞,在地面與宇宙同時發光發熱。
「慈濟」宇宙中永恆掛牌 普照世人
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指出,慈濟的大愛遠播世界各地,是境外第一家在大陸核准掛牌成立的基金會,小行星取得命名後,代表慈濟救苦救難、無私奉獻之精神取得世界之認同,未來慈濟將在宇宙中永恆掛牌,照耀世人。
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周翊所長表示,慈濟小行星於2007年5月11日由施佳佑(前中央大學天文所觀測助理)與葉泉志(中國大陸廣州中山大學) 連手發現,在海拔2,862公尺高的鹿林天文台,透過40公分小型望遠鏡觀測發現,當時暫時編號為2007 JX33。今(2010)年7月26日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CSBN)通過,正式命名為「Tzu Chi(慈濟)」。慈濟小行星為太陽系中的移動天體,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平均亮度僅15等,軌道平均半長軸約3.162AU,軌道橢圓率0.039 ,軌道傾角約10.74度,環繞太陽公轉一圈約需5.62年 。最早發現時,位於天蝎座附近,目前則在雙子座附近。
鹿林天文台 亞洲發現小行星最活躍之處
慈濟小行星的發現,源自中央大學鹿林巡天計畫(Lulin Sky Survey,簡稱 LUSS)。該計畫自2006年3月啟動以來,以40公分望遠鏡進行小天體巡天觀測。截至目前為止,總計發現800多顆小行星、1 顆近地小行星 (2007 NL1)、1顆彗星(C/ 2007N3 (LULIN))。其中鹿林彗星是台灣首次發現的彗星,去年上半年全球最明亮的彗星,引起全球天文迷之關注。
中央大學天文所葉永烜教授表示,根據國際天文聯合會小行星中心 (IAU:Minor Planet Center) 的統計資料,鹿林天文台發現的小行星完全不輸國際的大型望遠鏡,充份展現了台灣人「以小搏大」之精神,成為亞洲發現小行星最活躍之處。葉永烜說,要在浩瀚的宇宙中發現新天體,除了專業之後,更需要恆心和毅力。每天太陽下山了,才是觀測人員工作的開始,日夜顛倒每天持續不斷的觀測,加上背後資料分析,才可能從大海中撈針,找到新的天體。
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位於玉山國家公園內,目前是東亞最高、國際上重要的天文觀測點,自民國87(1998)年設立以來,成果豐碩,除發現800多顆小行星之外,更參與多項重要的國際天文計畫,例如和美國夏威夷大學合作泛星計畫(Pan-STARRS),目的就是在大量搜尋及發現在太空中運行並與地球碰撞有危險的小行星或彗星,日前已找到第一顆對地球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引起國際各大媒體之關注。
中央大學天文所近年更有10篇學術研究文章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自然(Nature)》和《科學(Science)》上,學術能量豐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