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10-3
- 最後登錄
- 2025-4-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213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5820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華嚴經》自始至終,菩薩說法;佛不說法,佛是自性,自性那有說的?自性沒有說的,從體啟用就有說了,所以都是菩薩說法。兩尊菩薩是代表作用裡面的兩大類:一類是智慧,一類是行持;「智行合一」,智行的圓滿就是佛。所以念佛的人,供西方三聖,阿彌陀佛代表自性,自性是無量。所以阿彌陀佛這四個字要翻成中國的意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是「無量覺」。兩位菩薩他所代表的:「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慈悲,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關懷、愛護、無條件的幫助一切大眾,可是關懷、愛護、幫助大眾,要有理智,不能用感情,用感情就錯了!所以大勢至菩薩代表理智;觀世音菩薩代表的是關懷、愛護、無條件幫助大眾裡頭要有理性,不是感情用事的,我們供這三尊佛像,你每天早晚看,我們今天起心動念,處世待人接物,是不是遵守這個原則?所以佛菩薩形相,時時刻刻提省自己,是這個用意,教育的用意,教學的用意。
文字出處: 節錄自 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日所必需
(一九九七年淨空法師講於新加坡南洋大學,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