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錄
SOGO論壇 返回首頁

cheung1688的個人空間 https://oursogo.com/?2167730 [收藏] [複製] [分享] [RSS]

日誌

被誤解的悉達多和真正佛教的消失

已有 352 次閱讀2019-4-21 08:25 |個人分類:假寺院邪弘法


印度是一個不注重寫歷史的國家,而且桓橫了兩年多年的時空演變,恐怕沒人能給出絕對真實的悉達多,除非親自回到公元前五世紀。但還是能根據歷史資料,流傳的佛教故事和自己的思考判斷去勾勒出當時悉達多。基督教宣揚的人人平等,互愛互助深刻的影響了西歐社會,佛教基本理念眾生平等,在中國盛極一時,為什麼在過去的2000年中沒能改善人的平等意識,那麼多次底層農民起義都沒有推翻封建制度?悉達多建立的佛教是什麼本質?和現在各地域的佛教有什麼關係嗎?當我們開始獨立思考,除了理性,潛意識的智慧也會指引你。

下面看一下整理的佛教發展脈絡,忽略細節,忽略字醜,看個大概,主要是後面的理解。

起點公元前五世紀。悉達多,國王愛子,一出生就在物質的至高點。但那麼偶然,這王子偏善感於萬物,浩渺時空生老病死的大問題在他心中盤桓,無論多微小的存在也會被他同樣珍視。那麼偶然,他喜歡思考問題一坐就是一天。到底需要多少龐大的偶然才能在那樣的時空交織出一個,有悲憫天性,堅定的意志和思考萬物的少年。我覺得智性的沉思是他的生命本能吧。當時各國互相殘殺生靈塗炭,還有自然災害,生老病死,令民眾痛苦不堪。他小時候看到動物被殺死,老人生病都會悲傷,何況如此野蠻世道。我相信他內心糾結過走哪條路,國家之間打仗肯定不是他追求,不論輸贏都是死傷,且不說他有沒有能力帶領國民打戰,他根本不願看到戰爭和傷害,不明白這個世界為什麼一定要這樣,而戰爭的傷害都是人類自我傷害,所以是人思想的問題。再加上生老病死自己是王子也逃不掉。也許朦朧感到任何人在這種不可撼動的力量面前都是一樣渺小。他捨棄了王子生活,從傳統的婆羅門教出發,一直探索,想找到一條終極的他認可的那種系統,這種系統裡可得自在解脫,拜了一個個師父,學的很快,直到師父再也沒有新東西可以傳授給他。開始苦修,折磨到只剩枯骨。生死一線悟到痛苦和狂喜一樣都無法使人達到禪定和悟道。否定了印度教的苦修! 來到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開始禪定,心性和智性在無上激發。因為悟道不是簡單的思想上得出一套正確的理論(如哲學),雖理智上接收了但是情緒還在,需關照心性,將其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步。終於了悟,產生了一種巨大的永恆的平靜。心海再無波瀾,廣袤無垠包容萬物又不受其影響。那用現代的分類來說,他算什麼家呢?哲學家?可是那些寫出偉大著作的哲學家,他們用邏輯,知識和理論解釋了世界的智慧,自身卻很多得了精神分裂。他們也許從智力和邏輯上理解了那種智慧,卻沒有真正改變自己。而悉達多自己得悟後,教人修行除了思想,智慧,也同步的改善了心性,所以範疇又比哲學家更寬廣。 對悉達多創立的原始佛教,我的看法:先有一個悲憫和眾生平等的價值觀為起點,去思考探索出一種解釋宇宙萬事萬物的規則,並且世間種種苦難都找到原因和對應的解決的方法的這樣一整套系統,很務實的系統,使人的心達到一種平靜的超脫。一種人性化的充滿智慧的世界觀和哲學觀。其本質是導人走向智慧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而不是愚昧迷信! 不過水至清則無魚。太清高,雖然真正的佛教已經消失這個事情應證了佛教徒是清高的,但正是這種文明的特質卻會在歷史中被更具攻擊性的宗教打壓。悉達多的思想很先進的,但太超前了也是悲劇,而且超前在這個根深蒂固的用各種邪門思想來奴役平民的古印度。大膽猜測,假如當時物質科技醫療知識夠的上,他說不定會開創公平民主的社會政治制度(因為他了悟的佛理也豐富,那時候沒學科概念但是包含世界各法則,也很具體可操作的方法,不是玄虛,在理性指導人的生活),就不會僅僅是向內心去塑造去解脫了。你能想像2500年前的各國就像蠻族一樣,戰火紛紛,民不聊生,這種令人悲痛又無奈的現狀也導致他的思考方向不得不從內心去獲得拯救,所以佛教在他探索中產生,也是那個時代各方面落後的無奈中能發生的最好的事情了。想想公元前五世紀的印度大環境,能產生這種眾生平等的思想真是破天荒,而且他生長的環境受到的熏陶都是等級尊卑,沒有強大獨立的人格,不可能開創新思想。中國佛教說的眾生平等是指宇宙人生的規律對眾生是絕對平等的,如生老病死,但人天性貪婪執念所以可悲,可嘆,眾生認假為真,執空為有,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想當然的抹殺善與惡之間的界限,故意扭曲善惡的標準,並以此擾亂視聽,遺禍人間。意思是平等是真理,錯在眾生不明。那中國佛教是做什麼的?不應該引導大眾看清真理嗎? 2000年來到底做過什麼?悉達多建立佛教不僅僅停留在法性上平等,拋棄王子身份,他和徒弟們一起集體生活在恒河兩岸46年教化眾人,言傳身教,不分貧賤和男女老幼。作為他們的一員,而不是首領,依德化的法治,依戒律而生活,身心安樂,清淨健全,努力修證。他提出平等是為反對印度教種姓制度和各種奴役人的觀點。他的這些身體力行才是最初佛教的真諦。 原始佛教是當時社會的進步思想和覺悟,也是反對原始印度教的社會改革運動。但非暴力,不殺生的教義卻決定了佛教不會去發動下層反抗上層,只是指導下層民眾自我修行來對抗亂世。野蠻社會是照著動物世界的弱肉強勢來建立等級森嚴的強權社會,而悉達多的理想社會是要遠離這種法則,他覺得人生在強大的自然規律下已是悲苦不斷,不要再人類自我製造災難。有人會說弱肉強食是永遠的規律。可是,連幾千年後的今天有人依然在為建立和平,有愛,公平的世界而努力著不是嗎?雖然戰爭陰謀陽謀照樣有,可人不是動物這點幾千年來文明的進步不斷在證實,迂迴往復的往前發展。我最後發現,先進的思想需要與物質,科學,社會,人文各方面都同步才能發揮積極的作用。悉達多就是思想太超前了,現在想想,就像一個夢,也許根本就不該開在那片籠罩著根深蒂固的無法撼動的永世野蠻的大地上。 印度說佛教在印度消失是因為佛教原始落後,欺世謊言。對比下兩教教義,一個有世界上最多的神,一個無神。一個種姓制度,一個眾生平等。一個讓百姓唱唱跳跳拜神信神稀里糊塗一無所知,一個是要你思考了悟宇宙智慧。再比如佛教收女弟子,沒有歧視,印度當代社會都做不到吧。像原始印度教和後面提到西藏本土的苯教,這種原始蠻荒的宗教,都有這三個共同點:1 熱衷巫術祭祀神鬼和搞各種奇異的儀式,渴望從這些行為裡汲取神秘力量得到保佑。形式感極強。2 崇拜強大的力量,不問好壞善惡,絕對臣服,哪怕獻出生命,獻祭。3,生殖器崇拜,崇拜陽具,氾濫的性交文化,女性生育工具化。

悉達多是無神論者,教義都是針對人的,他在世時,反對個人崇拜和偶像崇拜,以致於在他圓寂以後的三、四百年之間,都沒有出現過佛陀的造像。於此期間,雖然也出現有在家信徒對佛塔、舍利、佛足跡、菩提樹、佛聖地進行朝拜的現象,但這些行為只是紀念。原始佛教戒律:教徒著裝樸素不准穿金戴銀。不准向在家人乞討金銀。不以言行定罪,就是說某些條件誘導下不由自主產生不好的念頭,不以言語或行為去執行就不屬於犯罪。中國佛教說思想上產生念頭就是犯罪。對比下,乍看中國佛教很正義,除非是神,只要是人看到東西意識就會本能產生條件反射,只不過人不去理會罷了。這種人類根本做不到的卻要掛出來是一大特色,反人性的虛偽的。佛陀戒殺生,但有人向他請求遵循苦修戒,吃素戒肉。佛陀嚴詞拒絕:隨方乞事,豈能製定素食?就是說供養人給你什麼就吃什麼,不要去指定人家給你素食,解脫之道在於思維和心裡憶念,於胃囊裝的並無關係。我覺得他的教義和戒律都具體可操作性,與現代思維接近,不會在形式上做文章。

悉達多生前講課多是口頭教導一眾人,他死後由他徒弟將他的理論記載,這最初的一批弟子應當是嚴謹遵循他的意思來做的。只是後世無常而已。聽他講經的的多是平民,他會講的盡量易懂,可操作。他死前告訴徒弟,記載他的理論除了梵語其他任何地方語言都可。我查到這句的時候想了想我信的,因為梵語是婆羅門貴族的語言,平民不懂的。唐三藏去印度取回的佛經全是梵語,所以可知根本不是佛陀原始佛教的典籍了。而且現在佛教的典籍行文優美,晦澀難懂,似乎難懂才是高深。跟原始佛教說依義不依言背道相馳。

後來的人將佛教極大擴充分派,但後來的教義完全跟佛陀的相反。佛陀說:一面鼓,經年累月的修修補補,每個地方都換過新的了,這個鼓還是原來那個嗎? 接下來佛教禍端開始了,可以查下提婆達多判教事件,他是悉達多表哥,跟著悉達多修行,後來此人的宗教觀點還是建立某個純碎族群的貴族式修行團體,還渴望權利和管理。然而悉達多的觀點是佛法不是某種族的,是所有人的,且不以統領自居,更何況交給提婆達多。很明顯悉達多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的民主的智慧站在那個歷史年代的最高點,他理想建立和平的,無任何個人資產無差別的社會。但,終究烏托邦。當時小部分人可以修一點法,開一點智而已,現實打敗理想。他說法45年,感化了很多人,影響力已遠架殘酷的印度教之上,對眾人親切,助平民圓滿人格,成為了當時世間的模範,八十歲圓寂。我覺得到此為止就是他真實的生平。現在我們熟悉的如來,佛祖,菩薩,觀音,都是模仿印度教內容編的,原始佛教沒有這些。電視劇西遊記我們以為在講佛教,去了印度就會知道那些都是印度教的東西,致使很多人以為佛教就是印度教,是因為後來的世紀中佛教被印度教同化而消亡了。

依法不依人,法常在,人無測。悉達多很多預言都是非常準確的!可惜,他死後100年佛教開始分裂。一部分教徒嚴格遵守戒律按悉達多的原始佛教傳教。另一部分教徒生活習慣和對自身的約束開始與佛教相悖,宣揚如果意圖是善意的可犯任何一條佛規(我覺得這就是邪惡的開始,有法不依的法名存實亡。)。為吸引更多人的錢財來供養,還發明了善巧方便的理論,大肆吹噓渲染佛陀,說他才是救世主,強調儀式,祈禱等形式。他們稱自己是大乘教,更高級,這樣教徒很快就超過了被他們貶低為小乘佛教的原始佛教遵守者。

公元一世紀,此時古印度是阿育王統治時期,他崇尚佛教。第一次佛法北傳,傳的佛法是基本保持原始佛教的小乘佛教。此時中國正是秦始皇時期,殺光了所以傳教使者。同時佛法南傳到南亞等國,也是小乘佛教後來也稱南傳佛教。是現存佛教裡與原始佛教最接近的。公元三世紀,中國在漢明帝時期,佛法再一次從印度王朝傳來,這次成功傳法。但此時的佛法已是大乘佛法。

在古印度政權更替後,新王朝崇尚印度教。由於要與外道爭奪高下,大乘佛教中又分化出了密教。佛教發展到密教階段以後,實際上已經放棄了在哲理方面的探索,提不出多少有生命力的思想。密教逐步演化成一種單純致力於宗教實踐、偶像崇拜的流派。許多宗教實踐,是大乘佛教和印度教以及印度民間信仰妥協或融合的產物。隨著佛教體系中宗教實踐成分的加大和對原有理論的淡漠,它就逐漸同化於印度教。本來是為鼓勵印度教徒信仰佛教,但在人們心目中它與印度教的界限越來越模糊,與此同時,根基深厚的印度教也改良了自身,所以大眾和印度教徒也就對佛教失去了興趣,最後從整體上被印度教吸納了。超行寺的毀滅,象徵著印度佛教的消亡。

傳到中國的大乘佛教,已經不是佛陀的原始佛教了。在唐朝被統治者需要而盛極一時,廣建寺廟,大造各種佛像,菩薩像,廣收香火,去寺廟更像一種買賣,跟佛像做買賣,我供奉菩薩越多越有功德,得到保佑就多。中國的大乘教的重要思想是眾生平等,普度眾生。那為何兩千年來弘揚佛法在社會上和大眾心裡都沒有形成普世的平等觀?政權一次次更替,底層農民一次次起義成功,那麼多機會,卻沒有帶來社會制度的進步,讓野蠻的社會制度在中國籠罩了兩千年。 傳到南亞的小乘佛教,也稱南傳佛教。沒有大乘變化那麼大,到了當地也會與本土古老的帶巫術的宗教融合,比如南洋下降頭,泰國佛牌各具特色。這些國家的教徒還在嚴格遵守佛陀的教義,樸素生活,中正修行,大多以南傳佛教為國教,社會風氣總體溫和而平靜。

傳到西藏,先是中國的大乘佛教傳到西藏和本土的苯教融合,幾百年後據說印度的蓮花生大士傳來了最高級的密教繼續融合,內容其實是印度教裡的性力(生殖)派教義。藏傳佛教繼續發展,形成紅白花黃四教,黃教的四大部修法是事續,行續,瑜伽續,及摩訶無上瑜伽續。這個無上瑜伽被稱為最高級的狀態,修行男女雙修,說可即身成佛(具體可以查一下,省略一千字)。一個僧人從入密門到修煉到無上瑜伽,要按照次第多次灌頂(灌頂是什麼自己查一下,省略一千字。)。即使編入經文,用蓮花,金剛杵,法器等各種高深的名詞去美化一切,實質有區別嗎?在佛教三皈依上還發展了第四皈依,即皈依上師,稱上師為“三寶總集”,高於三寶中任何一寶。將上師視為絕對真理,信眾的言、行、舉、止、思維、想像必須對上師保持絕對的服從,不能有半點懷疑和違背。修行需依靠上師加持,成就需要上師印證。虔誠就是可以獻出一切不問回報,甚至生命。上師讓你殺人,你就去,表示你對上師有信心。如此云雲。還有活佛和活佛轉世制度,活佛如何驗證?活佛在藏傳佛教內部相互認證。以前不會去思考這些問題,信仰和迷信的界限在哪裡? 最後舉幾個佛陀的理論:

1現在的佛教講輪迴,佛陀說沒有什麼輪迴,沒有一個人,或者靈魂,具有長久生存的能力,如果是講“我”在輪迴,是一種常見,佛教不講常見,而是講無常,無我,什麼意思呢?說事物剎那中都在變化不止,事物都是由很小不斷小的單元,物質的叫細色,精神的叫粗色,每個無限小的時間段中這些細色,粗色都在死去,又有新的在新生。所以不存在一個恆定不變的我。像不像現代認識的生物電,神經元,細胞,原子,質子,夸克。

2.佛陀說宇宙中有三千大千世界。現在我們已經發現銀河係不過是宇宙的一個邊角。

3.還說過胚胎孕育過程

4.當時的社會人類覺得是心在想事,佛陀說是意識的作用。


評論 (0 個評論)

手機版|SOGO論壇

GMT+8, 2024-12-28 06:39

© 2004-2024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