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發表回覆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都市言情] [飄蕩墨爾本]墨爾本,算到愛(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261
發表於 2018-4-29 21:40:47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百六十四章 閃亮登場(3)

  創意總監推出的特別款的時候,相關款式服裝和配飾用到的所有原材料和配件,都是由Y‧Y品牌提供的。
  
  售價的話,也還會比普通的款式更貴一些。
  
  完成這樣的一個總監特別款的「代工」,設計師的淨收入可以有幾千美金。
  
  在美國,學時裝設計是非常昂貴的。
  
  除了少數能夠拿到獎學金的,和那些家境特別優渥的,大部分人,都需要自己勤工儉學。
  
  正因為如此,Y‧Y的眾包資格,很快就成了美國學時裝設計的人最想要拿到的認證之一。
  
  有些設計能力強,但是動手能力不強的人,還會真的開個小型的「工作室」,召集自己的同學一起代工。
  
  隨著Y‧Y的火速發展。
  
  特別款的數量形式也在急劇飆升。
  
  現在一出特別款,就是一整個系列的。
  
  比如出「美國第一大球」棒球的成套裝備的話,連球和球棒都有定製款的。
  
  只要在完成「同等質量」這件事情上技術過硬,去哪裡打工,都不如成為Y‧Y的眾包「工作室」來得輕鬆和愉快。
  
  如果你沒有工作室,而是只有自己一個人,並且你幾天的時間,就能夠完成20件「同等質量衣服」的製作,那就更加是件無本萬利的事情。
  
  最初的那個報導,說Y‧Y是來自中國的一個小城市的小工廠,顯然就不符合Y‧Y這個品牌的實際情況。
  
  有太多與事實相悖的地方,根本就經不起推敲。
  
  儘管有一小部分人,在媒體報導之後,開始對Y‧Y粉轉黑的,但是隨著真相漸漸浮出水面,路轉粉的人數,要比粉轉黑的多得多。
  
  在此之前,Y‧Y只是在設計師和街頭青年的群體裡面廣受追捧。
  
  現在,連主流媒體都開始在探討Y‧Y引起的現象,和全新的商業模式。
  
  這是一種未來主義的商業模式,不知道工廠在哪裡,設計師團隊的人數龐大到數不過來。
  
  儘管Y‧Y也有一批正式的簽約設計師,但是「每一季」上架的新品,肯定都有很多是來自自兼職或者「特邀」的設計師。
  
  這些設計師,除了美國本土的,還有世界各地的。
  
  有些人是知道Y‧Y有在「營業」,就委託自己到美國出差的親朋好友,去門店接受Master Y的全方位審核。
  
  這個時候,Y‧Y是個中國小城市的破品牌的說法,基本上就不攻自破了。
  
  事後人們總結這場「鬧劇」的時候,普遍都覺得,那篇報導估計是」實習生「寫的。
  
  調查能力出眾的資深記者們也開始加入到關於Y‧Y的熱門話題裡面。
  
  媒體認真查過之後,顏家就出了一位明星。
  
  這個人不是顏灩,而是顏凌。
  
  第二個系列報導出來的時候,徹底推翻了之前的小城市小工廠的言論。
  
  顏凌被「查」了個底朝天。
  
  雖然這個人出生在中國是沒有錯,可顏凌很小就來到美國,紐約的私立中學,到哥倫比亞大學,再到沃頓商學院。
  
  活脫脫的一個世界青年的「美國夢」。
  
  美國的「精英階層」,常春藤盟校出來的那些人,原來對潮牌是嗤之以鼻的,對於Y‧Y肯定也不怎麼感冒。
  
  在顏凌的背景被「徹底揭露」之後,就開始有了一些認同感。
  
  Y‧Y這麼成功,是有跡可循的。
  
  除了這些之外,顏凌的舞蹈家前妻也被查了出來。
  
  顏凌繼承凌煙鞋業之後,就不在美國常住了。
  
  紐約的記者不好圍追堵截,就轉而圍攻顏灩的前嫂子。
  
  記者們的問題有很多。
  
  比如,Y‧Y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Y‧Y為什麼一個月就只開半個月的時間?
  
  Y‧Y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Y‧Y今年打算開多少家門店?
  
  Y‧Y有沒有上市計畫。
  
  顏灩的前嫂子,也不是沒有見過媒體,作為知名的舞者,她也經常會接受一些專訪。
  
  可那些都是關於舞蹈的專業雜誌或者是關於舞蹈本身的採訪。
  
  這種被各大網絡和主流媒體,聯合起來圍追堵截,問有關前夫的問題,絕對是前所未有的。
  
  顏凌的前妻很是無奈地表示:
  
  「我並不清楚Y‧Y的老闆是誰,我和前夫在一起的時候,並沒有這個品牌。你們對這個品牌感興趣的話,可以找找他本人,或者再看看他有沒有現任。」
  
  前嫂子煩不勝煩,打電話,讓顏凌自己過來收拾爛攤子。
  
  婚姻不在,友誼還在。
  
  前嫂子的一個電話,顏凌義不容辭地就過來了。
  
  對於想要採訪他的媒體,顏凌的態度是來者不拒。
  
  Y‧Y這個潮牌,採用的是嶄新的商業模式。
  
  眾包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概念,二十世紀初,就已經有很多通過互聯網眾包的成功案例。
  
  如果不考慮網絡這個載體的話,那就更是多如牛毛了。
  
  「自古以來」,多得是家庭主婦利用業餘時間,幫服裝廠組合配件,幫玩具安裝五官的。
  
  這是一件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事情。
  
  但這些古老的工作都是簡單的、重複性的。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工作」是不具有創造力並且極其廉價的。
  
  稍微對質量和產量有點要求的服裝企業,也根本就不會做這麼。
  
  這種古老的方式,除了損耗大、質量不可控之外,還需要專門安排人做「質檢」。
  
  這種原始分包的「純體力活」,通常都不會什麼貴重的東西,需要很大的量,「承包」的人才有接下來的意義。
  
  Y‧Y這個品牌的成立,對於顏灩來說,是純屬不希望紐約的工作室在自己離開之後,落滿灰層。
  
  Y‧Y在美國開第一家門店的時候,所有的潮品,都是顏灩在紐約工作室的「准簽約」設計師們,自己設計,自己製作的。
  
  最開始的那段時間,顏灩人就在美國的工作室待著。
  
  顏凌說,開家店試試,顏灩就真的開了家店試試。
  
  顏灩沒有什麼時間管,顏凌想要試水自然會同意開門店,但是也一樣沒有太多的時間管。
  
  這是一時心血來潮搞的門店。毫無經驗,毫無頭緒。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262
發表於 2018-4-29 21:41:00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百六十五章 閃亮登場(4)

  一個不小心,第一家門店銷售的火爆程度,大大超過了顏家兄妹的預期。
  
  並且很快就在網絡上擁有了一群熱情的粉絲。
  
  才開了半個月,原本準備慢慢賣個三五個月的「存貨」就被掃蕩一空。
  
  因為沒有「貨物」可供出售,Y‧Y被迫關門。
  
  這一關就是一個月。
  
  顏灩和顏凌,覺得有必要坐下來商討一下應對之策。
  
  顏凌來到紐約。
  
  熱狗的狂熱愛好者,也在這個時候來到紐約,Antonio是去看自己在斯坦福的大學的另外兩個好基友參加的一場比賽。
  
  齊亦和Antonio是室友,住的是斯坦福大笑也比較少見的兩個人一套的大學生公寓。
  
  但他們兩個人並不是數學學院的「院友」,熱狗青年是斯坦福大學工程學院(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Engineering),機械工程專業的。
  
  Antonio和來參加比賽的這兩個好基友都一樣是斯坦福大學工程學院,只是不同級,一個大他兩級,一個小他一級。
  
  他們和Antonio是在斯坦福大學的SAIL人工智能實驗室認識的。
  
  Antonio除了愛熱狗,還愛中國文化,他的基友,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國人或者華裔。
  
  這次來紐約參加比賽的兩個「院友」也和舍友齊亦一樣是中國人,而且還是親兄弟。
  
  哥哥要比弟弟大四歲,也早四年來到斯坦福。
  
  在斯坦福大學這樣的名校唸書,學費驚人,一般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是供不起兩個小孩在斯坦福同時唸書的。
  
  如果老大從本科開始要一直在這裡唸到博士,老二在老大還沒有畢業的時候就考進了這所學校。
  
  那就需要有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作為後盾了。
  
  一年光學費就快要一百萬了。
  
  如果再加上生活費的話,一年怎麼都得準備個兩百萬讀書。
  
  這還得是在這兩個小孩沒有什麼燒錢的興趣愛好的前提之下。
  
  但Antonio的這兩個同學偏偏就有。
  
  兩兄弟從硅谷的斯坦福大學來到紐約,是要參加一場和他們的愛好有關的比賽——機器人格鬥大賽。
  
  男人對機器人、和對搏擊這兩事情的熱愛,是大部分女人都無法理解的。
  
  但據說,女生一回家了只要稍微接觸幾次的話,就不僅能夠理解,而且會變得一樣狂熱。
  
  事實是不是真的如此,沒有去看過這種暴力比賽的顏灩,就不得而知了。
  
  這種機器人格鬥比賽是沒有限制的,整個一個「不死不休」狀態。
  
  被打到面目全非,那是小事。
  
  花巨資打造的機器人,一場比賽下來,直接報廢也是正常現象。
  
  從花錢這件事情上來說,這個愛好就是個無底洞。
  
  當然了,比賽嘛,贏了是有獎金的。
  
  可每個人在設計出「全世界最能打」的機器人之前,肯定都會需要一些經驗的累積。
  
  造機器人的能力再好,如果不能操作地行雲流水的話,也一樣是會輸的。
  
  斯坦福大學的實驗室,研究的都是代表人類發展的高精尖項目,和美國宇航局合作的太空項目啊,和谷歌合作的無人駕駛的汽車啊,再不然就研究點和醫學還有材料學交叉學科的3D人體器官打印之類的。
  
  但這兩兄弟,壓根就不喜歡學校那些研究經費充足的高精尖項目,就喜歡自費搗鼓凶殘而又暴力的格鬥機器人。
  
  中學生都有做格鬥機器人的,兩兄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造詣要怎麼「寓教於樂」體現在自己的愛好裡面呢?
  
  格鬥場上機器人,都是遙控的,需要手工操作的。
  
  斯坦福兄弟的格鬥機器人,100%的人工智能,兄弟倆在帶著自己的機器人打比賽的時候,壓根就不給自己的機器人發出任何一條指令,完全就是抱著一種自身自滅「放養」的心態,讓機器人自己去尋找最合理的攻擊方式。
  
  相較於非人工智能的機器人,這兩兄弟的機器人造價要昂貴得多。
  
  為了拿到「世界冠軍」,在和別人造的格鬥機器人比之前,兩兄弟自己還要先比一比。
  
  一年不知道要打殘多少機器人,燒掉多少錢。
  
  這兩個人非常準確地定義了「熊孩子」這三個字。
  
  但他們的父親特別支持和縱容兩兄弟的愛好。
  
  熊孩子他爹覺得,小孩子還在學校唸書的時候,就應該怎麼開心怎麼來。
  
  兒子倒騰,老爸倒騰得比兒子還要更加起勁,完全是一副拿不到「世界冠軍」誓不罷休的氣勢。
  
  需要幾十萬,給兩兄弟隨時都有可能被打報廢的「玩具」,增加一個新的配件或者芯片,熊孩子他爹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
  
  這個特立獨行的老爸,給大兒子取名叫李天樂,給二兒子取名叫李天祐。
  
  從名字就能看得出來,這家的老爹對兒子的期待最是簡單。
  
  兩兄弟能夠同時進斯坦福,絕對是對老爹「放養」政策的最高禮讚。
  
  通常父母和小孩子說得最多的,肯定是要好好唸書之類的話。
  
  可李家兄弟的爹,從來都有著「驚天地泣鬼神」教育理念。
  
  大兒子喜歡打遊戲,他不僅不反對,還全力支持。
  
  兒子既然有這樣的愛好,那就必須要提供最好的遊戲設備。
  
  幾千塊,人家能買一台電腦,但在李家老爹這裡,只夠給兒子買個鼠標墊。
  
  小兒子加入到玩遊戲的隊伍裡面之後,嫌棄老在家裡和自己的哥哥玩沒意思。
  
  老爹二話不說,直接在深圳市中心,開了家國內最豪華的網吧。
  
  老爹親自上陣帶著兩個兒子在專屬包房裡面組戰隊熬夜打遊戲。
  
  那個時候,兩個兒子都還未成年,如果去別人的網吧的話,都還不到「法定年齡」。
  
  小孩子不能熬夜?
  
  那得是多麼老古董的思想?
  
  反正熊孩子他爹從來都沒有這樣的教育理念。
  
  想要幾點睡,就幾點睡。
  
  一個小孩子如果連什麼時間睡覺的自由都沒有,那人生還能剩下多少樂趣呢?
  
  人可以為了工作熬夜,為什麼就不能為了遊戲熬夜呢?
  
  光這樣也還到不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境界。
  
  李家老爹還有更為「神奇」的身體力行的教育方式。
  
  比如說,兩兄弟成年之後,跟著自家老爸去馬爾代夫度假。
  
  看到隔壁的Water Villa(水上別墅)來了一個身材和長相都一流女生,父子三人就開始比賽。
  
  比什麼呢?
  
  比老大、老二和老爹,誰先把這個美女搞到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263
發表於 2018-4-29 21:41:11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百六十六章 閃亮登場(5)

  因為李天樂、李天祐兩兄弟和Antonio關係很鐵,自然沒有理由Antonio在斯坦福的中國舍友關係不好。
  
  好朋友來到了自己的地盤,齊亦自然是要請吃飯的。
  
  齊亦請「熱狗青年」和「機器人兄弟」吃飯的那一天,顏灩本來是要單獨請自己的堂哥吃飯的。
  
  顏凌也是在那個時候過來美國,找她探討Y‧Y這個品牌未來發展方向的事情。
  
  齊亦在斯坦福大學的好基友,除了Antonio之外都沒有見過齊亦女朋友。
  
  一通揶揄,還有各種不要藏著掖著的打趣之後,齊亦就打電話問顏灩要不要一起吃飯。
  
  最後,兩個飯局就組合成了一個。
  
  五男一女,除了顏灩之外,清一色的男同胞。
  
  這些「大男孩」坐到一起,很自然地就會聊到機器人的話題。
  
  齊亦精於算法,在斯坦福的時候也參與過很多人工智能項目。
  
  計算機再怎麼厲害,頂級的算法都還是人類提供的,至少在目前是這個樣子的。
  
  計算機也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叫做機器學習,需要不斷地給計算機「餵大數據,才能夠讓他茁壯成長,越來越智能。
  
  最初級的人工智能,比如你看了幾本書之後,計算機就知道要給你推薦什麼樣的書。
  
  你看的書越多,計算機推薦的書就越準確,你個人的喜好是一個具體的數據。
  
  所有看書的的具體數據,就組成了一個大數據。
  
  這個基數越大,計算機的推薦就會越準確。
  
  一開始,數據少的時候,計算機也很笨,經常瞎推薦。
  
  慢慢的,計算機就可以在大數據裡面去偽存真。
  
  而它去偽存真的最終能力,又取決於算法。
  
  如果算法不夠好,數據再多,也沒有用。
  
  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計算機就會停滯不前,甚至越跑越偏。
  
  如果算法對了,每一個數據都可以讓機器變得更聰明。
  
  齊亦之前在學校用自己的算法寫了一個軟些。
  
  可以讓計算機通過使用者對四組圖片的選擇,就推算出使用者喜歡的裝修風格是什麼樣的。
  
  然後這個學習過人工智能的計算機,在使用者提供自己房子的具體測量數據之後,就能把裝修和施工圖直接給使用者畫好。
  
  整個一個奔著讓室內設計師失業的方向去的。
  
  齊亦如果留在硅谷,研究人工智能,也絕對會是一個大牛。
  
  只不過,齊亦志不在此,他還沒有畢業的時候,就把這個算法和軟件賣給了一家在線的裝修公司。
  
  就算齊亦沒有研究人工智能的興趣,也不妨礙他和Antonio還有李家兄弟,非常越快地聊格鬥機器人。
  
  聊著聊著,「喜歡打架」的顏凌也加入這個有點熱血的機器人格鬥話題。
  
  一堆人聊機器人聊得太High,多少就有點把顏灩晾在了一邊的感覺。
  
  等到眾人「良心發現」的時候,就有意識地照顧了一下,一直都沒有辦法加入到凶殘暴力的格鬥機器人話題裡面的顏灩。
  
  開始聊點和顏灩有關的話題。
  
  顏凌也把他這次來美國,希望能夠解決的,Y‧Y品牌目前遇到的困難說了遍。
  
  但話題還是很快就回到了機器人身上。
  
  顏灩有點無奈。
  
  為了表明自己特別想要加入,對她來說完全陌生的機器人世界的討論,顏灩就沒頭沒腦地問,能不能通過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來解決她和顏凌分身乏術的問題。
  
  顏灩開玩笑說,Y‧Y需要一個,人形的、一絲不掛的、360度無死角的、可以替代工廠質檢員的立體掃瞄機器人。
  
  一聽到一絲不掛這幾個字,李家兄弟就來勁了。
  
  …………………………
  
  格鬥機器人,名字裡面帶個人,但實際上就是機器,從外表看起來,和「人」這個字,壓根就沒有什麼關係。
  
  格鬥機器人從來都是那種造型詭異的「機器」,和人類在外貿領域,沒有任何的共同點。
  
  把從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學到的本領僅僅用在做格鬥機器人上,絕對算得上是一件暴殄天物的事情。
  
  李天樂和李天祐這兩兄弟設計的人工智能格鬥機器人,離開了手工操作,自己主動找人「打架」的本領,也已經是相當強悍的了。
  
  之前儘管沒有拿到過世界冠軍,但有好幾次都已經非常接近了。
  
  這件事情,遠比聽起來要更加了不起。
  
  如果你是跆拳道黑帶,世界冠軍,你和練跆拳道的人打,你可能很有勝算。
  
  可機器人格鬥這種,你是壓根不知道對方是什麼形態。
  
  高的矮的長的短的圓的方的,是拿錘子錘還是拿鏟子撬,是耐力型的還是爆發力型的。
  
  這就好比是讓一個跆拳道世界冠軍,輪番去打扒相撲的、擊劍的、太極的、拳擊的、武術的……各種各樣的世界冠軍。
  
  如果「大家」的長相和功能都一樣的話,是不是有遙控操作,其實並不算是太高的難度。
  
  只要歷史數據足夠多,很容易就能找出自己「同類」的破綻。
  
  機器人格鬥大賽的這種情況,要比跆拳道宗師輪番打的難度還要高。
  
  人類的形態變化,無非也就是高矮胖瘦,總不可能有機器那麼多奇形怪狀的人出現。
  
  在拿到世界冠軍之前,李天樂和李天祐只醉心於研發「更聰明更能打」的格鬥機器人。
  
  並沒有興趣把自己在機器人領域的造詣運用到其他方面的想法。
  
  這次到紐約參賽,兩兄弟的人工智能格鬥機器人終於摘下了BattleBots的桂冠。
  
  拿到機器人格鬥大賽的冠軍之後,李家兄弟就覺得需要找點新的興趣愛好。
  
  他倆感興趣的事情不多,除了機器人,就還有女人。
  
  顏灩作為高級定製級的設計師,測量過很多超模的尺寸,製作過很多超模的人台,對於最完美的人體比例,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就因為這樣的「人體測量」細節,李家兄弟,第一次把自己在機器人製作方面的才華,從長相無比「磕磣」的格鬥機器人領域,延伸到了人工智能仿真機器人上。
  
  然後就有了Master Y,這個讓Y‧Y品牌,以全新的商業模式在潮牌界異軍突起的,「大師級」機器人。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264
發表於 2018-4-29 21:41:22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百六十七章 閃亮登場(6)

  Master Y是一台造價非常昂貴的機器人,最貴的不是Y大師「耗費」的材料,而是Master Y的「大腦」。
  
  Y大師想要讓變得更加「聰明」,就需要有大數據。
  
  通過機器學習,Master Y接受的教育多了,就會越來越聰明。
  
  在過去兩年的實戰裡面,經過試錯和大量粉絲的人工「找茬」,Master Y的能力也得到了質的飛躍。
  
  比起人工「質檢員」,Y大師的工作能力就算沒有高出幾千倍,至少也有幾百倍。
  
  試問,哪個質檢員可以全年無休,一週工作七天,每天工作24個小時?
  
  在質檢的同時,直接將「合格品」給包裝好接上物流系統,進入到上架程序。
  
  然後把「不合格品」退回去,還會給出一個列表,告訴「製作人」有哪些地方是有問題的。
  
  Master Y,是全球最頂級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出品機器人。
  
  Y大師可以做很多事情,並非只有一個掃瞄衣服材料和做工的功能。
  
  用這樣的機器人,來掃瞄一件衣服,也只有不差錢的李家兄弟才能夠想得出來。
  
  但好在,機器人的「大腦」,創造起來非常昂貴,但是複製起來,就相對要容易得多了。
  
  從這一點上來說,「人腦」是沒有可能實現的。
  
  哪個人聰明,就複製一堆,對於現有的科技水平來說,還處於科幻階段。
  
  潮牌Y‧Y,純粹就是個「玩」出來的品牌。
  
  創意總監是覺得高級定製受眾太單調,需要潮牌來讓自己保持點激情。
  
  品牌總監是覺得奢侈大牌試錯成本太高,需要有個便宜點的潮牌小店來積累經驗。
  
  技術總監是覺得一邊測量超模的尺寸,一邊做機器人,可以讓他們把對女人和對機器人的兩大興趣愛好結合在一起。
  
  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
  
  尤其是李家兄弟,Y大師明明更應該是「男性」的,非要做成「女性」,明明可以用同樣的外形來複製的,非要拿不同的超模的數據來做。
  
  玩著玩著,就玩出了現在這麼大的動靜。
  
  …………………………
  
  2015年5月,顏凌來到美國之後,接受了一個專訪,回答了很多網友和粉絲關心的問題。
  
  主持人:Y‧Y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顏凌: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因為我也不太清楚,玩著玩著,就完成現在這樣了。(顏凌實話實說。)
  
  主持人: Y‧Y為什麼一個月就只開半個月的時間?
  
  顏凌:這個問題可不可以不回答?
  
  主持人:這屬於商業機密?
  
  顏凌:並不是,我只是不太想要說謊。(顏凌說話的語氣,帶點自嘲也帶點幽默。)
  
  主持人:你這樣說,我就更沒有理由放過你了。
  
  顏凌:在媒體面前是不能說謊的是嗎?(顏凌頗為遺憾的問。)
  
  主持人:也有人會說,但基本上都會被拆穿。在這之後就會需要更多的解釋,然後會有更多的人去採訪。
  
  顏凌:我還以為,最多鼻子變得更挺拔一點呢?
  
  (顏凌說話很幽默,幽默完之後,就開始披露真相。)
  
  一開始,是因為沒有經驗,也沒有考慮到粉絲的熱情,開了半個月,就青黃不接,沒有東西可以賣。也不知道接下來這個店還要不要開,要怎麼開,所以就關門去找創意總監商討對策去了。
  
  主持人:行業分析師普遍都認為,只開半個月是Y‧Y品牌成功的因素之一。
  
  顏凌:那你可以讓其他的品牌也試著開半個月看看,會不會對銷售有所幫助。(顏凌用了非常詼諧的口吻。)
  
  主持人:商討對策的之後呢?
  
  顏凌:之後就有了Y大師。效率提升了,設計師團隊也的壯大了。
  
  主持人:那為什麼後來還是只開半個月。
  
  顏凌:因為Y大師需要升級,不然如果一直出現同樣的漏洞,就會導致我們的產品出現質量上的瑕疵。
  
  主持人:Master Y每個月都要升級?還要升級多久?
  
  顏凌:一開始,一個月要升級好幾次。五個月前,Y大師已經完成基礎升級了。現在基本上已經不會有「殘次品」可以通過Y大師的審核了。除此之外Master Y還學會了自己判斷。成品和樣品之間的差異,如果是成衣的工藝比樣衣還要更好的話,Master Y不僅不會打回,還會發給成品的製作者一個勛章。
  
  主持人:五個月沒有升級,為什麼每個月還是只開半個月?
  
  顏凌:有沒有可能是習慣了?(顏凌笑著反問。)真實的情況是,創意總監沒時間,沒有辦法選出夠賣一個月的產品。
  
  主持人:你怎麼說的創意總監是兼職似的?拿出足夠的創意,這不是創意總監份內的事情嗎?
  
  顏凌:她確實是個兼職的。(顏凌嘆了一口氣。)
  
  主持人:創意總監是個女生?聽你的口氣,似乎對她並不滿意?你支付她工資,你不就是要讓她拿出足夠的設計嗎?如果品牌還小的話,簡直倒還可以理解,現在這樣,沒有想過換掉這個創意總監找個新的嗎。
  
  顏凌:我沒有付她工資。
  
  主持人:有傳聞說,Master Y就是Y‧Y的創意總監,難道是真的?可Master Y不是全天候的嗎?為什麼你剛剛又說是兼職。
  
  顏凌:Master Y和我一樣,都是打工的,創意總監才是老闆,她負責賺錢給我們發工資。(顏凌說話,一貫的風趣外加風度翩翩。)
  
  主持人:顏先生真幽默,我們查過,您現在是已經是Y‧Y的母公司,凌煙鞋業最大的股東了。
  
  顏凌:你們的消息真靈通,但我真的是給創意總監打工的,她在Y‧Y的股份應該不會比我少,她的股份從來都沒有變過,我的股份還得分給Y大師的兩個「爸爸」。
  
  主持人:所以,你說的「創意總監」是你的前妻?(主持人覺得自己一不小心就知道了一個驚人的秘密。)
  
  顏凌:如果是的話,她怎麼會被你們煩到,要我自己來收拾「殘局」?
  
  主持人:那你方便告訴我們,所謂的「創意總監」到底是誰嗎?
  
  顏凌:再過兩個月你們就知道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265
發表於 2018-4-29 21:41:35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百六十八章 閃亮登場(7)

  主持人:那好吧,我們再去查一查,Y‧Y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顏凌:做一個更全面的潮牌。
  
  主持人:能不能說得更具體一點?
  
  顏凌:再過兩個月你們就知道了。
  
  主持人:Y‧Y今年打算開多少家門店?
  
  顏凌:再過兩個月你們就知道了。
  
  主持人:Y‧Y有沒有上市計畫。
  
  顏凌:再過兩個月你們就知道了
  
  …………………………
  
  當顏凌變成「復讀機」的時候,主持人就知道自己問不出來什麼新的資訊了。
  
  主持人問不出來,不代表這些訊息沒有價值。
  
  但凡能夠聞到錢的味道,就不會少了華爾街人的身影。
  
  華爾街本來就有很多人對Y‧Y這塊肥肉虎視眈眈,他們創造過Shake Shack漢堡的神話,還沒有創造過關於潮牌的神話。
  
  一個發展良好,粉絲眾多的品牌,一個被美國無數年輕人追捧的品牌,如果準備開啟上市的流程,接受華爾街的投資,那絕對是一件讓投資人擠破腦袋的事情。
  
  已經完成原始資金積累的人,已經很少會想要繼續通過日復一日勞動的剩餘價值來換取財富。
  
  大家都想以錢生錢。
  
  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代,好的項目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投資人」這幾個字,早就已經不是他剛剛誕生的時候那麼單純的含義。
  
  如今這個時代,有很多假的投資人。
  
  四處招搖撞騙。
  
  見到什麼「爛項目」都說,「哎呀,你們的項目太好了,我一定可以幫你們找到投資。」
  
  然後,這些「爛項目」裡面的那些已經快要走投無路的「創業者」,就感覺自己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
  
  興沖沖地請人家吃飯,各種招待,等著這根稻草帶著投資的解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結果,酒足飯飽曲終人散之後,沒幾天,人就就和你說已經幫你找到有意向投資的機構了,但你要先給一筆「項目活動經費」。
  
  你小小地拿個一二十萬給我,我就幫你找幾千萬上億的投資。
  
  「走投無路」的人,通常拿不出來這筆錢。
  
  故事就此完結,公司就此結業。
  
  也有「長夜著」砸鍋賣鐵,借錢賣房子把錢給「投資人」的。
  
  那屬於沒有見過世面。
  
  不知道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就這樣都信,你不被騙誰被騙?
  
  可被這樣低段位的騙術騙的「創業者」還不在少數。
  
  為什麼呢?
  
  創業者對自己的項目,大多都沒有足夠的認識。
  
  他們是真的覺得自己的項目好得不要不要的,「自己的孩子」嘛,再怎麼醜,那也是好看的。
  
  反過來呢,也是一樣的。
  
  也不是每一個「投資人」都比「創業者」聰明。
  
  被騙的投資人,絕對不比被騙的創業者少。
  
  很多傳統行業的成功人士,有了錢之後,都想折騰個「投資機構」出來,特別是他們的子女。
  
  太多人聽說隨隨便便投個資,等到上市就能賺到上千倍的利潤,這在傳統行業是不可想像的。
  
  動不動就有人說起軟銀投資馬雲的上千倍回報,還有像徐小平這樣的天使投資人投出的上萬倍回報。
  
  為了討好這些新鮮出爐的「投資機構和投資人」,很多創業者,都自稱為「連續創業者」。
  
  就是我曾經成功地創立了一個公司,我給它買了個好價錢,現在繼續創業。
  
  這些人很擅長於包裝自己的公司。
  
  沒有見過世面的「投資人」,經常就這麼被騙了。
  
  「連續創業者」騙到幾輪投資之後,就不干了,「爛尾」的公司,比比皆是。
  
  回報率?
  
  當然是負數居多,投了這樣的「創業者」你不虧本,誰虧本?
  
  投資市場,現在魚龍混雜,國內是這樣,美國也好不了太多。
  
  需要特別厲害的火眼金睛,才能真正找到好的項目。
  
  所以,華爾街的大投行,早就已經不做「天使」。
  
  不是在最後一輪的時候介入,就是在IPO的時候介入。
  
  這個時候,公司的體量已經非常大,你的投資回報率不會那麼高。
  
  但能投個幾百億下去的人和機構,也根本就不會想著有幾千倍的回報率,有個幾倍,那就已經是天文數字了。
  
  而且這個時候進去,被投資的公司的前途,基本上都已經是可以比較明確地看得出來的了。
  
  就算是小小的幾倍,賺的錢也已經是「一籮筐」了,但是沒有辦法成為「投資神話」而已。
  
  一個投資神話的誕生,需要同時具備兩個因素,好的投資人,好的創業者。
  
  好的投資人很多,經歷過原始資本積累的大投行,多少都會有一些眼光獨到的投資經理。
  
  好的創業者,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一般都是要走一些彎路,經歷一些波折,等到最後顯露出來真實的實力的時候,可能就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投資時機,有很多人在搶了。
  
  對於像Y‧Y這樣,前途非常明確的公司,大大小小的投行都會希望儘早進入。
  
  顏凌開了個口,說兩個月之後,可能會有上市計畫。
  
  可卻從來沒有聽到Y‧Y完成天使輪、PreA輪、A輪之類融資的報導。
  
  Y‧Y離上市應該還很遙遠,現在投資Y‧Y絕對是最佳的時機。
  
  就這樣,繼熱情的記者之後,很多投資人開始對顏凌感興趣。
  
  顏凌在美國生活了十幾年,想要通過熟人關係找到顏凌,並不是一件難事。
  
  顏凌就算別人不見,沃頓的同學讓他去見一見的朋友,前嫂子讓他去見一見的朋友,他也沒有辦法全部推辭。
  
  可是,這見到面,還不如不見。
  
  顏凌接受媒體記者採訪的時候,就只會說「再過兩個月你們就知道了」。
  
  在和投資人說話的時候,就只會說:
  
  「我這兩年連續開了36家店,確實沒有什麼錢了。
  
  我也覺得是到了需要融資進行大規模擴張的時候了。
  
  但是Y‧Y創意總監說她夠錢開店,暫時不需要投資。
  
  你們再等兩個月,我和創意總監商量好之後,再給你們答覆。」
  
  顏凌的美國之行,時不時地就拿別人眼裡壓根就不存在的Y‧Y創意總監出來當擋箭牌,打太極。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266
發表於 2018-4-29 21:41:45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百六十九章 閃亮登場(8)

  一家公司,接受投資的時間越早,最後上市的時候,這個公司屬於你自己的部分就越少。
  
  和「富可敵國」的投資機構比錢,顏灩自己現有的那點資產根本就是不夠看的。
  
  但如果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本身並不差錢,也不見得是一定要上市的。
  
  非上市企業,一來不用公開自己的業績,二來不用被各個部門監督,三來不用向投資人解釋公司的錢都是怎麼花的、花到哪裡去了,總之如果不需要資金進行「極速」擴張的話,不上市好處多多。
  
  比如現在,Y‧Y這種完全不把錢放在眼裡,每個月只開半個月,這麼浪費租金、浪費人力物力的行為,如果寫進上市公司的財報裡面,不被投資人和股民罵死才怪。。
  
  Y‧Y要是上市了,就肯定沒有辦法繼續任性了。
  
  除非是像Salvatore Ferragamo那樣,只拿很小的一部分股權出來做上市,上市的目的簡單到只是希望通過公眾的監督,來讓自己的企業變得更加正規、更加現代,並且能夠得到更好傳承。
  
  到了菲拉格慕這樣的程度再上市的話,那肯定也一樣是投資人擠破腦袋想要進來的。
  
  這樣的上市方式,最後大部分的股權,還一樣是掌握家族自己的手裡。
  
  上市也好,退市也好,說到底,還是自己「一家人」說了算。
  
  總之呢,對於要不要接受投資,要不要上市,要不要「正規化」。
  
  摸著石頭過河的顏家兄妹,在現在這個階段,確實是還沒有想好。
  
  潮牌Y‧Y現階段並沒有遇到發展資金上的問題,顏家兄妹並不急著考慮上市的事情。
  
  兄妹自己不急,聞到錢味,想要創造華爾街的下一個神話的但投資人們很著急。
  
  對於投資人和投資機構來說,他們要面對的情況,和創業者事處於完全相反狀態的。
  
  看好一家公司,越早進入,公司的估值就越低,等到上市的時候能拿到的投資回報率也就越高。
  
  華爾街對Y‧Y感興趣是好事,但是要不要接受投資機構的錢,就是一個比較不太好下的決定。
  
  接下來,Y‧Y肯定是要加快在全球範圍之內開店的速度的。
  
  如果都用自己的錢,肯定會影響擴張的速度,而且風險也比較大。
  
  拿別人的錢進行擴張的話,擴張到最後,很多事情都不能由自己來控制。
  
  而且拿到一大筆投資,一下鋪開幾百家店,並絕對不是顏灩想要看到的。
  
  顏灩這次來到紐約,首先要解決的是讓Y‧Y品牌和顏凌的夢想接軌的問題。
  
  Y‧Y做潮牌,時常會出一整個系列。
  
  T恤,衛衣、帽子、褲子,手鏈、項鏈、腰帶、皮夾,裡面的東西包羅萬象。
  
  很多「常客」也是品牌的特邀設計師。
  
  粉絲對Y‧Y門店的認同感也會比別的品牌高一些。
  
  畢竟,能把專門過來搗蛋的人,也轉化為自己的粉絲,是很難有品牌可以做得到的。
  
  事實上,Y‧Y雖然開一家,火一家,但是運營成本還是很高,店員的工資,加上工作室簽約設計師的工資,還有那些特邀設計師的費用。
  
  這所有的東西加在一起,淨利潤並沒有Y‧Y看起來那麼「有油水」。
  
  Y‧Y的每家店都是賺錢的沒錯,但是考慮到前期的投入,裝修、店租、還有非常霸氣地入駐到每一家門店裡面的「Y大師」,沒有一項是屬於「小成本」的。
  
  想要收回全部的投資,光靠現在這樣的商業模式,就肯定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這樣賺錢,絕對沒有顏灩把錢放到私募基金裡面來的快。
  
  這個問題,顏家兄妹其實很早就已經意識到了。
  
  Y‧Y是懵懵懂懂、晃晃悠悠地被「架著」走上了粉絲經濟的發展道路。
  
  粉絲不是「現金」,但粉絲的獲得通常都是極其昂貴的。
  
  尤其是在當下這樣的互聯網時代,「流量」才是最貴的。
  
  一般的品牌,想要有Y‧Y現在這樣的知名度,光廣告費就得幾個億。
  
  貴就算了,廣告吸引到的「流量」,還根本就不能算是品牌的粉絲。
  
  Y‧Y的品牌價值下從逐月增加的排隊粉絲的數量就可見一斑,華爾街看中的,也是Y‧Y品牌的無形資產。
  
  可是怎麼讓品牌價值變成收入,就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儘管Y‧Y的品類要比一般的品牌多得多,但Y‧Y仍然不是一個很全面的品牌。
  
  Y‧Y從來都沒有出過鞋子,哪怕是一雙都沒有。
  
  不是Y‧Y龐大的設計師群體沒有設計過鞋子,而是從來沒有哪個鞋子的設計,是通過了那個莫須有的、很有可能就是Y大師的設計總監認可的。
  
  有很多設計師屢敗屢戰的設計師,做過好多次嘗試,但從來都沒有成功的消息傳出來過。
  
  最後有這些人得出了同一個結論,Y大師哪裡都「長眼睛」,但是腳上不長,沒有辦法掃瞄鞋子。
  
  如果說,每個月只開半個月是一種飢餓營銷的話,那等Y‧Y出鞋子的粉絲,絕對都已經等到「骨瘦如柴」了。
  
  顏凌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Y‧Y接下來要發展成為一個更為全面的潮牌,指的就是鞋子。
  
  Y大師的腳其實一點都不瞎,人家渾身上下,哪兒哪兒都是眼睛。
  
  鞋子當然也可以讓Y大師進行掃瞄。
  
  但鞋子和衣服不一樣,不是做得寬鬆一點,材料好一點,就會穿著舒服。
  
  Y‧Y需要留下足夠的空間給鞋子,這才是顏凌的「老本行」。
  
  鞋子也肯定不能是按照其他品類那種眾包的做法。
  
  之前的那種特立獨行的經營模式,賺足了眼球,賺足了要喝,但並不能賺到足夠多的錢,最關鍵的是,不能讓顏家兄妹更接近自己的夢想。
  
  最開始,一個月只開半個月,確實是無奈之舉,再往後,就是兄妹有意為之了。
  
  兩個月之後,Y‧Y的所有門店都將會結束被粉絲們詬病了很久的,不知道到底哪天「開業」,經常白排隊排一夜的「毫無人性」,完全不顧粉絲「死活」的開張時間。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267
發表於 2018-4-29 21:42:00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百七十章 閃亮登場(9)

  顏凌和顏灩已經達成共識,在2015年7月的高級定製時裝周結束之後,Y‧Y的現有36家門店,都要「重新開業」一次。
  
  原先潮牌的部分,一樣是只開半個月,剩下的半個月,什麼都不賣,只賣鞋子。
  
  一樣是潮牌,但是要把店開出階段性。
  
  為了給「重新開業」一個平穩過渡,從2014年最後兩個月開始,Y‧Y各個門店的「營業時間」,都已經開始慢慢變得有規律了。
  
  上半個月開店的都一直是上半個月,下半個月開業的就一直是下半個月。
  
  連續半年的時間,都是在每個月的同一天開店。
  
  原來粉絲罵Y‧Y營業時間不固定,現在固定了之後,就有更多人在罵,覺得少了很多「堵門和賭博」的樂趣。
  
  別的品牌的粉絲是什麼樣的,顏灩不得而知。
  
  但Y‧Y的粉絲,罵歸罵,粉照粉。
  
  真實的情況完全就屬於越罵越火的狀態。
  
  Y‧Y有個「真愛粉」,在紐約一家門店的牆上畫了很多次塗鴉,幾戶每個月都是提前很久排隊,等著牆被刷白,看著刷白的部分越來越少,「永久性」塗鴉越來越多,而他的卻一個都沒有留下。
  
  這位至今還沒有成為特約設計師的「真愛粉」,就在網上罵創意總監眼睛瞎。
  
  此人罵功一流,罵人和唱Rap一樣,超級有節奏感,罵了六七百字,完全都不帶重樣的。
  
  罵完之後,第二個月繼續畫,畫完還是沒有被留下就又接著罵。
  
  不但罵紅了Y‧Y這個品牌,他自己也順帶著成了網紅。
  
  越罵越火是一件好事,但這件好事是發生在並沒有給品牌做出根本性改變的前提之下。
  
  還是一樣只開半個月,還是原來的商業模式。
  
  顏凌做過一番市場調查,如果從開半個月變成每天都開的話,就有可能會掉一大批粉絲。
  
  畢竟愛開不開,才是Y‧Y原本應該有的「街頭氣質」。
  
  但現在的這一步,又是Y‧Y必須要走的。
  
  生意小的時候,當然是可以任性,做大了,還繼續任性的話就很難真正地把這件事情做大。
  
  只賣鞋子的半個月,看起來會比賣潮牌的其他所有品類的拿半個月要簡單和輕鬆得多,但那只是看起來而已。
  
  雖然Master Y是非常有型有款有身材的機器人,但實際上,為了方便管理,Y‧Y的潮牌裡面有很多衣服都是統碼的。
  
  如果不是這樣,每個尺寸來一件的話,也不可能出現只有一件的限量版。
  
  可是,衣服可以統碼,鞋子要怎麼統?
  
  穿寬大一點的衣服,可以直接把上衣當「裙子」穿,配飾也好,帽子也好,認真搭配一下,常常還可以穿出點特別的韻味。
  
  但讓35碼的腳去穿45碼的鞋子這個樣子的賣鞋方式,就不屬於任性,而屬於腦殘不想做生意了。
  
  小任性和大事業要如何兼得,這是一個比較耗費腦細胞的事情。
  
  尤其是在設計總監壓根就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分配給Y‧Y。
  
  衣服可以讓各路設計師眾包,但是鞋子不可以。
  
  按照顏凌的想法,Y‧Y應該從之前最多人喊著希望「再版」的衣服裡面,選出一些「經典款」,然後推出那些系列的鞋款。
  
  衣服可以賣得五花八門,但是鞋子就只賣經典的款式。
  
  賣經典款的好處是,可以事先選定款式,在國內做好了,然後在每個門店賣同樣的鞋子。
  
  這樣就可以是量產的鞋子,不在需要每個月都出一大堆新款。
  
  買衣服半個月賺吆喝,賣鞋子的半個月賺錢。
  
  顏凌的想法和顏灩不謀而合,好好賺錢,好好做鞋子才是硬道理。
  
  但「經典款」這個概念,好是好,但是並不能讓粉絲有足夠的參與感。
  
  而且,由於Y‧Y開店方式的特殊性,每一家門店的經典款其實還都不太一樣。
  
  就算是上升到經典款這樣的概念,鞋子如果全都由顏灩來設計的話,那也沒有辦法做到真正的省時省力。
  
  而且,一個款式,如果不能每一家門店都一起賣的話,那就還仍然沒有辦法算可以「量產」的鞋子。
  
  2015年1月Maison Yan II的第一個正式的Haute Couture高級定製發佈會做完之後,顏灩留了一天半的時間想Y‧Y的鞋子要怎麼「多快好省」地推向市場。
  
  但顏灩被高定發佈會給累壞了,她想Y‧Y的鞋子,想了沒多久,就直接睡著了。
  
  而且,一睡著就睡了將近20個小時,屬於那種雷打不醒的深度睡眠狀態。
  
  搞得助理一度懷疑是不是暈過去了,要不要打電話叫救護車。
  
  等顏灩悠悠轉醒的時候,就發現留給自己「私生子」Y‧Y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
  
  她本來還想去Y大師的數據庫裡面看看有沒有什麼元素,能不能提煉點Y‧Y的人氣最高的款式裡面比較共同的特性。
  
  潮牌和高級定製是兩個天差地別的領域。
  
  潮牌最重要的是要潮,從人氣設計師的人氣款裡面提煉共同的特性,立刻就變得毫無個性可言。
  
  顏灩想了想,就有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把Y‧Y的歷史數據拋在了腦後。
  
  睡飽了之後的顏灩忽然就有了靈感。
  
  她沒花什麼時間構思,就直接動筆開始畫設計圖。
  
  顏灩設計了一款簡潔的純色的鞋子,有著最時尚的外觀和最舒適的腳感,用最輕的材料。
  
  在這雙鞋的設計上,顏灩把自己過去幾年在製鞋領域的心得全部都用上去了。
  
  這雙鞋子什麼都好,就是配色過於單調,儘管造型時尚,但卻沒有潮牌的那種特立獨行的另類氣質。
  
  顏灩一畫完,就把設計圖發給顏凌,讓他出樣鞋。
  
  明明沒有太多潮牌的感覺,卻非常霸氣地表示,本大小姐現在還是很睏,已經沒有空修改了,今年就這一款鞋子了,讓工廠加緊生產。
  
  顏凌聽到一年一款鞋子,還一位自己聽錯了,他的堂妹怎麼越大越任性。
  
  但是看完設計稿之後,顏凌就明白了顏灩的意思。
  
  顏凌搖了搖頭,他總算明白為什麼很多天才的發明,都是源自於人類的人懶惰。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268
發表於 2018-4-29 21:42:16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百七十一章 忽然轉性

  顏凌一開始希望有更多的鞋型可供選擇,但是考慮到顏灩目前的工作狀態,能保證一年出一雙她自己滿意的,「穿著像沒有穿一樣舒適的」潮鞋,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而且,顏灩的設計非常取巧,整個一個想要一勞永逸的架勢。
  
  顏灩就設計了一個鞋型,還表示Y‧Y以後每年都只會出一個款鞋,以「無感穿著」為最大的賣點。
  
  這個鞋子鞋面的設計有一個兩毫米的凹陷,因為是純色的,所以第一眼,從視覺上看也並沒有很明顯的感覺。
  
  凹陷的邊緣是兩排隱藏式的插孔。
  
  這樣的設計,比較不一樣的地方,當屬鞋面最外面的那一層是插入式,並且可以隨意更換的。
  
  在鞋子設計圖的旁邊,顏灩還畫了一個獨立的鞋面設計。
  
  最外層的鞋面加入了很多「經典款」潮服的元素。
  
  也就是說,鞋面是那種組裝式的。
  
  對於粉絲來說,每一年,只要買一雙鞋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根據自己的衣服購買配套的鞋面。
  
  這樣以來,除了鞋面的部分,「基礎鞋」就可以在國內的工廠統一製作。
  
  以顏凌和顏灩從小就已經有的默契度,他壓根就不需要再問顏灩接下來是希望要做什麼樣的事情。
  
  凌煙鞋業很快就上了一條全新的板鞋運動鞋生產線,生產顏灩設計的鞋子。
  
  第一批計畫生產的鞋子只有黑和白兩種顏色,百搭的顏色,組裝什麼樣的鞋面都不會太突兀。
  
  然後,顏凌又在美國開了個工廠,專門做鞋面的部分。
  
  樣鞋出來之後,顏灩基本上還算滿意,除了一點。
  
  顏灩想要一雙「穿了和沒有穿一樣」的鞋子,那首先就必須要輕。
  
  但是顏凌竭盡所能,選了目前市場上最輕的製鞋材料,完成顏灩的設計圖裡面的樣鞋之後,出來的重量還有一百六十六克。
  
  這壓根就不是顏灩這個可以接受重量。
  
  顏家大小姐拿到樣鞋之後,極度地不爽:「Nike好幾年前就有的跑鞋Mayfly只有135克,New Balance剛剛(2015)面世的RC5000重量更是在100克之內,你拿一隻快兩百克的鞋子和我說什麼『無感穿著』。」
  
  顏家大小姐,在高級定製的圈子混久了,用的都是全球最頂級的材料,壓根就看不上這種「普通」市場的「普通」製鞋材料。
  
  顏凌好心相勸,Y‧Y不是Maison Yan II。
  
  顏灩充耳不聞,還表示自己很忙,讓顏凌盡快解決重量的問題,超過100克的破玩意兒就不要拿給她看。
  
  另外Nike的Mayfly跑鞋壽命很短,飽受詬病,質量不過關的,也不要拿給她看。
  
  過去的這幾年,顏灩累趴了,她順帶著把自己的堂哥也累趴了。
  
  顏凌只好滿世界地給顏灩找材料,找來找去也沒有找到符合他哪個無比龜毛的堂妹想要的材料。
  
  New Balance那雙鞋,為了成為世界上最輕的鞋子,整個鞋面要多薄有多薄,而顏灩的設計,厚度和正常的運動鞋沒有任何區別。
  
  快要被材料給搞崩潰的顏凌,又生氣又無奈,他覺得自己需要找顏灩吵個架,不「罵」到顏灩接受現實絕不罷休。
  
  結果,顏凌還沒有「開罵」,就被自己的堂妹給數落了一通。
  
  「你怎麼到現在還沒有搞定材料,斯坦福材料實驗室剛剛研究出來的材料不就挺好的嗎?」顏灩一臉的無辜。
  
  顏灩說的那個材料,看到的時候,還沒有從實驗室「出來」,還處在最後實驗的階段。
  
  是一個根本就還沒有量產的準成品。
  
  那塊材料是李天樂和李天祐從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隔壁」的材料實驗室裡面借出來的。
  
  機器人兄弟拿這個材料的目的,是希望看看能不能用在Y大師的身上。
  
  以來可以讓Y大師的體重從機器人的量級,變成人類的重量。
  
  二來可以讓Y大師的皮膚變得更好一些,又嬰兒肌膚般的觸感。
  
  結果這個材料就被顏灩給盯上了。
  
  當時Maison Yan II就想要用這個材料做衣服。
  
  可人家這是專利材料,又還沒有進入生產階段,想買材料的話,就先要買專利,光專利的轉讓費就要上千萬美金。
  
  用新型材料做幾件衣服的話,分攤到每一件上面的專利費就是天價。
  
  Maison Yan II這麼高大上的高定工作室也根本就買不起。
  
  這位顏大小姐,想讓Y‧Y的鞋子用這個專利材料,壓根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主。
  
  過去這兩年,顏凌開了這麼多家Y‧Y潮牌店,雖然銷量很好,但是很多前期的投入都還沒有收回來。
  
  顏凌完全不覺得有必要花那麼多現金去買專利。
  
  別說公司的現金流有點吃緊,就算他有足夠的現金買專利也不會買。
  
  因為買完專利之後,就有投入生產,一條高科技的生產線,少說也要幾千萬美金。
  
  顏凌被數落完就更想找堂妹吵架了:「顏大小姐,你知道那個專利要多少錢嗎?」
  
  「顏大哥,你沒錢你不會早說啊?」顏灩一臉的「鄙視」。
  
  「顏小妹,你有錢你自己去買啊!」顏凌極度地無語。
  
  「我買就我買。烏龜怕鐵錘啊?」就在這個時候,顏灩投在Ian私募基金的錢,到了可以贖回的階段。
  
  顏灩毫不猶豫地就把自己投在私募的錢都收回來了。
  
  顏灩非常看好這個專利,對這種材料的前景充滿了期待。
  
  拿下專利之後,先上一條小的生產線,給自己用的品牌用個一兩年。
  
  等到這個材料出名之後,她光賣材料,就能賺的盆滿缽滿。
  
  光「輕」這一個元素就足夠有賣點了,更何況,這還是一種極度「親膚」的材料。
  
  這個專利材料的應用面,又不會僅僅只限於鞋子。
  
  顏凌第一次想要找自己的堂妹吵架,結果架沒有吵起來,還被自己的堂妹給數落了兩通。
  
  Y‧Y發展到現在,顏灩每天都在哭窮,從來沒有出過一分錢,她號稱自己是創意總監,只負責出力。
  
  顏凌一分錢都舍不得花的「小氣鬼」堂妹,忽然就轉性了。
  
  一出手,就來了個大手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269
發表於 2018-4-29 21:42:28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百七十二章 花錢找罵

  顏凌一開始還有心勸顏灩不要一有錢就毫無節制,和一輩子沒有見過錢似的。
  
  但在看到這個新型材料之後,顏凌直接就繳械投降了。
  
  材料這兩個字,聽起來一點都不高大上,但斯坦福的材料實驗室,可是集合了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一大堆精英的。
  
  只不過,一個還存在於實驗室,沒有量產,也沒有經過市場檢驗的材料。
  
  花上千萬美金買個專利,再花幾千萬建一條生產線,這絕對是需要很大的魄力的。
  
  顏家兄妹剛好最不缺的就是魄力。
  
  不僅有魄力而且還有錢,在別的買家還在觀望的時候,顏家兄妹一次性就把錢給付清了,用最快的速度投入生產。
  
  全球新材料領域Top5實驗室的最新研究成果用上去之後,一隻四十二碼的鞋子的重量,直接降到了五十克以內,基礎鞋的重量47.16克。
  
  最外層的鞋面因為「插件」比較多,重量「高達」2.26克
  
  即便如此,「整鞋」的重量加起來還不到一兩,而號稱全球最輕的New Balance MRC5000 同樣碼數的重量是88克。
  
  顏灩設計的款板鞋,在使用了新材料之後,「無感」程度甚至遠遠超出了顏灩自己的最高預期。
  
  …………………………
  
  2015年的2月份,Y大師又進行了一次升級。
  
  所有被Y大師認可的設計在提交完成之後,都會收到Y大師的一封郵件,問設計者有沒有興趣把自己的設計,濃縮到一個不規則的幾何圖形裡面。
  
  至於這個幾何圖形是用來幹嘛的,Y大師並不屬於人類,也沒有人教過它,做「人」要懂禮貌,人家問問題要懂得回應這樣的事情。
  
  設計師發來的「這個幾何圖形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有沒有額外的設計費?為什麼忽然多了這樣一個選項?」等等一系列的郵件,Master Y一封都不曾予以理會。
  
  所有的郵件,已經發出,就石沉大海。
  
  Y大師的任性,不知道是被誰傳染的。
  
  Y大師的邏輯很簡單,問不問是本大師的事情,做不做是設計師的事情,回不回答要看本大師的「心情」。
  
  到了2015年5月,在顏凌接受完專訪之後,Master Y忽然良心發現,統一回覆了關於幾何圖形的一系列問題。
  
  回答是回答了,但Y大師大概是和顏灩一樣,「語言能力受限」,給的答覆直接剽竊了顏凌接受採訪時說的話,就只有那句簡單粗暴的:再過兩個月你們就知道了。
  
  這不回覆還好,一回覆,又是被粉絲們各種罵,各種群起而攻之。
  
  在之前N多塗鴉沒有一個被採用的那個「憤青」,因為超一流的「罵功」走紅之後,Y‧Y又吸引了一大批饒舌歌手。
  
  這些人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超過五百人的「興趣小組」。
  
  聚集在這個社群裡面的,都是專門寫或者唱Rap罵Y‧Y的。
  
  顏灩特別喜歡這個「興趣小組」,罵一個人也好,罵一個品牌也好,要一直不斷地「推陳出新」,罵出新意,罵出水平,這其實也是一件非常考驗能力的事情。
  
  沒有強大的粉絲文化,絕對沒有辦法隔三差五地就出「新歌」。
  
  「罵」的方式有很多,能不帶一個髒字且沒有重複「歌詞」的罵法,是顏灩認為的最高境界。
  
  …………………………
  
  顏灩之前每天忙高級定製就已經忙得天昏地暗,再加上需要設計鮑鮑的婚禮,真的是沒有太多時間管自己的私生子「Y‧Y」。
  
  2015年5月,鮑鮑的婚禮結束之後,顏灩這個名義上和事實上的Y‧Y創意總監,好不容易在「萬」忙之中抽出了幾天時間,來了一趟紐約。
  
  第一批鞋子已經做好了,第一批鞋面也已經做好了。
  
  作為一個吹毛求疵的設計師,她肯定需要到現場檢查一下鞋子和鞋面的配合度。
  
  Y‧Y出鞋子,如果不能引起轟動,那就很有肯能會導致失敗。
  
  顏灩可是把自己如今的半數身家都投到Y‧Y的鞋子上,而且很有可能還要繼續投入。
  
  光靠現有的黑粉罵過來,真愛粉罵回去保持的熱度肯定是不夠的。
  
  怎麼都得再下點血本。
  
  顏灩決定給Y‧Y的粉絲們發點福利。
  
  七月份Y‧Y的潮鞋上市,再怎麼晚的話,五月份也必須要開始做活動。
  
  五月份,Y‧Y的所有門店都調整成了上半個月開店。
  
  去年底的那次調整,Y‧Y是有18家店固定開上半個月,另外18家店固定開下半個月。
  
  那些固定一號開的門店沒有什麼異樣,可是那些已經習慣16號去排隊的粉絲們,就有點「出離憤怒」了。
  
  Y‧Y是沒有明說沒錯,但是,半年來,每個月都是16號開門,忽然不打一聲招呼,就又改了,簡直就是不可理喻。
  
  想要罵Y‧Y的人更多了,想要去門店塗鴉「砸雞蛋」的人也更多了。
  
  但是,這一次,所有想要開罵的人,都傻了。
  
  那個不可一世,眼睛長在頭頂上潮牌Y‧Y竟然發了一個致歉聲明。
  
  為自己從成立之初就從來沒有正常過的營業時間向粉絲們道歉。
  
  道歉聲明的最後一句,倒是非常符合Y‧Y慣有的風格。
  
  寫的是:這個道歉毫無誠意,如果道歉有用,要警察幹嘛?
  
  緊接著,Y‧Y非常有「誠意」地宣佈了自己的粉絲福利計畫。
  
  第一項是給設計師的,如果過去兩年的時間,至少有三個作品被Y大師「錄用」的都都可選出自己最滿意的一個作品,讓粉絲進行票選。
  
  選出三個「歷史最佳」,獎金是20、15和7萬美元。(備註:只關注人氣,不關注設計內容。)
  
  沒有備註的話,第一項還是聽正常的,加上了備註,就變得特別地不正式。
  
  但和第二項粉絲福利計畫相比,第一項絕對可以算得上是正式地不能再正式了。
  
  第二項是要選出「最佳單曲」獎金是16萬美元。(備註:只關注人氣,是不是黑粉沒有關係。)
  
  第二項福利,並沒有要求是Y‧Y的設計師或者至少是特邀設計師才能參加。
  
  按照這樣的規則票選的「最佳單曲」根本沒有不是罵Y‧Y的。
  
  花錢找人「寫歌」來罵自己,大概也只有Y‧Y這樣的奇葩品牌才做得出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270
發表於 2018-4-29 21:42:40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百七十三章 幕後老闆

  顏灩來到紐約。
  
  紐約,是齊亦的「地盤」。
  
  小齊子如果有膽子不在第一時間出現在機場的話,那顏灩和齊亦之間的關係就凶多吉少了。
  
  畢竟,三年都過去了,那個顏灩眼中,能贏得任何一場辯論的,「宇宙最強四辯」,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能夠搞定自己的媽媽。
  
  齊亦的媽媽,有著超乎常人的固執。
  
  事情發展到現在根本就還是一道無解的方程。
  
  顏灩和齊亦如果因此分手了,也並沒有什麼值得奇怪或者讓人震驚的地方。
  
  按照顏灩向來果斷乾脆的性格,就算後悔也一樣有辦法對自己狠心。
  
  她是完全有可能痛定思痛,做出分手的決心的。
  
  畢竟,顏灩和齊亦之間,除了有一道無解的方程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幾乎同樣致命的問題。
  
  兩個人的物理距離,一直都非常遙遠。
  
  重逢之後的四年,真正在一起的時間,加在一起都沒有超過四個月。
  
  這絕對不是一段良性的關係應該有的樣子。
  
  齊亦和顏灩原本計畫好的路徑也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最開始,兩個人商量好的是,短暫的異地,然後一起在紐約奮鬥幾年,接著一起回國發展。
  
  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
  
  …………………………
  
  顏灩到了機場之後,有個超級大帥哥來接他。
  
  只可惜,這個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的人並不是齊亦,而是比顏灩早半個月到紐約的堂哥顏凌。
  
  「顏大哥,你什麼成了好萊塢巨星了,來機場接個人還整這麼一身全副武裝?」顏灩一見到顏凌就開始調侃。
  
  不過這也不能怪顏灩,因為顏凌的造型著實是有些誇張。
  
  戴了黑超不說,還戴了黑色的口罩。
  
  整個一個躲避粉絲的「國際巨星」的架勢。
  
  這種裝束其實特別不好,真正的巨星通常也不很少有這麼打扮的。
  
  穿的人可能自己覺得很低調,特別適合掩人耳目。
  
  但「正常人」通常很少這麼裝扮。
  
  如果真的是個大明星的話,這麼做純屬欲蓋彌彰。
  
  熙熙攘攘的機場,人來人往。
  
  大部分人並不會關心機場裡面擦肩而過的都是些什麼人。
  
  除了自己,多半就只會再關心一下剛剛送自己走或者即將過來接自己的人。
  
  你就正正常常地穿,很有可能注意你的人並不會很多。
  
  相反,你如果你做了特別「低調」的處理,那肯定就會收穫更多好奇的目光。
  
  大部分明星的黑超和口罩都是準備給沒有化妝的自己的。
  
  「你現在怎麼這麼有禮貌,整天都喊我顏大哥?從小到大,聽你喊我哥的時候還真的不是很多。」顏凌笑著從顏灩的手裡接過她的行李。
  
  「瞎說~『我堂哥』這三個字,可是我一直以來的口頭禪呢,從小說到大~」顏灩拒不承認。
  
  「你那都是和別人說話的時候才有的口頭禪,你當面叫我基本上都是直接叫名字的。」顏凌其實已經非常習慣堂妹先前對自己的稱呼了。
  
  顏灩在稱呼這件事情上,有點與眾不同。
  
  比如她經常和自己的爸爸媽媽稱兄道弟。
  
  顏灩對人的稱謂也從來都是千奇百怪的,尤其是那些關係比較好的人。
  
  顏凌一直都覺得顏灩能堅持不懈地叫自己名字,而沒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稱謂就應該已經算是比較不一樣的待遇了。
  
  顏灩以前從來沒有用過「顏大哥」這個稱呼,最近好像一開始用就有點用上癮了。
  
  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兆頭。
  
  顏凌非常瞭解自己的堂妹,有一就有二。
  
  顏大哥的頭一開,要是沒有及時止住的話,再往後,就不找到要跑偏到哪裡去了。
  
  他的堂妹是一個會拿「爺爺」稱呼自己的男朋友的那種奇葩,還有什麼是她叫不出來的?
  
  「大哥不能叫嗎?那我以後叫你顏小弟好了。」果不其然,顏灩非常愉快地,就給你顏凌一個新的稱謂。
  
  稱謂多樣化這件事情對於顏灩來說,那絕對是信「口」拈來的。
  
  「你還是直接叫我名字吧。」顏凌的訴求很簡單。
  
  「那怎麼行,你不是嫌棄我直接叫你名字沒有禮貌嗎?叫啥都行,叫名字肯定不行。我回頭有時間再好好想想。」顏灩提出了嚴正抗議。
  
  「我什麼時候嫌棄你沒禮貌了?」顏凌並沒有這麼想過,所以肯定也不會這麼說。
  
  「就剛剛啊,你說『現在怎麼這麼有禮貌』,言下之意,不就是要說我『以前怎麼這麼沒禮貌』嗎?」顏灩和顏凌說話的時候,從來都是特別的孩子氣。
  
  「你這都是跟誰學的?我說話,從來都只有明面上意思,並不存在言下之意。」顏凌印象中,自己的堂妹以前說話的時候,從來都不是以邏輯見長的。
  
  「當然是和我男朋友學的。」顏灩回答的理直氣壯的。
  
  「你說的是你前男友還是你現男友?」顏凌帶著顏灩從機場出來,卸下了自己的「全副武裝」之後問。
  
  「顏大哥,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說話變得這麼刻薄的?你老實交代吧,你的全副武裝,是我的前嫂子給你準備的,還是我的未來嫂子給你準備的?」顏灩基本上是不會讓自己在言語上吃虧的。
  
  「行了,不和你扯這些了,越扯越遠,我們還是先商量正事。你覺得你那兩個另類的粉絲福利計畫就夠了嗎?要不要做點線下的推廣。Y‧Y總不能一直做一個被罵紅的品牌吧。」顏凌急著到機場去接顏灩,主要還是因為「時間緊,任務重」。
  
  Y‧Y鞋子開賣的時間,已經迫在眉睫。
  
  但兄妹兩個還沒有正兒八緊地坐下來商討過相關的營銷方案。
  
  「怎麼會一直被罵呢,你作為Y‧Y品牌的創始人、幕後老闆,這回到美國,不是受盡追捧了嗎?
  
  沒看我們顏家大哥已經紅到需要用黑超來掩人耳目的境界了?」顏灩繼續調侃。
  
  「如果我是幕後老闆的話,那你是什麼?幕後老闆的幕後老闆嗎?」顏凌這會兒正處在,非常典型的,給顏灩提包的狀態。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6 13:0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