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43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咖啡常識] 咖啡的特性決定因素,你知道嗎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12-20 01:29:5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咖啡的特性決定因素,你知道嗎


喝咖啡時,有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咖啡酸,有的時候會感覺到咖啡苦……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原來是因為咖啡的「四味一苦」。

酸味:單寧酸,咖啡基本味道要素之一。

經提煉後單寧酸會變成淡黃色的粉末狀,很容易溶入水中,一經煮沸而產生焦梧酸,使咖啡味道變差。

苦味:咖啡因,咖啡基本味道要素之二。

咖啡因是咖啡所有成份中最為人注目的。它屬於植物黃質(動物肌肉成份)的一種,性質和可可內含的可可鹼,綠茶內含的茶鹼相同,烘焙後減少的百分比極微小,咖啡因的作用極為廣泛,會影響人體腦部、心臟、血管、胃腸、肌肉及腎臟等 各部位,適量的咖啡因會刺激大腦皮層,促進感覺判斷、記憶、感情活動,讓心肌機能變得較活潑,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增強,並提高新陳代謝機能,咖啡因也可減輕肌肉疲勞,促進消化液分泌。除此由於它也會促進腎臟機能幫助體內將多餘的鈉離子(阻礙水分子代謝的化學成份)排出體外,所以在利尿作用提高下,咖啡因不會像其他麻醉性、興奮性物(麻醉藥品、油漆溶劑、興奮劑之類)積在體內,約在二個小時左右,便會被排泄掉。

甜味:當咖啡生豆內的糖分經過烘培工序部分焦化後,其餘的部分就是甜味。

在不加糖的情況下,我們除了會感受到咖啡因的苦味、單寧酸的酸味,還會感受到甜味,便是咖啡本身所含有糖分造成的。咖啡生豆所含的糖分約有8%,烘焙後大部分會轉化成焦糖,為咖啡帶來獨特的褐色。形成褐色的焦糖作用,微妙地和單寧酸互相結合,產生稍苦的甜味。

濃醇:咖啡濃厚,芳醇的味道。


香味:咖啡生豆里的脂肪、蛋白質、糖類是香氣的重要來源。

咖啡內含的脂肪,在咖啡的風味上,占極為重要的角色。分析後發現咖啡內含的脂肪分為好多種,而其中最主要的大概要算酸性脂肪和揮發性脂肪。所謂的酸性脂肪亦指脂肪中含有酸,其強弱會因咖啡種類不同而異。揮發性脂肪是極複雜又微妙的東西。

焙炒過的咖啡豆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它接觸到空氣,特別是咖啡內含的脂肪,一旦接觸到空氣,除會發生化學變化外,味道,香味也會變差。

卡洛里的主要來源蛋白質,照百分比來看,它占的比例並不高。而像是滴落式等沖泡出來的咖啡液,因蛋白質多半不會溶出來,所以咖啡喝得再多,攝取到的營養也有限。那也就是為什麼咖啡會變成減肥者聖品的緣故。

(上海極睿)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5 01:1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