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小小㊣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公告] [加分活動] 票選 新世界七大奇景 活動結束囉~感謝大家捧場~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361
發表於 2011-10-7 10:06:59 |只看該作者
問題 1.選出您認為最美麗感覺最好的一張圖片

小飛我覺得都很好~不過最好的還是萬里長城囉~
萬里長城是我最喜歡的奇景~長城的歷史很悠久~
且長度也很長~真想去走走看~不知道走步走的完^.^




古羅馬競技場~也是小飛我很喜歡的奇景~
在競技場的打鬥~緊張.刺激.是小飛喜歡的原因~
我自己本身也很喜歡看武打片.所以我就更愛羅馬競技場!!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小小㊣ + 8 感謝您熱心參與論壇加分活動,論壇有您更精.

總評分: 威望 + 8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2

狀態︰ 離線
362
發表於 2011-10-7 10:34:43 |只看該作者
萬里長城可是從春秋戰國時代開始,為抵禦外族入侵的重要建設
我們今天看到的萬里長城
我想世界七大奇景,長城居首應該是
新世界七大奇景
1~萬里長城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小小㊣ + 1 感謝您熱心參與論壇加分活動,論壇有您更精.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4

狀態︰ 離線
363
發表於 2011-10-7 14:22:17 |只看該作者
當然第一名是選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是人類古代一項偉大的防御工程,體現了人類古代工程技術的非凡成就,僅粗略地計算一下,修築長城的磚石,如果用來修建一道厚一米、高五米的長牆,這道堵足以環繞地球一周而有餘!如果用來鋪筑寬五米、厚三十五厘米的馬路,那就能環繞地球三四周。

第二名投基督像

雕像中的耶穌基督身著長袍,雙臂平舉,深情地俯瞰山下里約熱內盧市的美麗全景,預示著博愛的精神和對獨立的讚許。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小小㊣ + 5 感謝您熱心參與論壇加分活動,論壇有您更精.

總評分: 威望 + 5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364
發表於 2011-10-7 15:05:11 |只看該作者
我就是喜歡萬里長城~從古至今不知好多少千年才蓋好的~全長好像4000多公里想到就可怕
從外太空好像也看的到~世界七大奇景當之無愧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小小㊣ + 3 感謝您熱心參與論壇加分活動,論壇有您更精.

總評分: 威望 + 3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365
發表於 2011-10-7 22:04:07 |只看該作者
我當人認為萬里長城是第一景,
現在的長城是戚繼光耗盡資源苦心建立,
選取險峻的山陵,
擺出一條兵戈的長龍,
只為了漢族人的安寧生活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小小㊣ + 2 感謝您熱心參與論壇加分活動,論壇有您更精.

總評分: 威望 + 2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2

狀態︰ 離線
366
發表於 2011-10-7 22:28:32 |只看該作者
約熱內盧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語:Cristo Redentor)是一座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是該市的標誌,也是世界最聞名的紀念雕塑之一。

基督像落成於1931年,總高38米,站立在里約熱內盧國家森林公園中高710米的科科瓦多(Corcovado)山頂,俯瞰著整個里約熱內盧市,他張開雙臂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是巴西人民熱情接納和寬闊胸懷的象徵。

在科科瓦多山上建造一座雕像的想法始於1850年代中期,那時一個天主教主教佩德羅·瑪麗亞·博斯請求巴西帝國的伊莎貝爾公主籌措資金建造一座大型的宗教紀念物。伊莎貝爾公主對這個主意不是很在意,而當巴西在1889年成為共和國後,這個設想完全被政府否定,因為當時的法律強制規定必須政教分離。

第二次“在山上建立一個地標”的提議是里約熱內盧大主教在1921年提出的。大主教組織了一個叫做“紀念像週”(Semana do Monumento)的活動來吸引捐款,捐款者主要是巴西的天主教徒。基督雕像的設計要求包括:須代表基督教的十字架,有一座手持地球的耶穌基督像和一個像征世界的基座。最後選擇了“救世基督展開雙臂”為設計外型。

這座紀念雕像由法國紀念碑雕刻家保羅·蘭多斯基設計,當地的工程師海托·達·席爾瓦·科斯卡監督建設。一組工程師和技師團研究了蘭多斯基的設計方案,並決定以鋼筋混凝土代替鋼材,以便更適合十字架形狀的雕像。科斯卡和蘭多斯基決定以滑石作為雕像的外層材料,因為它有柔韌性高的特點,而且能夠抵抗惡劣的天氣。里約熱內盧還特意建造了科科瓦多山的上山鐵路,以便將打造雕像所需的大塊石料運到山頂。

1931年10月12日在科科瓦多山上舉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禮,巴西總統瓦加斯為塑像剪彩,這一天是巴西主保聖人聖母Aparecida的紀念日——聖母顯靈日(又稱守護神節)。落成典禮的一大亮點是照明系統的啟動,原本計劃是由意大利發明家馬可尼從他在那不勒斯的遊船上,通過他發明的無線電啟動開關,但是由於當天天氣狀況惡劣,信號強度受到影響,最終不得不改由科科瓦多山上的工作人員手工開啟。

2006年10月12日,在塑像落成75週年慶典上,里約熱內盧的樞机大主教歐瑟比歐·奧斯卡·舍伊德[4]在塑像下為聖母顯靈日做禮拜,這使得這座基督像成為朝聖聖地,從此以後天主教徒可以在塑像前接受洗禮和宣布結婚。

170727yzg3rkw5k1nwgl2y.jpg (256.04 KB, 下載次數: 5)

170724a8et7gmuz75xt1gq.jpg (449.95 KB, 下載次數: 4)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小小㊣ + 4 感謝您熱心參與論壇加分活動,論壇有您更精.

總評分: 威望 + 4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2

狀態︰ 離線
367
發表於 2011-10-7 22:32:58 |只看該作者
基督像落成於1931年,總高38公尺,站立在里約熱內盧國家森林公園中高710公尺的科科瓦多(Corcovado)山頂,俯瞰著整個城市。張開雙臂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是巴西人民熱情接納和寬闊胸懷的象徵。

87px-Cristo_Redentor_Rio_de_Janeiro_4.jpg (5.86 KB, 下載次數: 8)

120px-Cristo_Redentor_viewed_from_the_base.jpg (6.56 KB, 下載次數: 4)

120px-Redentor.jpg (2.64 KB, 下載次數: 5)

120px-RioChristBack.jpg (4.16 KB, 下載次數: 3)

283px-Brasil_RioDeJaneiro_Corcovado.jpg (23.76 KB, 下載次數: 5)

Rank: 2

狀態︰ 離線
368
發表於 2011-10-7 22:45:30 |只看該作者
羅馬圓形競技場位於今天的義大利羅馬市中心,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建於西元 72 年至 82 年間,現在僅存遺跡,沒有實際功能了。其名稱來源 Colossus 本來解作巨像,因為尼祿時期此處有一座他本人的巨像。

  競技場由韋帕薌﹝Vespasian﹞皇帝下令修建,在其兒子提圖斯﹝Titus﹞在位期間建成,下一位國王圖密善又曾修建它,是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競技場建在另一個羅馬皇帝尼祿﹝Nero﹞的「金宮」﹝拉丁語:Domus Aurea﹞原址之上,這個宮殿在西元 64 年發生的羅馬大火中被毀。競技場是古羅馬舉行人獸表演的地方,參加的角鬥士要與一隻牲畜搏鬥直到一方死亡為止,也有人與人之間的搏鬥。根據羅馬史學家狄奧·凱西烏斯﹝Dio Cassius﹞的記載,競技場建成時羅馬人舉行了為期 100 天的慶祝活動,宰殺了 11,000 只牲畜。

  西元 217 年鬥獸場遭雷擊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毀壞,但是很快在 238 年又修復,繼續舉行人與獸或人與人之間的搏鬥表演,這樣的活動一直到西元 523 年才被完全禁止。西元 442 年和 508 年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對競技場結構本身造成了嚴重的損壞,在中世紀時期該建築物並沒有受到任何保護,因此損壞進一步加劇,後來乾脆被用來當作碉堡。15 世紀時教廷為了建造教堂和樞密院,竟然拆除了競技場的部分石料。1749 年羅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難為由才宣佈其為聖地,並對其進行保護。約翰·保羅二世教皇生前每年都會在此舉行儀式紀念這些殉難的烈士,但是卻沒有歷史證據顯示確曾有基督徒在此殉道。

  競技場這種建築形態起源於古希臘時期的劇場,例如埃庇道努劇場﹝Epidauros Theater,約西元前 330 年,設計師:皮力克雷托斯 Polykleitos the Younger﹞,當時的劇場都傍山而建,呈半圓形,觀眾席就在山坡上層層升起。但是到了古羅馬時期,人們開始利用拱券結構將觀眾席架起來,並將兩個半圓形的劇場對接起來,因此形成了所謂的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並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而羅馬競技場就是羅馬帝國內規模最大的一個橢圓形角鬥場,它長軸 187 公尺,短軸 155 公尺,周長 527 公尺,中央為表演區,長軸 86 公尺,短軸 54 公尺,地面鋪上地板,外面圍著層層看臺。看臺約有 60 排,分為五個區,最下面前排是貴賓﹝如元老、長官、祭司等﹞區,第二層供貴族使用,第三區 是給富人使用的,第四區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後一區則是給底層婦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在觀眾席上還有用懸索吊掛的天篷,這是用來遮陽的;而且天篷向中間傾 斜,便於通風。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層柱廊的水手們像控制風帆那樣操控。

  競技場的看臺用三層混凝土制 的筒形拱上,每層 80 個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環形券廊﹝即拱券支撐起來的走廊﹞,最上層則是 50 公尺高的實牆。看臺逐層向後退,形成階梯式坡度。每層的 80 個拱形成了 80 個開口,最上面兩層則有 80 個窗洞,觀眾們入場時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編號,首先找到自己應從哪個底層拱門入場,然後再沿著樓梯找到自己所 在的區域,最後找到自己的位子。整個競技場最多可容納 5 萬人,卻因入場設計周到而不會出現擁堵混亂,這種入場的設計即使是今天的大型體育場依然沿用。

  競技場表演區地底下隱藏著很多洞口和管道,這裏可以儲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鬥士,表演開始時再將他們吊起到地面上。競技場甚至可以利用輸水道引水。西元 248 年在競技場就曾這樣將水引入表演區,形成一個湖,表演海戰的場面,來慶祝羅馬建城

colosseum-01m.jpg (67.04 KB, 下載次數: 8)

colosseum-02s.jpg (24.22 KB, 下載次數: 9)

colosseum-03s.jpg (48.31 KB, 下載次數: 8)

colosseum-04s.jpg (51.63 KB, 下載次數: 5)

colosseum-05s.jpg (41.05 KB, 下載次數: 5)

gerome-1872s.jpg (38.72 KB, 下載次數: 9)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通訊產品達人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性感誘惑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唯美清純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369
發表於 2011-10-7 23:03:4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小㊣ 於 2011-10-9 12:29 編輯

~活動結束囉~感謝大家捧場~


此次投票:共有 504 人參與投票.
結果如下~

1.  1~萬里長城 (中國)        35.31% (256人)

2.  2~佩特拉古城(約旦亞喀巴省)        4.55% (33人)

3.  3~里約熱內盧基督像(巴西里約熱內盧)        7.72% (56人)

4.  4~馬丘比丘(秘魯庫斯科)        22.62% (164人)

5.  5~奇琴伊察瑪雅城邦(墨西哥)        4.55% (33人)

6.  6~羅馬競技場(義大利羅馬)        13.79% (100人)

7.  7~泰姬瑪哈陵(印度)        11.45% (83人)
有顆好心不如有張好嘴.會做的不如會說的.會說的不如會裝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6 10:3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