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2
- 最後登錄
- 2025-8-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97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7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肝硬化變肝癌!警覺肝硬化14種症狀,肝硬化飲食原則
網傳一篇中國報導,中國一名女子自30多歲起開始長白髮,為了美觀因此開始每月染髮一次,並持續10年之久。沒想到日前發現皮膚變黃、全身沒力氣等症狀,就醫後確診為化學性肝損傷,當地醫師研判與長年染髮有關。
不過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就現有報導資料中看不到染髮與肝硬化的相關性,加上目前醫學上並沒有案例,因此兩者是否有因果關係,恐有待進一步查證與研究。
雖然染髮與肝硬化的關係並未證實,但肝硬化若不處理,可能引發更嚴重的身體危機。肝硬化指的是肝臟因為長期發炎等因素導致的纖維化,這種纖維化會讓肝臟受損失能,病程通常是緩慢卻不可逆的。
在諸多風險因子中,病毒性肝炎和酗酒是導致肝硬化最常見的原因
(1) 慢性的B型或C型肝炎患者
(2) 長期酗酒者
(3) 脂肪肝患者
(4) 心衰竭患者
(5) 心包炎患者
(6) 自體免疫性肝炎患者
(7) 藥物性肝炎患者
(8) 膽道阻塞患者
(9) 某些較罕見的遺傳疾病:例如威爾森氏症、半乳糖血症等等
輕微的肝硬化通常沒有顯著症狀,因此患者容易疏忽而讓病情惡化
(1) 疲勞
(2) 容易瘀青或出血
(3) 腹部因為腹水累積而變大
(4) 下肢水腫
(5) 皮膚騷癢
(6) 黃疸:皮膚發黃、眼白泛黃
(7) 貧血
(8) 胸部、頸部或臉部出現蜘蛛樣血管瘤
(9) 肚臍周圍靜脈鼓脹
(10) 手掌紅斑
(11) 男性女乳症
(12) 肝性腦病變:出現神智方面的異常
(13) 門靜脈高壓
(14) 脾臟腫大
肝硬化的病程通常不可逆,所以治療目標多為減緩症狀並且防止病情惡化
(1) 戒酒
(2) 減肥
(3) 低鈉飲食:控制鹽分的攝取
(4) 服藥抗病毒藥物來治療病毒性肝炎
(5) 服用利尿劑來緩解水腫的症狀
(6) 補充白蛋白
(7) 服用幫助凝血的藥物或輸血以解決貧血症狀
肝硬化飲食原則
根據羅東博愛醫院營養科網站資料,肝硬化患者應該依病患肝臟病變的程度,修正飲食中蛋白質、鈉及水份的飲食。維持身體適當營養狀態並預防併發症發生,如:高血糖症、低血糖症、腹水、水腫、肝昏迷、黃疸、脂肪痢等。
肝硬化飲食原則:
戒酒。
若合併有食道靜脈曲張的病患應予於軟質或流質食物,並注意細嚼慢嚥。
避免攝食過於粗糙、堅硬、大塊及油炸、油煎的食物。
嚴重腹水或水腫情形嚴重的病患,可採少量多餐的進食方式,注意鈉攝取,並選用高熱量密度的食物或濃縮配方,以減少水分攝取。
每天鈉攝取量應限制低於2000毫克(約5克鹽)
若有低血鈉症,應限制每天水分攝取量為1000-1500cc。
若病人因脂肪吸收不良,有脹氣、餐後不適和腹瀉等脂肪痢症狀,宜將脂肪攝取量限制為每天總熱量的20-25%。
攝取足夠纖維質,以避免發生便秘,並減低腸內有害菌滋生而產生過量之氨
為預防食道靜脈曲張出血,纖維質得攝取可以軟質瓜類或葉菜為佳。
植物性蛋白質和酪蛋白有利於改善肝昏迷,可適量食用。
臨床上,肝硬化的患者有很大的機率會進展成肝癌,所以面對肝硬化千萬不能大意,畢竟肝癌不容易於早期就發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