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6-2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6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03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不淨觀的修持法
若人信解圓教,而煩惱重,不能習此夢幻觀者。應作不淨觀。 謂觀身五種不淨。
一、種子不淨。謂父母精血赤白二色和合成故。智度論雲 :是身種不淨,非余妙寶物,不由白淨生,但從穢道出。
二、住處不淨。謂在母腹中,生髒之下,熟髒之上,不淨流溢,污 穢充滿,彼中住故。又海山雲:不淨乃作衣裝,污穢便為飲食。
三、自體不淨。謂三十六物,皆是不淨共和合故。言三十六者。外有十二 ,發毛爪齒垢汗大小二遺眵淚涕唾。次有十二,皮膚血肉肪膏 腦膜骨髓筋脈。中有十二,心肝膽肺脾腎腸胃生髒熱髒赤痰白痰。 即知從頂至足,皆是不淨。永嘉師雲:革囊盛糞,膿血之聚,不淨流溢 ,蟲蛆住處,鮑肆廁孔,亦所不及。
四、自相不淨。謂九竅常流諸穢惡故。言九竅者。兩耳出垢。兩眼出眵淚。 兩鼻出膿涕。口出涎唾。大便道出屎。小便道出尿。智度論雲:種種不淨 物,充滿於身中,常流出不淨,如漏囊盛物。
五、究竟不淨。謂命終身壞,肨脹臭穢,膿血蛆分,不堪近故。天台雲: 從足至頭,從頭至足,循身觀察。唯見肨脹壞爛,大小便道蟲膿流出, 臭劇死狗。心地觀經云:應觀自身臭穢不淨,猶如死狗。
金光明經云 :我從久來恃此身,穢膿不可愛,雖常供養懷怨害,終歸棄我不知恩 。觀自身竟。復觀他人,若男若女所有之身,皆具五種不淨,乃至觀 一切世間有情之身,皆是不淨。故起信論雲: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 不淨。種種穢污,無一可樂。既觀皆是不淨,貪愛之心自然不起。阿含 經說:昔有國王嗜欲無厭。有一比丘以偈谏曰:目為眵淚窟,鼻是穢涕囊 ,口為涎唾器,腹是屎尿倉。但王無慧目,為色所耽荒。貧道見之惡, 出家修道場。天台雲:雖觀不淨,能成大事。如海中死屍,依之得度。
白骨觀
或作骨铄觀。應先觀自身額上,皮肉爛墜,唯見白骨。漸漸從狹至寬 。想於一頭,皮肉爛墜,見於白骨。乃至全身,皆見白骨。既見自身一 具骨铄分明現已。復觀余人爛墜亦爾。觀第二具已。漸次於一房一寺一 城一國,乃至遍地,以海為邊,骨铄充滿。為令觀心增長。復卻從寬至 狹漸略而觀。唯見一國皆是骨铄。漸見一城一寺一房一具。又於一具中 乃至漸漸唯見眉間少許白骨。見眉間少許白骨已。專注一緣。湛然而住 。如是修習,乃至得定。此觀成就,一切貪愛自然消亡。
即觀想人的身體成為白骨的修法。貪欲熾盛的眾生為制伏貪毒,可修此觀。又作骨想觀。依《俱捨論》卷二十二,此觀法可分成初習業位、已熟修位、超作意位三個階段。
(1)初習業位∶行者先將心念安住於自身的足指或額等某一點上,復假想思惟皮肉爛墮,漸令骨淨。其次觀全身成一具白骨,再擴及他身。漸廣至一家、一村而至全世界充滿白骨,後再攝回自己一身。
(2)已熟修位∶觀想一身之骨中,先除足骨,漸次自下迄上而去他部骨,及至僅殘存半頭骨的觀法。
(3)超作意位∶將殘存之半頭骨也去除,而將心止住於眉間,專注一緣湛然作白骨觀。
前二位系以作意觀白骨,第三位則非作意而任運觀解,所以名為超作意位。由於白骨無眾生所貪著的容顏、肌膚之姣好、妙觸,故修此觀自然得以伏除貪煩惱。然因此觀為假想觀,是勝解作意分,且非普緣一切的共相觀,所以只有伏煩惱之力而無斷煩惱之功。
來源:學佛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