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6-2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6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03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願誦經已後,萬善扶持,千災蕩減,至心稽首正真三寶。
誦經可以離苦,遠離煩惱。煩惱的根源在於心,當心隨境轉的時候,煩惱隨之產生。而心怎麼會跟隨外境而轉呢?習氣在作怪。這個習氣就是深藏我們內心的五個小偷:貪嗔痴慢疑。也被稱為五種心毒。這五種心毒不去除,我們就無法擺脫習氣對我們的束縛,就無法避免煩惱的產生,也就無法遠離痛苦。誦經讓我們從舊有的習氣中拔離出來,掙脫出來,回歸到正常的狀態。
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卷之四 ─ 誦經儀
初入堂,祝漱如法,三上香,繞經一周,複三上香,各依位,拱手或執簡端身,唱人各恭敬。
至心稽首太上無極大道。
至心稽首三十六部尊經。
至心稽首玄中大法師。
唱,平坐如法。行淨水訖,一人持香旋行。熏諍訖,行經,複持香熏經,乃唱贊詠如法,咒曰:宿命有信然,弱懸謂之無。皆欲眼前見,過目則言悠。大賢明道教,慘戚憫頑夫。哀哀念子苦,懃懃令我憂。次唱,靜念如法。各放手簡,著几案上,平坐接手,叩齒三十六通,冥目存思五色雲氣覆滿一室,青龍、白虎、獅子、玄龜、朱雀、鳳凰備守前後,仙童玉女、五帝靈官、神仙兵馬、九億萬眾營衛左右,便搖身三過,祝曰:寂寂至無宗,虛峙劫刃阿。豁落洞玄文,誰測此幽遐。一入大乘路,孰計年劫多。不生亦不死,欲生因蓮華。超淩三界塗,慈心解世羅。真人無上德,世世為仙家。
次唱一切誦,各念無上尊七遍訖,唱請轉法輪,乃一時開經。若別推一人,上座誦經,便唱請法師升高座。法師起,執簡當經像三禮,從南西北向上座,左轉東向叩齒,有思如法。下座,還從南面下,三拜。此洞玄法。餘洞真、洞神,各依本法。若修行經法者,複各案本科,今不復具。讀經竟,收經一人,行水灑淨,複持香旋行。斂淨總訖,贊詠如法,唱人各恭敬,三上香,執簡平立,至心歸命太上三尊、十方眾聖。高德一人歎經啟願,詳夫三洞寶經,萬天勝範,結飛玄之氣,成雲篆之章,義冠元生,文垂永劫。故天地持之以分判,日月因之以運行,鬼神敬之以變通,人民奉之以開度。是以詠之者,則形陟絳霄;聞之者,乃神生碧落。莫不人天仰賴,生死依憑,為群品之津梁,皇眾真之戶牖。不可得而言者,其大乘之蘊乎。
甲等今為某事,轉某經若干卷若干遍爾。其開函演奧,則響徹三千;執卷吟玄,乃聲聞五億。當願侍香金媛,結香字於天中;典經玉郎;進經文於簡上。即使愆消昔劫,福降今辰,存亡喜開泰之恩,動植悅生成之德。以茲勝善,遍采裝嚴,三塗罷楚毒之勞,九夜絕辛酸之苦,暨乎悠悠庶品,蠢蠢群生,俱乘六度之舟,並上三清之岸。願轉經已後,萬善扶持,千災蕩減,至心稽首正真三寶。願轉經已後,福被幽明,功沾遠近,至心稽首正真三寶。願以此轉經功德,資被群生,離苦解脫,至心稽首一切眾聖。若常修經法,當旋行誦太極經贊七首、靈書四天王頌四首,及真文八景贊、上經歌頌,今不復具。
科曰:凡讀誦經,依此儀。違,奪算二千四百。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