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1-9
- 最後登錄
- 2024-11-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44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406
- 相冊
- 4
- 日誌
- 40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smartlion 於 2023-11-23 08:18 編輯
養老院85歲爺爺的孤單告白:後悔花大錢送兒子留學美國「2年才回來住1個星期,像作客一樣」
人類歷史上最重視老年期的時代來了!一群人的老後,他們這樣過,我們想怎麼過?作者以養老院資深住民的身分,用文字娓娓描繪長輩日常,藉著這一群人生學長姊的故事,提早知道老後的樣貌,看著別人的故事、規畫自己的人生下半場,從熟齡慢慢走向初老、中老、老老的旅程中,預先準備好行李與心理,做好老後人生設計,趁早往嚮往的老後人生前進。
養老院裡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有善良的、有霸道的、有一聲不吭的、有好長篇大論以訓人為樂的。
張爺爺屬於善良型,他的好心腸寫在臉上,一見到人就笑吟吟,讓人都喜歡親近他;同時,他也不是喜歡喋喋不休的人,他含著笑容到他的樓層,說了再見就回房了,下一回見他,就是下一餐的時候了。
我固定每週三要搭小巴外出,8點30分就會到候車亭去等車,好幾次都遇到張爺爺。
「妳要出去? 去哪兒?」他問我。
「我到圖書館,你呢?」
「我就到街上,買點水果。」他晃了晃手邊的袋子。
「不是可以託櫃台幫忙買嗎?」我問。
院裡有一項服務,是每週四替老人家買東西,無論是肥皂、洗衣粉、水果,或其他需要的東西,都可以在採購日當天,或前一天打電話到櫃台登記,星期四的下午就會收到所需要的東西,這時才需要繳款。這是很方便老人的服務, 張爺爺也可以託買, 不需要自己跑一趟呀。
「沒事嘛!」他笑笑:「我順便出去走走,不要整天待在院裡頭, 也算是一種運動嘛!」
這倒是實話,可以動的老人家,院裡都鼓勵大家動一動,所以才有每天下午的體操,目的就是希望大家不要整天坐著不動,以致血液不流通。
張爺爺的想法讓我佩服。其實有很多人都可以動,但是人就是有惰性,舒服地坐著,比外出買東西總是輕鬆些,而且我們都老了,關節都不太靈光了,上下小巴,絕不是輕易的舉動,那一上一下就要稍費力氣了,何況還要提東西回來。
如果不是自己要求自己,大多數人都會窩在大廳看電視,而懶得起來走動,更不會大費周章地等車、上車、下車、買東西、提袋子,做你可以不做的事情。想到這個,我不由得更佩服張爺爺了,看他至少有85歲以上了,還能自己下山買水果,真是不容易。
後來,我們常在候車的地方見到面,我總向他豎起大拇指,表示我的佩服。雖然大家都是老人,但還是有些區別:65到70歲的,屬於年輕的老人;其次是70到75歲的中堅份子;75到80歲,可以算老人;80到85歲,算真正的老人了;85到90歲,肯運動、肯走動的,都是讓人敬佩的「老」字號老人家了。張爺爺已超過85歲,當然算是老而彌堅的模範了。
某個星期二,我又在候車亭旁的綠樹下遇到他,他照樣拎著個袋子,打算去買水果。車還沒來,我們閒聊著,突然張爺爺說了一句: 「我很後悔。」
一起等車的我和另一位奶奶都豎起了耳朵。後悔? 他做了什麼事現在後悔了?
「我的兒子都在美國,我看妳們常常有兒女來看望,好羨慕。」
另外一位奶奶不以為然地說了:「那你可以去國外,跟他們住在一起啊。」
爺爺搖搖頭:「我去過了,住不慣啊。每次出門都要開車,哪像我們這樣可以隨便走。我住不慣才搬回來,住到養老院來的。」
那麼,這是最好的選擇了。這裡,語言通、公車方便、飯食有人料理,「爺爺,你選對了啊。」
「可是,」張爺爺嘆了口氣,「現在我還可以自理,年紀再大,身體總是會退化的。所以,我很後悔讓他們去國外念書,那時候是美金1元抵我們40塊的時候耶。」
花了那麼多錢送孩子去國外,現在自己卻孤單一人,難怪他會後悔當初的決定。不然,週末總會有兒孫來看他、陪他,或者用車載他出外走走。
「我兒子他們也當阿公了,他們已經習慣那邊的生活,沒辦法回來長住。」
另一位奶奶說了:「那當然,我們不習慣他們的生活,他們也不習慣我們的生活了,不過,他們常會回來看您吧!」
張爺爺無奈地笑了笑:「會啊,2年回來1次,住1、2個星期,像作客一樣……」
當年以為讓兒子受更好的教育, 大把大把的鈔票花掉了, 那時候, 誰會想到自己年紀會老, 誰會想到老人出國居住會有那麼多不便,以致現在夜深孤單時會怨恨自己當年的決定呢?
車來了,我們都上了車,車子向山下駛去。我想起一句怨婦詩: 「悔教夫婿覓封侯」。夫婿不在,的確是深閨寂寞、後悔莫及,子女留學, 是當年自己對他們的期許, 誰又知道自己會老, 妻子會先離去,爾後遇到的不只是孤單,更有老病的折磨呢?
想到這裡,不禁阿Q式的欣慰:當年無力措籌美金給女兒留學, 其實還真是好事一樁了。
**********************
關於這篇報導的論點和結論,個人不太同意。
我以為為人父母者,撫養、教育孩子至能獨立自主的成人只是本分與義務。若以「養兒防老」為前提,用投資報酬率來看待養兒育女這件事,是一種變相的「情緒勒索」與「人生綁架」!
當我們年輕時,就該設定自己面對自己的老年生活,自己要找到生活的快樂與重心!將自主快樂的鑰匙交給子女或別人,也太辛苦了吧!畢竟誰都沒有權利因為自己的老人問題,而綁架子女的人生啊!
所以,年輕時,多辛苦點兒,存夠足夠活到100歲的資產,規劃好老年生活。就讓孩子自由的發展他們的生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