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為什麼說“致虛極,守靜篤”是實修心法
為什麼說“致虛極,守靜篤”是實修心法?我們今天就從實修功法的角度,來談談道德經。
我們都知道實修功法有動功、靜功,比如像打坐、站樁就是靜功,而其他的功法如太極拳、氣功等動作套路就是動功。這些動功、靜功在幾千年的傳承過程中,心法都是由師傅口傳身授的。比如要做到內三合、外三合、頭正頸直、百會虛領、虛領頂勁、沉肩墜肘、松腰坐胯、周身放鬆、氣沉丹田、虛心實腹、上下相隨等等。在打坐站樁中,“致虛極,守靜篤”,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修心法。
關於打坐(靜坐),我們兩千多前的聖人莊子先生,就曾經向世人傳達過心齋、坐忘的打坐方法,其要點就是致虛極、守靜篤。我們先說“心齋”:“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總的來說,心齋法就是由實體的耳聽,逐漸由實轉虛,轉向心聽,再到氣聽。讓自己的身體和心靈最終進入到清虛、空明、寂靜的狀態,這其實就是致虛極、守靜篤。即從肉體層層深入到心、靈,最後達到虛空,進入大道。
“坐忘”也是同樣的道理。“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即在打坐過程中,把自己全部都虛空掉,忘掉後天意識中的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也就是虛極靜篤,之後才會從小我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達到同於大通,即與天地宇宙合而為一的大我境界。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只有虛掉、忘掉我們以為的世間萬物,之後才會發現真正的世間萬物,進而才會理解,為什麼人們都以為的世間萬物是虛妄。
但是一定要達到這種致虛極、守靜篤的狀態,我們才能體會到整個身心靈都進入虛空的狀態,進入大道的狀態,只有那個時候才能體會到天人合一是什麼感覺。
所有這些境界,只有實實在在地去用心實修,才能達到。這不是學問上的探討和思辨,更加不是想像出來的無稽之談,而是古聖先賢在實修中真實證得之後傳達給我們的。這不是用我們三維世界的思維邏輯能想像出來的,而是真正致虛極、守靜篤修出來的境界。要知道,在修行路上,沒有實修只談理論邏輯,那麼永遠都是空談。這樣的修行都是紙上談兵,並不是真修。
再說站樁。現在網上有各種站樁教學,但是那些都沒有傳真正的心法。真正學站樁一定需要有師傅在一旁指導,這個指導包括形體上的糾正,也包括心法的指引。像我們傳統武術傳下來的老話,你站樁的時候不松透了,你是站不出來內勁的。什麼意思呢,如果你站樁永遠用肌肉的力量去站,那你只能永遠束縛在身體的拙力和僵勁中。師傅們常說的話就是“太僵了”。只有致虛極、守靜篤,在站樁時完全從頭頂到腳底,每一寸肌膚都松透,把後天的自己虛掉,進入到虛空狀態,那時才能生髮出一種不同於肌肉力量的筋骨之力和氣血之力,也就是內勁。什麼是內勁,就是從我們筋骨裡面,從我們的十二經筋裡面生髮出來的勁力。比如李小龍的寸拳,還有很多傳武大家,他們打出來的勁力,都是具有穿透力的。而普通的肌肉力量打在身上的時候,那個勁道會分散掉,沒有穿透力。還有通過站樁練出腿上的內勁,是一種不管怎麼走路跑步都感覺有一種用不完的、來自於筋骨的勁力,一種區別於腿部肌肉感的、很輕鬆的勁力。
而以上這些,都是一定要經歷了虛極靜篤,才可能達到的狀態。
再來說說太極拳和氣功。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練太極拳和氣功,那麼區分外行和內行的一個標誌就是看這個人有沒有“氣感”。什麼意思呢?就是有沒有擺脫掉我們日常生活習慣使用的濁力。很明顯的特徵就是,這個人打的太極拳或者練氣功套路,看起來像廣播體操。而內行人都是松透了的,不管是手上腿上身上,那些勁力都是松透了的。松透之後才會顯現出來內勁和氣感。因為後天的濁力大都源於肌肉力量,肌肉緊張的時候,經絡中的氣血難以順暢,十二經筋的力量就出不來。這個修煉方法,也是致虛極、守靜篤。所以在練拳練功時,要無時無刻不記著去放鬆。
最後真正掌握內勁之後,在練功中就可以自由靈活地使用內勁和肌肉力量了。
此外,還有誦經、抄經、念咒,也都是修行方法。同樣,做這些事情時,如果內心還有絲毫執著,不能致虛極、守靜篤,那麼都難以達到清淨空明的狀態,就始終無法體會到真空妙有,無法擺脫虛妄之相而看到真相。這也是為什麼對於修行人來說,物質方面的東西對他們吸引不大,因為真正修行人有更高深的身心靈的體驗,有超越三維世界的覺知,所以三維世界的物質層、欲望層,都拘他不住。
中華文化山醫命相蔔,五術相通,也和“致虛極,守靜篤”這個心法相應。剛剛講的修行功法一類都屬於山術,而其他比如占卜預測類,比如起個梅花易數或者奇門局,如果這個人當時心思不清淨,那麼推測出來的結果就容易出現偏差。還有我們中國傳統醫學的祝由術,如果施術者當時不能保持心神空明,那麼對病人的治療效果也會有很大影響,甚至可能不起作用。真正修行人會時時處處保持自己惟精惟一,不讓自己身心靈被染著,可以時時處處進入虛極靜篤的狀態,達到隨時超脫三維世界的境界。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道德經》說“無為而無不為”。這是一個超越維度的說明。但是只有虛極靜篤突破維度,才會真切地明白為什麼無為而無不為。如某通背拳高手,看起來一點也不使勁,就是把手往下一放,很厚的鋼板就斷了,內行人會看出他沒有用一點肌肉濁力,但是勢大力沉。他沒有使勁,但是比尋常人使最大的勁還要大。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一個體現。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其實大道至簡,《道德經》也是這樣。我們研究道德經就會發現,其實從頭到尾,裡面的大道就是那些。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化時不要貪多,少則得,多則惑。要注意體會其中的精髓,感悟初心和大道。眾人有千隻手指,但都指向一輪明月。致虛極、守靜篤也好,無為而無不為也好,我們要做到的是從一言深入,按一言修行,最後都能體會大道,有所收穫。
(道音文化)
|
|